创业与资源之相关论文整理~由网络关系看创业活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創業與資源之相關論文整理~由網絡關係看創業活動企碩二蔡忠佑Drucker(1985)將創業精神與創新看成是一種目的,應賦予組織化的課題及有體系的工作,把創業精神與創新當成是經營者職務的一部份。所謂創業家是把資源從生產力低、成果小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高、成果大的人。其中存在著冒險性,並不保證一定會成功。如果有一點成功,則此成功足以抵消任何冒險有餘。創業家不論是個人或組織,都是極具特性的個體。凡能面對任何一種決策的人即可從中學習中成為創業家,或採取具有創業精神的行為。Drucker(1985)亦指出,創新是必然的一條路,唯有靠創新,才能在某領域中獲利。亦即存在著創新機會的領域中,越是單純的想合適地利用資源,冒險性越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創業精神才是冒險性最小的途徑。創業精神必須有系統,要成為經營管理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創業精神的基礎必須建立在有目標的創新上。Lumpkin&Dess(1996)認為在眾多學者中,Schumpeter(1934)最先肯定創新在創業歷程與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Schumpeter(1942)以「創造性破壞」(Creativedestruction)來陳述經濟發展的程序:經濟財富之創造起源於當既存市場制新產品或服務的引進而被破壞時。在這個過程中,處於舊市場的公司的資源被轉移到新產品或服務之生產上,使新公司能持續的維持成長。故創業家在興創新事業之時,必須考慮到所欲發展的事業與周邊資源的搭配是否得宜,因此以下將從網絡關係來看創業活動。新事業的成立之時,所需推出的產品或服務,必須考量市場上目前所欲推出產品所處的產品生命週期為何,創業家會因著產品所處不同的生命週期,而會採取不同的資源配置,使其資源能達到最有效率的分配。產品生命週期理論(ProductLifeCycleTheory)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是Vernon在1966年所提出的,他認為產品可以分為三個尋環週期:新產品階段、成熟產品階段及標準化產品階段(如表)。在新產品階段中,產品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訊息對於市場溝通相當重要,而企業本身所在地的市場機會又較為企業家所熟識,故該地區常成為此階段的最佳區位。等到使項產品成熟後,由於產品在市場上差異程度變小、替代性增加、價格需求彈性變大,為追求最大利潤,廠商便開始尋找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成為此階段最佳的區位。直到產品完全標準化後,由於不再需要技術勞力的投入,此時廠商為求成本降低,便會把生產地設置於擁有低廉工資的地區(如:工資低或無工會組織的地區)。以此模式,每當新的產品出現後,廠商就會依據所處的階段進行局部調整。在新事業成立之初期,通常所推出的產品為產品生命週期的最前端,也就是屬於「新產品階段」。以下我們比較各階段的資本、技術以及人力資本等等相關構面。新產品階段成熟產品階段標準化產品階段技術變化快速逐漸採用大規模生產方式技術穩定,很少有重大創新資本需要少需要多需要多工業結構廠商進入市場市決定於技術知識廠商數目逐漸增加廠商數目逐漸減少人力資本科學家、工程師經理人員非技術和半技術勞動訊息重要:將抽象觀念轉為可銷售的產品。所以生產者、銷售者、供給者之間是快速且密切地溝通產品創新國之外的其他先進國家由於需求增加,亦考慮在國內設廠,則運輸成本和進口關稅等問題變得重要該產品的消費範圍更加擴大,訊息幾乎為已知生產產品創新國不一定是產品生產國。某種程度的標準化出現,開始專業化生產,應有多樣化產生。例如:收音機為某種程度的標準化產品,則其多樣化產品諸如:鍾型、自動型、輕便型收音機找尋低成本的生產地。