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司马光》优秀教案范例小学语文《司马光》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感受文言文的文体特征,有感情的朗读本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文言文大意,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大意。教学难点: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三、视频导入播放司马光有关的动画片,学生交流感受,再从司马光本人入手,引入课题《司马光》。四、初读1.交流本篇为文言文的体裁特性。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以“击鼓传花”游戏,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提醒多音字“没”。4.读出节奏。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5.指名读、全班读等多种方式读出韵味。五、析读出示五幅顺序被打乱的场景插图,对照古文内容和插图,交流课文大意和人物品质。(一)场景变化:嬉闹至淹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1.“群”什么意思?他们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群人,位于庭院。结合注释、组词等)2.“戏”什么意思?(嬉戏、玩耍)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大意。(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4.对照古文,如果一群孩子在园中玩耍呢?(群儿戏于园)5.指导朗读,感受喜悦。6.正当玩得开心时,又发生了什么?(“足跌没水中”有一儿不小心脚一滑掉进瓮中。水很深,一下子没过了头顶)7.指名读,读出“跌没水中”的快、急。(二)场景对比:弃去与持石(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1.其他孩子如何表现?(众皆弃去)2.“众”是谁?这个字和前文哪个字意思相近?(群,都指很多人,那不同在于不包括司马光和掉进瓮里的孩子)3.“弃”什么意思?(放弃丢弃)4.面对这样突发的紧急状况,他们是真的丢弃在瓮中的孩子吗?(以为他会被淹死,不相信能救下他,从而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无奈之举)5.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怎么做?(“光持石击瓮破之”)6.学生表演司马光的动作,相机采访人物心理。7.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冷静、聪明有智慧)六、品读交流从司马光身上学到的经验,并谈谈生活中类似的机智情况。七、小结作业作业:课下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讲给父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