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教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教学作者:焦黎郭庆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5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責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明确了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还是其他各门课程的使命。“课程思政”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一、“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内涵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从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中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主,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然而在之后教育体制改革中,思想道德教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2018)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德智体美劳,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领性作用。”(陈宝生,2019)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正因如此一些人在认识上形成了误区,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他课程只要开展专业知识或技能教育,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中“缺席”的局面,“课程思政”便是对这种缺席的现实反思。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专业课和公共课程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专业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深远,利用专业课和公共课“两大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课程思政”为在“思政课”以外的课程教学和实践中落实德育打开了思路。“思政课程”是系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属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此不同的是,“课程思政”要挖掘专业课和通识课中蕴含的诸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优秀传统文化等价值范式,在知识教学中采用融入式教育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属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要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具体到高等院校

1 / 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