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2008年5月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基本情况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内容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主要特点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六、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总体安排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纪律要求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基本情况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全国1/3的省市引发了文件,召开了大会,启动了岗位设置工作,目前进入方案核准与岗位聘用阶段;全国1/3的省市制定了岗位设置方案,正在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进行沟通,处于待批准阶段;全国1/3的省市正在研究制定方案,拟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批准阶段。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遇到实际困难,处于两难状态。原人事部只规定了岗位设置工作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对有关编制问题、“双肩挑”问题、退休问题、政工师问题及起薪时间问题尚未予以明确规定,给各省市研究相应对策留下较大空间,致使各省市处于观望、等待、探索状态。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涉及到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岗位设置工作与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相对应,社会关注程度高,关系到事业单位和谐与稳定,无形中给岗位设置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致使各省市在研究、制定政策过程中,采取了更加慎重的态度,从而延缓了岗位设置工作的进度。4.奥运进入倒计时阶段,稳定压倒一切。各省市主要领导精力发生转移,北京压力则更大,因此,各省市的领导及相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均采取了慎之又慎的态度,岗位设置的入轨工作将呈现进度不一的状态。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度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岗位设置为人事聘用制度的推行提供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关键,用人机制的转换是重点,要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把岗位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事业单位聘用制度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2002年,我市全面推行人事聘用制度以来,已有85%的事业单位、90%以上的工作人员签订了人事聘用合同。基本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是解决人员能上能下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打破职务终身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2.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2006年7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下发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实施办法,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这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把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制,这是对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分配秩序混乱,二是收入差距明显,三是内部分配机制不健全。因此,规范分配制度改革,除加强工资监管,调控收入差距等行政手段外,还要通过岗位设置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做到岗变薪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应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建立和健全岗位评价和业绩考核制度,完善与收入分配相衔接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办法。3.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2004年,我市制定下发《关于北京市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公开招聘制度;2005年,人事部颁布实施第六号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我市及时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京人发[2005]114号);2006年,我市事业单位全面建立了公开招聘制度。除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外,我市各区县、各委办局事业单位新进工作人员,均实行了公开招聘制度。截止目前,我市事业单位公布招聘岗位2万余个,报考应聘人数近30万人,通过考试考核,择优聘用1.5万余人。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择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不仅有效杜绝了违规进人,而且还吸纳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了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4.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践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岗位设置直接关系到聘用制度的实现。作为基本管理制度,岗位管理要体现在人事管理的各个基本环节,成为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岗位考核、岗位培训、收入分配的基础和依据。推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必须从规范岗位设置入手。在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是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具有的六个显著特点1.确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制度创新,着眼点首先在于确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文件把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对每个类别岗位确定了通用的岗位等级,规定了基本的管理办法。我市的《实施意见》从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对岗位类别、等级、设置程序和权限、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普遍适用的原则性规定,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的需要。这次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保证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落实到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证了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标准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标准一级2750二级2130三级1640四级1305五级1045六级850七级720八级640九级590十级550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标准技术工一级830技术工二级690技术工三级615技术工四级575技术工五级545普通工540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岗位设置管理必须既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注意处理好与现行制度的衔接。管理岗位3-10级,依次分别对应现行的局级正职到办事员8个级别;专业技术岗位13个等级是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框架内划分的,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台阶过少,平台过大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5个等级与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相一致。这些制度安排,主要是考虑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在现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平稳过渡。3.与现行政策规定相衔接同时,还应该看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单项制度,不可能解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所有问题。因此,对情况复杂、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相配套,一时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暂时按照现行政策规定执行,留待日后的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统筹解决。4.统一规范与分类管理相结合这次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主要是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基本管理问题,在制度规范方面,全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是统一的。同时,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事业单位的特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行政管理体制的分级管理,规定不同层级的核准权限,由各区县、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5.因事设岗原则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要考虑到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适当兼顾人的因素。因事设岗是岗位管理的基本要求,要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同时也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不同的成长规律,考虑各类人才自身的实际情况,拓宽职业发展通道,鼓励人人都能成才。6.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相结合这次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市政府只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的情况,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同时,充分赋予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自主聘用人员。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依据第一层次: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70号)、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87号),人事部会同教育、卫生、新闻出版等八个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行业指导意见,以及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二层次: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7]35号),北京市人事局会同市教育、卫生、新闻出版等单位印发的行业指导意见,以及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贯彻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2007]101号);第三层次:经市人事局核准的,由各区县、各委办局、各高等院校研究制定的岗位设置方案。2.关于岗位设置的实施范围问题单位范围:含义一: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含义二:强调了三种经费管理形式的事业单位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含义三:明确了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实施范围。人员范围:人事部文件和市政府文件均强调了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都要在现聘职务或岗位基础上进入相应等级。把握人员范围要实行分类管理方式: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严,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适中。3.关于三类岗位的总量和结构比例问题按照岗位设置的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分三类。一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从事社会公共事务或单位内部机构和人员组织、管理、协调、调度等事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单位领导岗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和普通管理岗位。管理三级管理四级管理五级管理六级管理七级管理八级管理九级管理十级局级正职局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管理二级管理一级部级正职部级副职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在1∶3∶6,北京市总体结构比例控制在2∶4∶4专业技术职务高、中、初内部结构比例分别为1∶3∶6;2∶4∶4;3∶4∶3;5∶5。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一级专业技术二级专业技术三级专业技术四级专业技术五级专业技术六级专业技术七级专业技术八级专业技术九级专业技术十级专业技术十一级专业技术十二级专业技术十三级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和普通工岗位。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可设置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其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不得超过5%。三级、四级、五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4∶4∶2。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普通工中级工初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四级五级三级二级一级4.关于三类岗位任职条件问题管理岗位任职条件: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岗位任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