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优先采集:A:上呼吸道标本B:下呼吸道标本C:尿标本D:全血标本E:血清标本2.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尽量釆集发病后()内的急性期抗凝血: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或以下保存:A:-30℃B:-40℃C:-50℃D:-60℃E:-70℃4.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5.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分类属于:A:A类B:B类C:C类D:D类E:E类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A:α属B:β属C:γ属D:δ属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种消毒剂不能有效灭活病毒A:乙醚B:75%乙醇C:氯己定D:过氧乙酸E:氯仿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标本的包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本采集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B:所有标本应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样本采集管里,拧紧C: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D: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E:以上都正确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标本保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B: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C: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D: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E:标本运送期间可反复冻融5.2019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A:UN2814B:UN1602C:UN3373D:UN9284E:UN16051.设计有缓冲间的实验室是A:BSL-1实验室B:普通型BSL-2实验室C:加强型BSL-2实验室D:所有级别的实验室2.BSL-3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A: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浴间B: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防护服更换间C: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缓冲间D:监控室、防护服更换间和缓冲间3.工作人员应穿着配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防护服的实验室是A:普通型BSL-2实验室B:加强型BSL-2实验室C:BSL-3实验室D:BSL-4实验室4.以下不符合实验室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的是A: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B: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处应有明显的标识C: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外部快速打开进入实验室D: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5.在以下关于BSL-1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B: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内有暂私人物品的设施,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即可C:进食、饮水和休息的场所应设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D:实验室应设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宜为非手动式,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1.以下哪些是疫情流行期间感染控制的关键措施A:正确佩戴口罩B:严格执行手卫生C:加强自然通风,保护清洁区D:以上都对2.以下哪个区域作为清洁区,应该重点保护A:值班室B:护士站C:走廊D:病房3.安全柜出现异常的情况包括A:气流从窗口出来了B:压力异常系统有提示C:强大噪声D:ABC4.N95口罩戴几小时后更换A:1B:2C:3D:45.需要在在生物安全柜内的操作A:开帽B:涂片C:计数充池D:ABC1.属于实验室分级中二级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B: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C: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微生物D: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2.实验室设计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操作方便是实验室设计的首要原则B:选址、设计符合国家建设规划C:保证对辐射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D:考虑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消毒、清洁、防滑、防渗漏、防积尘等方面特殊要求3.BSL-1实验室要求包括A:足够的空间B:设置独立的休息区C:地面应防滑D:以上都是4.BSL-1实验室台(桌)柜和座椅的要求错误的是A:应稳固和坚固B:实木为主C:边角应圆滑D:台面应防水5.BSL-1实验室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包括A:消防器材B:意外事故处理器材C:、急救器材D:以上都是1.禁止入内的标识适用于以下哪些场所A: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场所B:涉险区域周边C:能够产生生物危害物质设备故障时D:以上都是E:指定整数精2.禁止携带首饰、金属物或手表适用于以下哪个场所A:实验室入口B:消防器材存放处C:变电设备机房附近D:紧急喷淋装置附近E:指定整数精3.禁止存放食不适用于A:实验室区域B:变电设备机房附近C:污染源入口D:手术室E:指定整数精4.易产生液体及气溶胶的操作不包括A:匀浆B:超声C:冻干D:离心5.具有以下那种可能情况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A:易感染B:腐蚀C:冰冻D:以上都是1.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负责人是A:单位法人B:实验室负责人C:实验室管理人D:实验室生物安全员2.下列关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基本要求的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B:应熟悉生物安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C:先经过岗位专业培训,能胜任所承担的D:有适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3.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职责不包括A: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B:决定并授权人员进入实验室C: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D: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4.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市级生物安全培训B: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C:负责实验项目计划、方案和操作规程的审查D:决定并授权人员进入实验室5.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的职责描述中,包括A:监督所有活动的职责和权力B:制定、维持、监督实验室安全计划的责任,C:阻止不安全行为或活动D:以上均包含1.