生產技術已普及,偏重發動的使用產品非標準化、品質較差,創新產品問世對於變動投入要素的需求降低(以便大規模生產)已經標準化投入投入要素仍可變動價格因競爭增加而下降價格該產品的價格需求彈性小,價格高高所得及部分大眾市場價格趨於平穩消費者具創新性格,高所得者大眾市場貿易美國為該產品的出口獨占國在某些市場上,其他先進國家的生產取代了美國其他先進國家的生產在第三市場亦逐漸具有競爭力其他國家的生產在美國亦具有競爭力資料來源:解鴻年,1990,<台灣地區科技廠商區位特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產業群聚理論(IndustrialClusterTheory)產業群聚理論的概念可以追溯自Weber的「聚集經濟」的概念。簡單的說,產業群聚即指在產業政策的誘導或產業間互補及共享資源的交互作用下,「一群相同或相關產業的廠商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地區」(Joseph&Alan,1992)。透過產業群集的地理性的集中,對於整體產業或個別廠商,特別是中小企業,可經由資源的共享、成本均攤的合作關係下,使其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增強。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在資訊交流,資源共享上的需求原則,會使得這種地理上的群聚依賴現象更加明顯(謝百昇,1998)。此外,Porter(1990)亦指出產業群聚產生的地理鄰近性(geographicalproximity),將促成廠商彼此間專業與技術交流與接觸,因此群聚點常是技術(know-how)集中處。產業群聚的廠商由於技術交流頻繁,直接亦使本身的創新技術得以提升,進而增加廠商本身的競爭力。而他認為這樣的競爭力可以以「鑽石理論(DiamondTheory)」來解釋:鑽石理論模型圖資料來源:MichaelPorter,1990,<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鑽石模型可以分為四大結構:(一)公司策略、結構和敵對狀況(二)相關和支援性產業(三)需求狀況(四)要素狀況。透過此四種狀況的交互作用下,國家的競爭力才會顯現。尤其在「相關和支援性產業」部分,就是取決於產業的群聚力量。一旦產群聚的效應產生,將使上下游的產業結合為一具競爭力的共同體。在政府法規部分,法規的設立與施行並不都能達到預期目標,而是應該切合組織所需的關鍵資源,無論是為組織存活或是市場擴展的目的。再者,並非每一範疇都與組織人口的生命機會有關,必須針對產業特性而異(PodolnyandStuart,1996)。在吳瓊雯(1998)的網站研究中也指出,無論網站組織處於開創或成長階段,資金、人力、技術和互補性產業,如廣告聯播代理商,都是組織的關鍵資源,但是不同階段的組織關鍵資源都不一樣,具有相對重要的區隔存在,另一方面,市場的大小又會直接影響到外界的投入意願和成長速度。對一新事業來說,資金是最重要的資源,當一公司面臨資本需求時,資本市場就是她的資源環境(Linda,1990)。但是,這樣的資本市場不一定在國家之下,國家可以制訂法規,健全資本市場或開放資本市場,但當市場成形時,規範卻是發生實作的組織活動中。Linda(1990)的研究指出,資本主義的經濟邏輯中,資本市場展現了財務機構與公司管理之間的權力關係,她是一個社會情境的構作物,同時也是影響公司內涵的外部力量。當組織之間有財務往來時,控制關係即產生,資源依賴(resourcedependence)、階級凝聚(classcohesion)和財務控制(financialcontrol)皆是控制方式之一。但是,權力關係的產生及規範的出現並非單一過程,還有許多情境變數需要考慮,例如組織對於新資本的所需程度,資本供應的量和來源,以及借貸機構的結構變遷,當這些變數隨著時間而改變時,同時也會改變組織行動者之間的關係。組織互動相關理論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是可以把人類生活之所需完全包辦、完全滿足。因此,真實的經濟體系是組織與組織間,藉由信賴關係的建立、物流、金流與資訊流互通有無,而建立的世界。尤其是資訊網絡進步的社會,產業間的互動不再只是金錢與貨物往來而已,「資訊」所衍生的技術、訊息、知識,甚至於智慧的往來,更顯得格外重要,而資訊軟體業與網際網路服務業更是這種洪流的代表。組織間的合作關係實存「交換」和「交易」等兩個層次。