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七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绰.约chuò罂粟yīng猿啸xiào孤鹜wùB、憧憬tóng谷穗suì浊酒zhuó飞鸿hòngC、婀娜nuó藤蔓wàn寥廓liáo燕然yānD、榛子zhēn枫林fēng翩然piān韵味yùn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小桥流水秋高气爽流水潺潺气候宜人孤骛残霞落燕平沙战地黄花风急天高万里悲秋相间而生晴空一鹤老树寒鸭古道西风常烟落日老气横秋春花秋月4.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2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坐着,坐在。B、一点飞鸿.影下。鸿:大雁。C、晴空一鹤排.云上。排:有冲破的意思。D、苔藓斑驳..的树枝压得弯弯。斑驳:指一种颜色与别种颜色错杂在一起。5.下列作者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2分)A、刘禹锡——唐代——《秋词(其一)》B、马致远——元代——《〔越调〕天净沙秋思》C、杜牧——宋代——《山行》D、杜甫——唐代——《登高》6.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杜牧的《山行》一诗向来以画面鲜明、词采清丽、思情悠远、风格俊爽为人所称道。B、《〔越调〕天净沙秋思》的题目是《天净沙》,是一篇悲秋作品。C、《秋词(其一)》诗人开篇以议论起笔,否定前人悲秋观念,表现出激越向上的诗情。D、《秋颂》触目皆是喜气洋洋的秋熟图景,句句洋溢心满意足的欢乐之情,写出了不同于东方的秋之歌。7.请你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8.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汇声汇色”炒外汇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_____(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3分)看法:理由: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课内文章,完成9-12题。(11分)〔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9.在横线处把文章补充完整。(2分)10.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话的意思。(3分)11.《〔越调〕天净沙秋思》中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3分)12.用自己的语言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2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3.词人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文融的表现手法。(3分)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3分)15.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16.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首词是怀人之作?(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2题。(17分)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7.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18.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内容?(2分)19.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20、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3分)21.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22.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三、写作(40分)23.请以“秋天思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抓住秋天带给你的某一突出的感觉。②抓住秋天的季节特征,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体验。③在内容上,既可以描绘眼前的秋景,也可以回忆秋景;既可以描摹秋天景色,也可以描写秋景中人的活动;还可以观秋思理,悟出些许人生哲理。④不少于600字。【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略2.B点拨:“憧”的读音应该为“chōng”。3.鹜雁鸦长4.A点拨:诗句中“坐”的意思是“因为”。5.C点拨:杜牧是唐代诗人。6.B点拨:《〔越调〕天净沙秋思》的题目是《秋思》,“天净沙”是词牌名。7.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8.成语:绘声绘色看法:略点拨: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理由:不设标准答案。点拨:能与看法一致,言之成理即可。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二、阅读理解(一)9.断肠人在天涯10.枯萎的藤条缠绕着老树,一群群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空盘旋,发出呀呀的鸣叫声,溪流上有座小桥,桥边座落着稀稀疏疏的几户人家。11.《〔越调〕天净沙秋思》中描绘出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飘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12.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荒凉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这一句接着并列出三种景物,有伸向远方的“古道”,有吹来寒意“西风”,还有行进迟缓的“瘦马”。瘦马上的人呢?自然引出下文内容。(二)13.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14.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15.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16.从“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等句可以看出。(三)17.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18.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19.第一处:“母亲喜欢花……”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20、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21.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22.①“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三、写作23.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