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空心村如何治理口镇乡村治理调研经验做法工作总结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21年5空心村如何治理口镇乡村治理调研经验做法工作总结报告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发展,导致不少村庄出现“空心化”现象—乡村少了“人气”,闲置了不少资源,既不利于农村长远发展,也与乡村振兴目标相悖。为精准解决“空心村”问题,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我国一些地方开展了有益探索。口口市口县口镇就集中力量建设了大中小集中安置点,并通过一系列得力举措,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转变。曾经,省道进入口口口县口镇区域的道路两旁,到处是破败的土房。贫困的痕迹像一道道伤疤,扎得人心疼。如今,破土房已被复垦的树林、草场、园区取代,贫瘠耕地也变成了规模化种植基地。再往远处看,还有鳞次栉比的安置小区,兴隆的扶贫工厂……昔日“空心村”,旧貌换新颜。一个个安居故事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田园诗。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里务工,留在村里的老弱人群生活相对困难,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空心村”问题。这些村庄没有产业,日渐凋敝,脱贫任务艰巨。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一、充分尊重村民意见2口是口镇专门建设的集中安置小区,目前已建成52栋安置楼,1812套单元房,是口县最大的村民搬迁社区。记者走进这个社区,红墙白顶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上,连片光伏发电板在夕阳下熠熠闪光;花坛边,居民们聚在一起,享受着闲暇时光。远处,机器轰鸣,吊塔林立,新一批安置楼房正在加紧建设。“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新房里,常常觉得在做梦。”说,刚搬来时很不适应,电视信号不会调、冲水马桶不会用、指定垃圾收集地点找不到……老话说“故土难离”,可郭瑞住了大半辈子的公家洼村,却“不离不行”。口镇地处口交界,位于口县北30公里处。这里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农作物产量低。当地人曾无奈地总结,“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口镇14个行政村,很多是“空心村”,没产业、没劳力,经济发展缓慢,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砖房不到百分之一,房子一拆就剩下一片荒沙滩。公家洼村更是地处口镇缺水区,土地干旱,广种薄收。住的土墙房、农活尽白忙、土地在沙荒……这样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令农民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历史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县里编制了《口县“空心村”治理专项规划》,建设大中小集中安置点,让群众实现规模集中,3从而推进农村群众居住环境根本转变。“破家值万金,故土最难离”,如何才能保证村民顺利有序搬出?对这个问题要两方面看待,其一,有了新家居住,破家要其何为?其二,故土难离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有长期收益,如果能将土地实现长期流转,百姓的收益就有了长期保障。针对前者,口县规定,对于搬迁群众原则上按照每人25平方米的面积建设永久性集中居住社区房屋,配套社区活动中心、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每人只交2000元,普通群众每人只交6000元就能得到水电暖配套的房屋。对于后者,口县乘势而为,以每亩150元的价格统一流转了集中搬迁村农民所有土地;原每亩地94.2元的地力补贴、8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同样归于个人。另外,根据《口县“空心村”治理专项规划》,一部分群众的个性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比如有的人不愿意住楼房,怎么办?规划的6大5小安置点,有的是楼房,有的是平房,凡是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均可以自由选择。住什么样的集聚区、房屋类型,都可以自己选择。还有些村庄的百姓习惯养殖牛羊。这些人担心畜禽无处安置,开始不同意搬迁。为此,我们专门在安置区附近建立了养殖小区,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搬迁之前,县里多次强调,空心村的拆建撤并要充分尊重4当地村民意见。这是原则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对全镇空心率达到50%以上、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做了充分摸排调研,确保把工作做实,满足广大群众意愿。二、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村里太穷了,几十户人家都是一水干打垒,晴天一身土,夏天一脚泥。这样的环境哪能留住人?村里最终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人群。因此,县里拆建撤并政策一出台,我们村群众积极拥护。当时,大家唯一的担心就是怕住进集中居住区生活成本会提高。同样的顾虑,许多搬迁群众都有。说,“搬进新家时,自己对房子怎么看怎么喜欢,但很担心在城镇居住生活成本增加,无法负担。自己患有严重哮喘,妻子是残疾人,行动不便,一旦生活成本提高便难以承受。“空心村”治理,搬得出是第一步,稳得住才是关键。这个“稳”就在于生活成本不会增加太多,否则搬迁群众在社区住不长久。为解决搬迁群众居住成本过高问题,做了提前谋划。在搬迁小区楼顶建设了光伏电站,所获收益全部用于补贴搬迁居民取暖;还对小区保安、保洁等物业项目采用政府补贴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让搬迁群众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开支。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上,口镇按照政策规定,捆绑整合相5关资金,在口小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学校、医疗室、文化娱乐广场等设施,满足搬迁户就医就学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搬迁户收入,口镇还为他们提供了285个公益岗位。通过我们深入调研,社区群众对于易地搬迁的满意度达到100%。过去村里没水,得去邻村拉水,租水泵抽水不光花水费,还得花电费;冬天取暖怎么也得烧两吨煤,这就要花1500多元。现在50平方米的房子,一年取暖费才1500多元,与在村里烧煤成本差不多。再加上村里土地流转收益、公益岗收益,日子好了,成本可没增加多少。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打消了所有疑虑。三、就近就业把人留住没有产业支撑的安置区,迟早会成为新的‘空心村’。搬迁群众定居后,镇里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重点解决“搬后能致富”问题。镇里规划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及工业园区,通过搬迁群众的土地集中流转,推进现代规模农业与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在集中安置点的劳动力集中优势,为配套工业园区提供劳动力支撑,实现企业经营与农民工上岗就业的双赢。目前,口镇大力引进与培养优势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成效显著。镇里投资2.1亿元,建设了4.8万平方米恒6温库、可种植5万亩蔬菜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蔬菜冷藏和精深加工;引进投资3500万元,新建6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仅这两个项目,就能创造产值超2亿元,提供超过1.3万个就业岗位。在蔬菜园区打工的搬迁户说:“过去,自己家种了20多亩莜麦,费心费力,遇到好年景也挣不下5000元;如今在农业园区打工,每月能挣5000元,这一年收益就相当于过去干10年。建立与居住园区配套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是帮助搬迁群众就业最为长效的措施之一。口镇还有很多“陪读家长”,基本都在35岁到45岁之间,年富力强。可过去陪子女上学,就把这些劳动力捆绑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镇从北京、天津等地引进了服装、肉类养殖和加工等企业,一下解决了千余名居家陪读家长就业问题。为实现‘右边送孩上学,左边进厂上班’,我们在安置区外200米处,投资800万元兴建了扶贫服装工厂,引进适合陪读劳动力就业的服装加工企业,可谓一举两得。搬迁户张树云是这家扶贫服装厂的熟练工。这里计件给工资,多干一会儿就多挣点钱。孩子实现了就近上学,爱人在附近菜地里打工,每月也有5000元进账。没想到搬了新家,还能有这么稳定的工作,日子从未过得这么舒心。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