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飞向太空》优选观后感例文电影《飞向太空》优选观后感例文提到科幻,脑子立马出现了两部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的《飞向太空》,都是大师之作,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这两部,一美一苏,相似而又不同。我折服于某部影片无外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影片能符合我的思想,另一种是影片能推动我的思想。《2001太空漫游》属于前者,《飞向太空》属于后者。这不代表哪个更优于哪个,都是我的心爱的影片。前者太过著名,虽然也会被冠以晦涩的影片,但终归还是基于有逻辑的电影语言,能较为理性的分析,也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而后者一上来就打破了对电影语言地固有的认知,以电影本身去表达精神思想,这也逼迫观众必须主动地去靠近体会,因此丧失了大批观众。《飞向太空》影片直译为《索拉里斯》或《索拉里斯星》,它被影迷誉为科幻电影中的科幻,也被称作是一部讲述关于科幻电影的科幻作品。《飞向太空》改编自波兰科幻小说作家莱姆的小说《索拉里斯星》。小说原作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而这种哲学思想是现代哲学所不能允许、脱离于现实世界的逻辑去思考“世界之外”。小说构建的索拉利斯星可以认为是人类认知不可到达之处。小说或电影都在毫不掩饰地嘲笑人类,嘲笑人类的无知。人类只把自己所认为的真理当作真理,崇尚启蒙主义所承诺的人类的无所不知,以人类当作衡量宇宙一切的标尺。当然,过分的讨论人类将陷入虚无主义。如果不能肯定人的唯一,那人类所证明的一切都将被推翻,陷入矛盾的深渊。同时这种妥协也是人类被迫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也是对于人类能力有限的证明。其实看电影比看小说更能令我产生反思。阅读小说更多要靠我们的联想,如同仰望星空,依仗着联想去看闪烁不定的星斗,朦胧中更显得扑朔迷离。电影像静物台上的石膏像,你看不看它,它都在那,一直是那个模样,走近能看细节,远观能看轮廓,要想更深入的体会,唯有在心里给它打上一盏灯,让它更立体,而这盏灯能否使石膏像呈现出最真实的状态,这就是打灯人的主观判断。也许你打的灯能让你看清石膏像的面目,可其他人没有站在你所处的位置,就很难体会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回到电影,我所看到的电影是在反思人类的边界,而不像是在展示科幻片常去讨论的宇宙边界。电影也没给我们展现一出太空歌剧。反而更多是我们所熟悉、所确信已被认知的世界所展示出的迷惑,我们逐渐无法区分地球和索拉里斯星,更无法区分真实与想象。我们开始质疑什么是真实。与此同时,电影的伟大浮出水面,这正是电影的迷人之处,这是用文字无法表达的。在我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作业中提交关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思辨性论文,有没有分数我都不在乎啊。好像就是为了证明我能够有独立的思考,但我却没注意到与此同时暴露的无知。在一遍遍的被这部作品的精神思想冲刷后,我似乎感受到了,人类不过如此这个事实。我自以为是的思想只不过是漂浮在梦幻海洋里的一艘纸船,随时可能伴随着梦境的破裂而沉没。看当今世界,人们感叹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似乎从蒸汽时代开始,短短百年人类的科学技术就有了质的飞跃,人们还在幻想着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而这部1972年的作品在我看来正是用科幻来反思科幻,印证了人类的渺小与无知。当今人类通过当今科学不断推翻对于过往的认知,以至于人们已经能预见未来,对科技发展的自信使得人们相信能够征服宇宙,不断拓宽地球的边界。而会不会有更高智慧的生物正在研究着人类这种实验品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2001太空漫游》其实就是讲的这个故事。《飞向太空》更是肯定了人类的渺小。电影有着独有的电影语言语法,其本身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区别于文学,区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飞向太空》的伟大并不是局限于故事、局限于故事背后的思想。作为一部电影而言,是否以电影语言作为表现手法显得尤为重要。《飞向太空》改编于小说,并从某种程度上收紧了原著思想的边界,但却将观众内心的疑问无限放大。导演用影像去戏弄观众,绝对有大批观众只是看开头就愤然离去,即使展示的是如此美丽的画面。因为确实让观众不知所云。刚构建起的逻辑就可能被下一个镜头瞬间打破,不禁疑惑,是谁在看?又在看谁?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维姆·;文德斯导演的《柏林苍穹下》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的《飞向太空》都是令我痴迷的作品,两部作品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黑白与彩色的混用,用有无色彩来区别不同的世界。前者是区别天使与人类,后者是区别思想与现实。我认为后者对黑白与彩色的混用更具深意,视觉化地传达出了影片的哲学主题。通过尽可能抛弃主观思考的黑白的“幻境”与充满情感的彩色现实世界相互穿插,使得观众在与主人公一同挣扎后无奈的认同了“幻境”的存在。有太多想说的,无奈电影艺术的奥妙就在于不可言说,如果再说下去,难免剧透。还是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认真去欣赏这部电影,去感受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