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心路历程。养成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一、检查预习,导入课文1、了解第七组的学习目标。2、你了解周恩来吗?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小组合作讨论:深入思考:1、周恩来立下宏伟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你从文章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勾画出来。方法指导:自己先用心品读,再与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件事:中华不振、疑惑不解“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租界查看、深刻感受1、文中7——8自然段哪些地方使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用“——”勾画出关键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想。师:文中哪些地方使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⑴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谁来读一读?(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逍遥、玩乐。巡警狗仗人势,做洋人的走狗。)师:年少的周恩来不知道租界是怎样的,那看了这段文字描述后你知道了吗?出示租界资料。(课件出示,适当讲解。)看完图片之后教师引读。加上然而,可是,但是等关联词引读。师:同学们,列强瓜分我国土,强占城市中的黄金地段美其名曰租界就因为中华不振呀!师:在租界里看到的一件事让周恩来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⑵学生反馈在租界里看见的事情:师:是的,这件事情使周恩来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PPT出示:“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位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师:这是一件什么事?生:轧死人。师:那么同学们,课文中哪些句子或者是哪个词语的描述,让你也和周恩来一样深深感受到中华不振呢?⑶根据学生反馈展示:①生:我从这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体会到中华不振,因为中国的巡警局不给他撑腰,还训斥他。②课件出示:“这位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师:中国妇女本来以为巡警局会如何给她撑腰?生:她原本以为巡警局会把洋人抓起来,绳之以法,让他坐牢,让他赔偿损失师:可是结果呢?那现在,面对这样意外的结局,你还有什么话想说?生:政府软弱无能,官僚卖国求荣,老百姓的性命就像一根草似的──中华不振啊!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我从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感受到中华不振,因为,虽然围观的中国人紧握拳头,心里很愤怒,可是却不敢怎么样,只是敢怒不敢言。出示: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师:他们为什么不敢怎么样?(你用拳头,人家会用枪炮打你,科技落后!)中国人谁都不敢怎么样,那么到底谁敢怎么样?洋人,洋人敢用汽车撞中国人,还在一旁得意扬扬!(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中国人看在眼里,轧死一个中国人跟轧死一条小虫一样简单,也许只是好玩而已。)师:所以,你感受到,他们紧握着的仅仅是拳头吗?不,还紧握着无奈,(读一读)紧握着痛苦,(读一读)紧握着屈辱(读一读)再读一读。⑷师:看到这一切,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了吗?中华不振就是:繁华的地方却不属于自己;围观的中国人敢怒却不敢言的愤慨中华不振就是:中国贫穷落后,政府软弱无能,官僚卖国求荣;中华不振就是:科技落后,任人宰割;百姓命如草芥;中华不振就是:中国巡警的狐假虎威,麻木不仁,奴颜媚骨,中国的巡警却不为自己人撑腰而当洋人走狗的可悲;中华不振就是:外国人可以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租界里轧死中国人却得意洋洋的外国人的可恶嘴脸中华不振就是:衣衫褴褛的妇女在自己的土地上有冤无处诉的凄惨;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见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同学们,请好好读读课文的9~1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想周恩来在沉思什么,然后把它写下来。(预设)周恩来在沉思:①怎么样才能把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去,把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去的领土要回来?我要好好读书,一定会找到好办法的;②中国有这么大的领土,有这么多的人,如果大家都团结起来,觉醒过来,中国人要帮中国人,那么,洋人就不会这样得意妄为了;③洋人之所以要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国家落后,要想办法使我们的科技发达起来,让中国富强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人瞧得起我们;③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第三件事:立下宏志、振兴中华师:是呀,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修身课上,魏老师提出了诸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清晰而坚定)的说: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为什么?其他同学读书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他(铿锵有力)的重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结:确立目标3、课堂小结:引读:正是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伴随着周恩来走过光辉的一生,使他成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怀念的好总理。让我们以伟大的周总理为榜样,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板书:中华不振疑惑不解租界查看深刻感受立下宏志振兴中华确定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