當事業位處開創階段時,因其擁有資源少,產業風險高,與其他組織的合作方式,並無實際的經濟關係存在,但當市場競爭日漸激烈,事業需面臨市場存活的挑戰時,組織需要更穩定,更長久的合作關係,而非短期活動、服務交換和聯名促銷,為此,投資式的交易關係就會出現其中。但此必須強調的是,組織的「交換」和「交易」都是在奠立在「利基」的考量上,不同點在於,交換是一種認知的互動過程,交換對等物品,對等與否端視組織定義,而交易是一種地位的權力關係,是自我利基的確定和他人利基的衡量,透過理性計算而產生經濟關係,此時,地位差異會橫跨利基考量,影響資源流動(Podolny,1993)。組織的網絡化(networking)效果會因為「交換」和「交易」等兩個層次而有差別。在初級的交換網絡中,認知結構得以形成,當後來者要加入該場域時,必須快速學習組織的行動邏輯以取得場域內的組織認同;然而,當心事業組織與互補性組織的合作機會增加,而這樣的合作又已進入經濟交易的層次時,權力關係即會出現,具有規範的控制力量,透過網絡關係,組織會形構出穩定的制度化行為。簡而言之,「交易」層次帶來的是規範的約制,但在「交換」層次則有認知結構的模塑。因此接下來將探討的組織互動的相關理論,近一步了解該理論與本研究的相關性。一、組織與網絡(一)網絡的意義所謂的網絡(network),是指長期關係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彼此共同建立的關係—介於市場機能的外部交易關係和正式組織結構的內部層級之間。在彼此依存、資訊分享的前提下,透過專業分方、互補、互動與競爭,致使彼此的長期關係能夠產生有效的連結,使網絡內的組織共存共榮,擁有競爭優勢(劉仁傑,1999)。國內外學者對於「網絡」的定義與內涵學者對於「網絡」的要義網絡特性Benso(1975)網絡為一群組織,組織間有兩兩明顯互動關係。為兩兩「互動關係」Thorelli(1986)具有長期關係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組織間所建立的關係既非透過市場機能的交易關係,也不是在同一個正式組織結構下的官僚階層關係,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網絡1.是不同組織間所建立的關係。2.關係特性是界於主從及交易之間。3.網絡的層次:小團體內、正式的、組織間的。Laumann&Alba(1978)網絡為某單位(unit)或節點(nodes)間之某種特定關係某種特定關係Johnson&Mattson(1987)由一群彼此依賴的公司組成的長期關係,這種關係隱含彼此存有專業分工的現象,同時藉由彼此的互動行為來達成溝通與協調。網絡不僅存在互補與競爭關係,亦包含「交換」與「適應」。Jarillo(1988)「策略性網絡」(strategynetwork)是多個獨立且相關的組織所建立的長期關係,其目的是為使組織獲取競爭優勢。為獲取競爭優勢而形成策略網絡。蘇錦夥與李仁芳(1995)「合作網絡」可視為一個節點(nodes)或稱位置(positions)與連結(links)所構成的社會經濟體。佔據各個節點的基礎在於各廠商的核心競爭力與知識基礎。樓永堅與吳思華(1996)「產業網絡」是一群獨立自主又彼此依賴的組織個網絡的內容包含:1.專業分工與資源交換體,透過互補的關係,建立共同的利益。2.「互動關係」包括了解彼此文化、行為模式、技術交流、財物流通等活動。資料來源:整理自謝慧娟(1994)、王憶靜(1996)、劉仁傑(1999)從上述當中,其實我們可以將「網絡」視為兩個組織間的「互動關係」。而這種網絡的形成機制為何呢?簡單來說,組織間網絡的形成機制可以分為兩種:競爭與合作。(二)組織間網絡關係Reddy與Rao(1990)就曾以「群體關係」(「競爭」與「合作」)與「互賴基礎」(「科技--經濟」或「社會—文化」)解釋產業網絡的結構。在互賴基礎與群體間關係的交互作用下,共產生四種類型的網絡結構(如下所示產業網絡結構圖)資料來源:Reddy,N.M.andRao,M.V.,1990,“TheIndustrialMarketasanInterfirmOrganization”,Journalofmanagement,Vol.27,Jan.pp.43-591.型態A代表群體間為達到某種經濟目的而相互競爭,其競爭強度取決於其擁有的資源是否豐富、運用的技術是否夠強。2.型態B代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