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某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单位:技术支持单位:方案编制单位:xx年xx月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1.2方案编制单位1.3技术支撑单位1.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地点位于某湖,具体如图所示:图1.4-1治理点1.5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某湖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作为xx市的城中湖,某湖直接承载着xx城区近4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湖区范围内更是分布多个渔场,加工产业和农区,据xx市环保局提供资料表明,每天有近533m³的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生活污水直接被排入湖区,1995-1996年资料显示该水体有机污染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如今的某湖水质仍在不断恶化中。经取样分析,某湖中氮、磷以及高锰酸钾盐的含量偏高,超过国家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就富营养化程度而言,某湖水质属于中度富营养化,说明某湖水质存在着生产生活污水污染.结合历年某湖水质状况可知,自2006年实施的某湖保护治理工程以来,某湖的水质虽有所改善,但目前其水质状况仍较差。随着某湖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水质的好坏也有一定影响,但现在每天仍有许多生产、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湖中,加上围湖造地等现象,使得湖泊面积减少,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受到巨大威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3点建议:1.加强水体污染的防治与净化工作;2.设立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水生环境;3.建立湖滨植物带,种植水上植物降解污染物,涵养水质。1.6项目建设内容DCJ-Ⅲ-生态浮框162套生态湿地面积940㎡格栅1.5*0.5m绿狐尾藻940㎡1.7方案编制依据1.《xx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xx省湖泊保护条例》(2012.5);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7.《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组织编报湿地保护建设项目的通知》;8.《xx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鄂政发[2016]3号)。1.8方案编制单位简介第二章项目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2.1项目指导思想某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要考虑对水体污染的控制,更要考虑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坚持“自然原则”、“生态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生态净化”的技术方法,利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综合考虑水质净化和景观提升。2.2治理思路经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项目的适用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我司提出以下治理思路:1.在出水口格栅渠,隔除污水中的浮渣,避免浮渣进入生态浮床区域,影响浮床对污染物的脱除能力;2.布设绿狐尾藻生态浮床,在发挥其净水功能的同时,对湖面进行绿化景观构造。2.3生态治理依据1.《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4.《xx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鄂政发[2016]3号)。污染源分析污染整治措施长效运行管理城市生活雨水径流格栅渠构建生态浮床水生植物管理第三章某湖1#生态修复方案3.1生态修复技术路线根据某湖1#周围水环境现状及污染情况,我司提出如下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图3.1-1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建立项目长效运行管理机制,首先要构建一个健康的绿狐尾藻生态系统,做好日常水质监测和绿狐尾藻管护工作,确保本项目长期有效的运行。3.2绿狐尾藻简介绿狐尾藻为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原产地为南美洲,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引入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系多年生沉水或浮水草本植物。主要特性:1.多年生植物,在水体中适宜生长时间长,生物量大;2.适应高氮、磷水体环境,可耐受的最高氨氮浓度为500mgN/L,对水体氮磷的吸收能力强;3.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粗蛋白、粗纤维含量优于三叶草,年产干草高达4-6吨/亩;4.根系发达、吸附能力强,微生物附着时体表面积大。5.不具生物入侵性,绿狐尾藻不在国家环保部《关于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质单的公告》中。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净化机理如下所示:1.绿狐尾藻植株生长周期长、生物量大,通过自身植物生长而降解污水中的氮磷,绿狐尾藻生长所吸收的氮占污水中COD、氮、磷的15%-30%;2.绿狐尾藻可向水体泌氧,利于强化绿狐尾藻根系中的微生物生长代谢,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的氮占污水中COD、氮、磷的40%-60%。