下列关于选择防护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效过滤防护材料,结构紧密,有效阻隔液体和颗粒物B:透气,透湿,防静电,穿着舒适C:前胸及颈部采用拉链设计,方便穿脱,提供高水平防护D:腰部、踝关节采用弹性带收口设计,防护服的服帖性E:针织袖口设计,穿着更舒适2.口罩的更换频率为A:每小时更换1次B:每2-4小时更换1次C:每4-6小时更换1次D:每8-10小时更换1次E:每天更换1次3.医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等级为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4.整体防护穿戴顺序正确的是A: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防护腿套B:戴医用防护口罩→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防护腿套→戴一次性手套C:戴一次性手套→戴医用防护口罩→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防护腿套D:戴一次性手套→戴医用防护口罩→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穿防护腿套E:戴一次性手套→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穿防护腿套→戴医用防护口罩5.整体防护脱摘顺序正确的是A:脱下防护腿套→脱下外层手套→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防护口罩→脱下里层手套B:脱下防护腿套→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口罩→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里层手套C: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腿套→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防护口罩→脱下里层手套D:脱下防护口罩→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腿套→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里层手套E:脱下防护口罩→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腿套→脱下防护服→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里层手套1.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内部原因不包括A:试验动物B:微生物培养物C:处理不当的生物废物D:工作人员易感2.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原体不包括A:病毒B:细菌C:真菌D:昆虫3.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原通常来源于A:感染的人或动物的标本B:污染的仪器设备C:空调系统送风D:医疗废弃物4.造成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各类已知原因中最常见的是A:人员操作失误造成B:仪器设备故障C:经皮肤感染D: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5.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共分为A:两类病原微生物B:三类病原微生物C:四类病原微生物D:五类病原微生物1.nCOV-2019病毒为A:双链RNA病毒B:双链DNA病毒C:单股正链DNA病毒D:双链DNA反转录病毒E:单股正链RNA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是A:电子显微镜检测B:补体结合试验C:免疫胶体金技术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实时荧光RT-PCR3.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按照第几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E:第五类4.nCOV-2019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稳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热敏感,56℃10分钟可有效灭活B:乙醚可有效灭活C:75%乙醇可有效灭活D:含氯消毒剂有效灭活E:过氧乙酸和氯仿可有效灭活5.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B: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C:离心机运行过程中离心管发生了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时,应关闭电源并且保持离心机盖子关闭30分钟D:如果在机器停止运行后发生了破裂,立即通知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打开离心机盖查看破损程度E:所有打破的离心管(桶)、玻璃碎片、套管及转轴都应放到对该种微生物有效的无腐蚀性的消毒剂里,放置24小时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1.实验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已知或未知特性不包括A:致病因子生物危害程度分类B: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和传播力C: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和致病性D:致病因子的保存方法2.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活动不包括A:领取、转运、保存、销毁B:分离、培养、鉴定、制备C:离心、研磨、振荡、匀浆D:核收样本、统计试验数据3.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动物包括A:被动物抓伤、咬伤B:转运动物C:消杀饲养器具D:更换动物实验室新风系统4.感染性废物处置过程中的风险不包括A:废物容器、包装、标识B:收集、消毒、储存、运输C:无需对灭菌结果进行检测D:感染性废物的泄露5.实验活动安全管理的风险不包括A: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带来的新风险B:购买仪器设备资金不足带来的潜在风险C:运行经验和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与设施、设备有关的管理程序、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等的潜在风险D:实施应急措施时可能引起的新的风险1.病原体包括A:病毒B:细菌C:真菌D:以上都是2.不属于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是A:布尼亚病毒科B:炭疽芽孢杆菌C:霍乱弧菌D:布鲁氏菌3.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是A:UN2900B:UN2941C:UN2918D:UN28144.B类感染性物质运输专用名称为A:B类感染性物质B:生命物质B类C:UN3373D:仅感染动物物质5.危险货物共几类A:8类B:10类C:7类D:9类1.可能含有活性因子的感染性材料不包括A:实验室所有样本及培养物B:具有潜在感染性或毒性的质控品C:具有潜在感染性或毒性的参考品D:用于洗涤细胞的PBS溶液2.实验室菌种操作人员要求A:2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及1名管理人员共三人一同负责B:2名工作人员负责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管理即可C:生物安全负责人全权管理D:实验室负责人全权管理3.关于实验室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相关操作区域及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保存区域应有消防、防盗、监控、报警、通风和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等设施;保存设备应有防盗和温度监测与控制措施B:保存区域与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检查、交接、包装等场所应分开设置C:保存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容器的材质、质量应符合安全要求,不易破碎、爆裂、泄露D:存容器上应有牢固的标签或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