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以诚养心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记诵课文内容。2.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理解名言含义。3.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明白诚实是修养身心之道,是传承中华美德之道。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做过的诚实守信的事例,努力达到知行合一。学习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诚实守信的事例,指导学生的言行,是本课的重点。★结合课文内容,明白诚实对人、诚信做事的道理,是本课的难点。教材内容解读本课摘取了《荀子》《大学》中有关诚信的经典名言。这两则名言蕴含了做人做事、修养身心的道理,从中可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理解名言含义,让学生懂得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修养身心之道,做人要心底坦荡、诚心诚意、光明磊落。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贴近生活的经典故事,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组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朗读。让学生在熟练记诵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己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两个版块理解课文。让学生学会借助已有材料进行学习,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文巧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象生动地解释了自然真诚。教学时,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为什么君子修身养心没有比诚信更好的了呢?”借助“诗文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教育学生要内心真诚,用诚信指导自己的言行。讲故事、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故事的形式,让诚实守信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心灵。还可以设计情景演练的环节,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体验诚实守信带给自己的快乐。“认识汉字”版块选取了“心”字由甲骨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心”是一个象形字。对“心”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指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即心脏”;二是指思想意识、情感等;三是指位置或地位,借代引申为中央、枢纽等。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微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心”字的演变,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了解“心”字与本课主题的内在联系,明白“正心以为本,修德以为基”的道理。再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在一笔一画间感受古文字的形体美。“学而时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背诵加深对课文的识记与理解。“日积月累”版块列举了两则有关诚信的名言,可让学生流利朗读。还可在课前搜集相关名言警句或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着用上这些名言,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日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吧!(播放《好孩子要诚实》)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唱。2.刚才这首儿童歌曲讲了一个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讲。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以诚养心》。板书课文题目并释义。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范读,学生倾听。3.学生借助“说字解词”,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中名言的意思。4.读“诗文今译”,理解课文的准确意思。5.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并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如:小组读、自由朗读、指名朗读6.学生齐读课文,试着背诵,加深认识。三、联系生活,理解诚信1.课文中的话你最喜欢哪一句?谈谈理由。2.听故事,用名言。(1)听故事小军和小东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两人在上学路上捡到了一个皮包,发现里面有银行卡、人民币、身份证。两人不假思索地按照身份证上的信息联络到失主,将皮包还给主人,并婉言谢绝了失主给他们的奖金。又一天,两人刚准备走出学校,发现地上有一支笔。小军将笔捡起来,对小东说:“这是谁的笔?还挺漂亮的。”小东回答道:“一支笔值不了几块钱,估计失主也不在乎。我们捡到了,就是我们的了。”小军点了点头,随手将笔装进了书包。