绿狐尾藻湿地对输入污水中COD、氮和磷的消减率在90%以,且营养价值高,可做优质饲料,实现集治污与资源利用为一体。绿狐尾藻可以自然适应水位变化,浅水、深水都可种植,是湖泊污染生态治理的优选植物。绿狐尾藻成功应用于“孝感市南卧龙渠水污染生态治理工程”“嘉兴南湖区新丰镇金章村花家浜河道修复工程”等,对水质改善和渠道景观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治理前水质某渠治理前后对照图:治理前治理后某河道修复工程治理前后对照图:项目建成后效果图治理后水质3.3项目建设内容3.3.1DCJ-Ⅲ-生态浮框说明:利用绿狐尾藻自身生长和根部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水中的COD、TN、TP等污染物,生态浮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位的高低自动升降,始终漂浮在水面上。生态浮框数量:162套。长方形模块尺寸:L×B=4.15m×1.4m3.3.2格栅说明:隔除来水中携带的大块垃圾颗粒物。长度:1.5m项目生态浮框布置如下图所示:图3.3-1生态浮框布置示意图第四章生态系统长效管护机制4.1项目实施保障认真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水环境保护及黑臭水体消除的精神与要求,工程建设期间,由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政府部门实行监督。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从设计到施工均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规程。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统筹安排项目建设资金,检查和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严格质量标准,应严格按照本案设计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设,不得擅自变更。确因特殊原因必须变更,要按照程序透明、集体商量、科学决策、先批后变、控制总量的原则,健全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程序和有效的环节控制流程,确保工程变更规范操作。4.2绿狐尾藻长效管护方案绿狐尾藻生长快速、治污能力强,根据绿狐尾藻长势,1-2个月应收割一次。绿狐尾藻收割采取间隔轮流收割的方式,每次打捞一个小单元,间隔一个小单元再收割一个。第二次收割的时候,只收割第一次未收割的绿狐尾藻,如此循环。表4.2-1绿狐尾藻收割示意图低温季节,绿狐尾藻可能因为温度太低而出现水上部分死亡现象。水下部分可以继续存活,当温度上升时,继续长出新芽。为保证水质,避免绿狐尾藻干枯腐烂而二次污染水体,应及时收割水上部分的新绿狐尾藻。第五章典型案列在湖泊、河流水生态修复方面,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和大长江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完成了多项工作,形成了多项成功的黑臭或重度富营养化水体成功案例,主要包括:5.1某湖入湖河道治理荻溪塘河道恢复的水生植物超过47种,水生植物覆盖率接近60%,部分河段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90%以上,香浓物种多样性指数高达2.67;北河泾河道恢复的水生植物16种,水生植物覆盖率超过30%,香浓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16;生物多样性高,生态景观优美。荻溪塘和北河泾河道水体中TN、COD、TP、NH4-N均达到国家地表Ⅳ类标准,溶解氧达到Ⅲ类标准。2009年10月监测表明,经过荻溪塘河道的水体中的浊度(Tur)、TN、TP、Chl.a、NH4-N、COD、NO2-N分别下降47.7%、39.9%、40.0%、68.4%、48.2%、41.5%、34.9%;经过北河泾河道,透明度从源头的0.46m提高到0.60m,增加了30%;TN、TP、Chl.a、COD、PO4-P分别下降20.22%、29.17%、26.97%、31.74%、30.87%。综合上述结果,荻溪塘和北河泾河道生态修复后所取得环境效益是显著的。与生态修复前比较,荻溪塘水体中TN、TP、COD的含量分别下降20%、28%、41%;北河泾的TN、TP、COD、NO3-N和PO4-P下降降幅分别达23%、34%、25%、53%;从水体叶绿素a方面看,荻溪塘和北河泾河道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下降了70.1%和50.7%,生态修复效果十分显著。底泥氮磷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河段底泥的TN、TP、NH4-N、P-P的6天平均释放速率分别比未修复河段降低45%、34%、22%、77%。O4某湖入湖河道治理现场图片:5.2xx市5条河流治理效果在xx市进行的5条黑臭河道治理中,应用本方案中涉及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后与治理前夕(2014-7-19)比较,各河道第一次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10月),COD、TN、TP、NH4-N分别降低了17.94-42.48%、11.27-58.47%、35.14-67.64%、35.65-87.67%,和睦桥港、和睦桥港南段以及长住桥港的溶解氧DO提高了70-232%,但是朱家桥港和贤家桥港溶解氧未有增加;与治理前的7月初比较,和睦桥港的TN下降了6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依据2014年12月份监测数据,与治理前夕(2014-7-19)比较,各河道COD、TP、NH4-N分别降低了30%左右、50-80%、80%以上,和睦桥港南段、朱家桥港和贤家桥港的TN分别降低了21.18%、36.11%和7.06%,但是和睦桥港和朱家桥港的TN并未得到降低。各河道溶解氧DO提高了30-340%。尽管已经进入冬季,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发挥的作用较小,但是效果也是显著的。上述是工程完成后初期效果,到2015年9月份,根据地方环保部门监测数据,多数河道水质稳定在IV-III类之间。这些严重污染的黑臭河道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某市河道治理现场图片: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