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例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二〇二一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补短板强功能攻坚年”主题工作思路,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大力开展“补短板、强功能”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程度,增强综合执法工作质效,努力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现将二〇二一年工作情况和二〇二二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二〇二一年工作总结、(一)秉持人本逻辑,以民生项目推进城市“微更新”————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开展城市照明“增灯补亮”行动,推进中心城区照明设施改造,补齐背街小巷、老旧开放小区等功能性照明设施,新增、更换路灯X余盏。实施道路治堵提质工程,完成繁江南路与南大街交叉口等X处路口“短平快”改造,疏通交通“梗阻”;完成城区道路X余套井盖集中治理,城市防汛能力得到提升。————完善公服设施配套。梳理全市闲置土地X宗,按照“一地一策”思路,因地制宜实施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厕建设。新建国泰北路、妇幼保健院等停车场X个,规范紫光兴城辅路等路面停车,全年实现增补停车位XX个,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建成贤清北路便民农贸市场,增加摊位X余个;新(改)建环卫公厕X座,完成中心城区X座环卫公厕热水洗手设施安装,获评全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先进单位。————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大力开展“两拆一增”行动,完成计划目标点位X处,拆除公共区域违建X平方米,拆除及美化墙体X米,增绿X万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X万平方米。注重场景营造,实施红照壁南街、鑫盛街等X条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牡丹大道北二段以满分荣获X市二〇二一年夏季“最美街道”。开展人行道箱体乱象、机动车占用人行道乱停放问题整治,并增设隔离设施X余套、休闲座椅X余套,打造通畅、舒适的市民慢行空间。(二)突出靶向施治,以底线思维筑牢生态环境“防护墙”————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坚持制度建设、社会动员、设施完善同步发力,印发《X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新(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X座,增补分类收集容器X余个,配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X辆,建成地埋式生活垃圾收集站(点)X座,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X座,打造体验式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X处,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构建大件垃圾全覆盖处置网,引入专业化公司免费收运处置大件垃圾,大件垃圾处理X模式受到X市城管委肯定。————攻坚环境污染防治。综合运用智慧监管、三方检测、执法查处、源头治理等手段,推动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化解。查处扬尘、餐饮油烟污染类案件X起,罚款X万元,办理的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件“‘张家饭店’油烟扰民”问题,被X市环督办作为立行立改典型案例向各区(市)县推广。严厉打击盗采砂石行为,实行错时执法工作模式,强化砂石资源监管,立案查处涉砂案件X件,挡获机具X台,罚没金额X万元。————深化违法建设治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完成龙门山违建农房整治,累计处置违建农房X处,拆除面积X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城区违建治理,拆除中心城区违建X余户,面积XX余平方米,综合运用房产交易冻结、曝光惩戒等手段,冻结并曝光X批次X户拒不整改的违建房屋,筑牢“不能违、不敢违”的思想红线。(三)转变工作理念,用改革创新激活执法“动力源”————精简架构,提升管理效能。探索“局队合一”勤务模式,试点将“局-大队-中队”三级架构精简为“局-中队”扁平化指挥架构,下沉骨干力量至执法中队,提升问题发现、处置效率。改革以来,天彭中队、致和中队等试点中队管理区域城市管理类投诉举报案件数量同比下降X%,天彭中队被评为X市级优秀达标中队。————革新理念,主动服务大局。助力营商环境建设,梳理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事项共X项,开通“企业无行政违法记录证明”线上办理服务,线下推出“企业信用修复专窗”,累计帮助X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葛仙山花园沟李子滞销”问题,在城区设置线下特色农产品销售临时摊点X处,帮助X余户果农销售李子X万余斤,销售金额约X万元,以暖心服务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被中纪委等上级部门宣传推广。————凝聚合力,破解城市顽疾。通过微信公众号端口开通“随手拍”专栏,市民可使用微信举报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等类别的城市乱象,自X月活动开展以来,收到并处理群众举报X条,群众满意度X%。按照“疏堵结合”工作思路,联合市公安局、天彭街道等X部门开展花市巷综合整治,对长期存在的堵塞消防通道、违法建设等X类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引导X余家商户入市经营,彻底解决该处消防隐患、秩序乱象。开展“查黑油、断链条、端窝点”专项行动,发挥执法派驻机构“前哨站”作用,全力调查摸排“黑油”进购、储存、销售链条,查处相关案件X起,罚没金额X万元,查获涉案油品X余吨。二、特色亮点工作————大力推动发展静脉产业探索建设“无废城市”。立足“微型、高端、示范、生态、循环、降碳”六个定位,结合社会、经济、环境三种效益与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联合清华大学,积极推进X市X静脉产业示范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园区预计总投资约X亿元,依托X隆丰环保发电厂和X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现有项目,集中布局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污泥集中处置、炉渣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以示范项目助力产业园区成势成型。————开展全市闲置资源清理整治利用。按照“向存量要效益、为增量腾空间”要求,牵头开展全市闲置资源清理整治利用工作,摸排闲置土地、国有(公有)资产、企业资产共X宗,总面积X万余亩,建立完善闲置资源分类记录台账,制定“一宗一策”整治利用计划,为我市盘活利用低效闲置资源、激活城市发展动能提供基础。————实施镇(街道)环卫作业一体化。通过整合交通、水务等部门环卫作业,将我市主要公路、主要河道、镇(街道)场镇道路及农村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收运、镇(街道)环卫公厕管理等环卫作业交由属地镇(街道)统一实施,建立镇(街道)环卫作业一体化工作体系,统一环卫作业标准,每年投入工作经费X万元,较以往增加经费投入X万元/年,实现市级财政资金集约、高效使用,全面提升我市环卫作业质量。