(2)用名言捡到贵重的东西就要上交,不重要的东西可以自己留下,这样做合适吗?请你和小伙伴交流一下,然后用我们学过的名言劝告一下两位小同学。3.教师小结四、观汉字之美,悟诚信之道1.观察“心”字的演化过程,谈谈你喜欢哪种字体。2.尝试用“心”字组词。3.分析“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好好”跟“恶恶写法相同,但读音和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好”是喜欢的意思,第二个“好”是让人满意的意思。第一个“恶”是厌恶的意思,第二个“恶”是不好的意思。这样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小组交流。4.多种方式朗读“日积月累”的内容,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诚信的其他名言。5.交流你所知道的关于信守承诺的成语,用其中的一个成语说一句话。五、拓展延伸以诚养心,会感觉内心坦荡,而以信立身是取信于人的根本。课下让学生阅读“曾子杀猪”的故事,并将所想所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一起分享。六、板书设计资源拓展(一)信守承诺的名言警句轻诺必寡信。——老子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当信义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大仲马(二)信守承诺的经典故事诚实的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小聪明过人,有个大官认为晏殊是“神童”,于是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朝廷。晏殊来到京城,正赶上殿试。宋真宗亲自命题监考,他命晏殊当场应试。晏殊看到考题后,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已有草稿在心,恳请吾皇另择题。”宋真宗听后非常高兴,喜欢他的质朴不隐。晏殊入朝为官后,当时天下国泰民安,皇帝允许百官选美景之处宴饮。朝臣士大夫们各自大设帷帐,以便摆宴畅饮、闲游寻乐。晏殊财力有限,没有多余的钱供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中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宋真宗御点晏殊教太子读书。执政大臣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在众多士大夫中唯独选中了晏殊。宋真宗说:“最近听说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苦读,这么谨慎廉洁、自律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担任东宫官后,有了面圣的机会,宋真宗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诚实地说:“微臣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听后,更加喜欢他的诚实,欣赏他能够识得大体,更加信任他。仁宗登位后,晏殊得到重用,官至宰相。(三)信守承诺的真人真事我是你的双脚大学生信守承诺坚持八年背残疾同学上学就读于职业学院的毕明喆与王力两位同学,从初中开始就在一起读书。王力不幸患上重症肌无力,同窗八年的时间里,毕明喆充当“铁马”的角色,照顾王力上下课、上厕所、出入教学楼等。毕明喆就像贴心的保姆,一直陪伴照顾着王力。2004年的初秋,两人在实验中学一个班,读初一。放学好一阵子了,同学们陆陆续续都走了,教室里只剩下王力和毕明喆。毕明喆作为班长,需要在教室清场后锁门。当时,王力趴在座位上,等家人背他回去。这一天,王力的父亲因有事耽误了时间,没能去学校。毕明喆说了句:“我背你回家。”这时天色渐晚,只有十二岁的毕明喆,背着这位还不太熟悉的同学赶路。路灯将他们叠在一起的身子拉出长长的影子这个温暖的场景触动了所有善良人的心进了家门,王力的父亲接过王力,连忙道谢。毕明喆说:“以后我背王力上下学。”第二天,毕明喆如约而至,比平时多赶一公里的路来接王力去上学。也许,毕明喆的这个承诺可能是一时冲动,也许他白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时间从2004年的初秋一下子飞到了2012年的秋天,毕明喆没有放弃承诺,仍在坚持。每一次下了晚自习,毕明喆背着王力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出教学楼。在背同学上学这件事上,毕明喆内心也有过纠结。中学的晚自习一般要到晚上9点30分结束。由于王力手指无力,收拾东西慢,等毕明喆背上他出教室,然后送他到家就到了10点30分,而毕明喆回到家往往已经晚上11点了,后背都被汗浸湿了持续两个月后,一天夜里毕明喆回家躺在床上,觉得这件事情太累人了,自己的课余时间也少了,但一想到同学们在走廊里说笑,到操场打球,他就总挂念着王力下课了有什么需求,比如上厕所、到教室外透气等。毕明喆背王力上下学的头两个月,父母并不知情,总是发现儿子早出晚归,决定对儿子放学来一次跟踪。有一次毕明喆背着王力回家,他父母一直跟在后面没说话,毕明喆也一直低着头前走。“那样撞见父母,我好怕。我也不晓得怕什么,我没做错事,反正也怕。”他回忆起那次跟父母之间的交流,“毕竟我只有12岁,对自己做的事也没个评判。”毕明喆的父母也觉得碰到了一个教育子女的大难题:道德教育很重要,儿子是在讲道德。让儿子坚持下去,占用大量时间,读书肯定会受影响。当时毕明的姐姐也反对,主要是担心长期负重会影响身高,好几次跟弟弟吵得面红耳赤。但毕明喆仍然坚守承诺,高中坚持与王力调到一个班。高考前,他们谋划着一起上大学。2010年的高考,毕明喆的成绩达到本科录取线,王力成绩不好,毕明很清楚这意味着他将跟王力分开,他不知道怎样劝慰这个朋友。在高考的时候,两人的故事就已经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进行了报道。一家职业学院得知此事,表示可以接纳两人来校读书。入读职业学院后,他俩的专业不一样,但还住在一个寝室。毕明喆只要有空闲就去王力的寝室照料他的生活。王力的班上还制定了一个轮值表,由班上同学轮流负责王力白天的学习与生活。职业学院的老师为他俩感人的故事创作了一首歌曲《蓝色萤火虫》,毕明喆便是那只可爱的“萤火虫”,用他善良的心照亮了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