————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广建设便民直饮水点。按照“因地制宜、一点一策”工作思路,在城市广场、小游园等公共空间,以亲和力、吸引力为要点,结合选定点位区域条件,采用不同外观设计建设便民直饮水点X处,免费向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每日服务超过X人次。二〇二二年工作计划二〇二二年,我局将继续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工作理念,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锚定“单项得冠军,整体创一流”目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执法效能等方面增添新举措、激发新动能,全力提升城市管理与综合行政执法品牌能级,助力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立体山水公园城市。一、聚焦“清洁”,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水平,以生活垃圾分类、镇(街道)环卫作业一体化等重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品质。(一)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收运处置机制,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率、回收利用率,完成新(改)建规范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X座,新建地埋式生活垃圾收集设施X座,积极争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X个。围绕“双碳”目标,探索建设“无废城市”,加快推进X市X静脉产业示范公园建设,推进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等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打造固废协同处置、产业协同发展的垃圾治理模式。(二)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建立完善镇(街道)环卫作业一体化工作体系,整体提升城乡环卫作业质量,协同开展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与彭什跨区域边界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大清洁、大整治”专项行动,牵头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对中心城区X座环卫公厕全部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管护,抓好背街小巷、铁路沿线等城乡环境治理薄弱区域卫生维护。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乱搭乱建和占用公共空间的违法行为,亮出城市“天际线”,积极争创X无违建小区(院落)X个。(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整治,严厉打击乱倾倒建筑垃圾行为,常态化开展禁止露天焚烧及露天烧烤巡查管控,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打击砂石盗采等系列专项行动,维护城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助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二、着力“补齐”,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推进“补短板、强功能”三年攻坚行动,着力缓解“买菜难”“停车难”“如厕难”“休憩难”“垃圾处置难”“市政设施安全隐患”等“五难一隐患”问题。(一)推动城市功能配套设施便利化。新建农贸市场X个、便民直饮水点X个、特色消费场景X处、市民驿站X处,进一步丰富群众“家门口”的生活功能配套设施,助力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改)建公厕X座,对城区环卫公厕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安全扶手、智能马桶盖等人性化设施X套,增强如厕安全性,彰显人文关怀。实施“爱车有家”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全年新增停车位X个。(二)着力市政设施品质化。实施城乡亮化工程,对协和路、清林街等街道路灯进行增灯补亮改造X余盏。推进城市家具品质提升工程,对南大街、西海东街等道路进行座椅增补X套。开展道路治堵提质工程,对西海东街等X条道路实施“黑化”改造,完成繁江南路与天府西路等X处路口“短平快”改造,打通交通“梗阻”。实施老旧人行道改造工程,对延秀街、桂花街等X条人行道进行整体铺装。推进中心城区病害井盖集中治理,在中心城区易涝区域实施“三防”井盖更换治理X套,并对城区西桥等X座老旧桥梁实施改造美化,提升城区度汛泄洪能力。(三)聚焦公园城市建设场景化。持续深化“两拆一增”,不断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及植绿增绿面积。同时,对城区X处“金角银边”进行微改造,提升X条背街小巷环境品质,积极争创X“最美街道”。三、围绕“法治”,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执法重心下沉,建成源头治理、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先、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综合执法体制。(一)提升执法服务品牌能级。强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健全全领域执法体系,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突出惠民便民利民价值导向,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深化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推进企业无行政违法记录证明、信用修复“零接触”办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二)提升城市智能管理能力。加大智慧市容、智慧环卫、智慧市政等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可视化管理水平,提高路灯、街道座椅、井盖等市政设施问题发现处置效率。建立完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随手拍”网络平台,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城市管理问题,力争全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X件。(三)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以“强转树”专项行动为抓手,精干执法力量、狠抓执法效能、完善设施配备,着力建设“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执法队伍,全面完成X个规范化中队建设。深化综合执法勤务模式改革,加强对镇(街道)派驻机构的规范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常态化开展法治能力水平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执法队伍执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