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住宅与聚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讲住宅与聚落本次课重点1.学习各地对地方材料的使用方式:包括立面构图、构造原理、色彩搭配等2.从路网、水系、公共空间的分布等理解聚落结构。3.吸取典例中利用自然条件,体现文化传统的各种经验。教学主要内容一、几个概念二、住宅形制演变三、住宅的分类四、住宅构筑类型五、实例住宅与聚落一、几个概念住宅、民居、乡土建筑住宅:用于居住功能的建筑;民居:包含住宅及由此而延伸的居住环境,民居较住宅更加宽泛,民间则与官式相对。乡土建筑:民间建筑,强调与城市相对的乡土性聚落本意:新石器时期随着从事农业生产并开始定居生活而出现的群体聚居之处,是村镇和城市的雏形。现在泛指一切形式的聚居点。二、住宅形制演变1.住宅的发展演变2.古民居的起源3.住宅形制演变历史1.住宅的发展演变1)旧石器时期的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冬窟夏庐均是远古人的住宅方式。10000到6000年以前。2)农业的发展,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3)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非农业的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这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4)城市中达官贵人的住宅和乡村中乡绅庶民的住宅为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自成轨迹。5)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变化,而乡村中的住宅则更多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2.古民居的起源1)在先秦时代,“帝居”、“民舍”都称为“宫室”。2)自秦汉起,“宫室”成了帝王居所的专称,而“第宅”则专指贵族的住宅。3)汉代规定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列侯公卿住宅为“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为“舍”。4)近代以来,民居是指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3.住宅形制演变历史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2)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四合院布局已经形成。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开始形成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平面(夏)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西周)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制度。住宅大门为三间,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为生活起居,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仪礼》中的士大夫住宅图汉代住宅形制,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前后堂,贵族住宅还有园林。平民一般是简单的三合院或“日”字形单层住宅。豪强地主则筑“坞堡”——有坚固防卫设备的住宅。四川成都画像砖(汉)陕西长治王休泰墓出土唐大历明器住宅敦煌石窟第85窟富家宅院从隋到晚唐,有一个从廊院式到合院式的交叉过渡期唐代六品以上的官员的住宅通用乌头门,敦煌石窟壁画上的唐代大型住宅平面为长方形,外环墙壁或廊庑,房屋多为3开间,明间开门,堂和大门间有回廊相连。乌头门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则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但方向并非一定的正南北。三、住宅的分类1:平面分类法2:外形分类法3:结构分类法4:气候地理分类法5:民系分类法共同的方言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信仰四、住宅构筑类型(一)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地区: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抬梁和穿斗两种技术在汉代便已成熟。此后在住宅中普遍应用,范围甚广。北方多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在皖南、江浙、江西一带住宅中,山墙边贴用穿斗式,以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虽然柱梁交接还是横向榫卯关系,具穿斗特征,但已改及大梁上再抬上部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实例一:北京四合院1)四合院的典型平面与建筑组成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传统民居中昀具代表性的正统形制。受封建宗法礼教的影响很大,按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房屋和院落,宜于反映主次明确、长幼有序地生活方式;房屋为木构抬梁式屋架,砖墙为维护结构,不承重。组合形式一进四合院鸟瞰宅门倒座前院垂花门内院外院正房前厅耳房耳房厢房厢房厢房厢房影壁三进四合院房间组成3)四合院的门a.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入口对面是影壁,向西进入前院;南边的倒座用作客房、书塾、杂用间和男仆住房;从前院经垂花门(悬山与卷棚相连)进入内院。大门又分屋宇式和墙垣式。前者等级高,按照门的位置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门等。(1)广亮大门等级昀高,进深大,门扇安在中柱一线,前后各有一个空间,前部空间两侧设守门人条凳。(2)金柱大门金柱大门较小,门扇前移,安在金柱(即老檐柱)一线,门前空间也较小是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式。(3)蛮子门蛮子门更小,门扇更前移,安在外檐柱一线,门前没有空间。(4)如意门如意门的门口设在外檐柱间,门口两侧与山墙腿子之间砌砖墙,门口比较窄小,门框上方常装饰雕楼精致的砖花图案。(5)墙垣大门墙垣式门墙垣式门昀普遍、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没有进深,门上有小屋顶,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b.垂花门位于宅院内部的垂花门,通常处在二门位置。它以前檐挑出两根垂莲柱为其形象特征,一般多为“一殿一卷式”,其屋顶由前部起脊顶与后部卷棚顶组合成勾连搭悬山顶。垂花门有一整套瓦饰、门饰、雕饰和彩绘,是整个宅院的装饰重点。垂花门垂花门垂花门剖面正房4)特点a.反映了封建社会家长制家庭的生活方式大家庭聚居、小家庭相对独立b.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c.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了伦理的秩序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d.院落内向,墙垣厚重,院内噪声低、风沙少,较安静;实例二:江南地区住宅1.城市官式住宅苏州天官坊陆宅平面实例二:江南地区住宅1.城市官式住宅2.乡镇天井式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福建泉州金鱼巷李宅实例二:江南地区住宅3.民间小型宅院三间两搭厢实例三:浙江天井院环境特点: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山多水多构架形式:以穿斗式为主两种基本类型:三间两搭厢: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实例三:浙江天井院“对合型”四合天井院对合:四面房屋围合中间的小天井,“对合”的正房称上房,隔天井靠街的称下房,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特点:a.天井高深,通风量大,减少太阳辐射,拔风采光效果好;b.进与进之间通过备弄联系,避免纵向穿越;c.手法多样化,风格典雅,纤丽和精致;d.轩:进入正式房前有一个相当于廊的顶部作法。实例三:云南“一颗印”—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三间四耳式民居平面三间四耳式民居剖面示意图外部形态•半颗印云南一颗印(三间两耳)民居示意图•五间四耳式民居(二)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区: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干栏在民间住宅中,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广州出土的汉明器,证明汉代干栏已很盛行。明清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大量使用这种悠久的干栏式建筑。北方自汉以后已较少使用,但东北清代仍有一种用作仓库的干栏建筑,距地较矮,是为隔潮之用。干阑式建筑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什物。剖视图(三)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东北、云南等林区。使用环境:林区材料:木特征: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利于防寒面阔进深较小+云南丽江井干式民居(四)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山西、河北、河南、陕西。河南洛阳出土的汉代仓房,以砖砌方室较多,证明当时砌砖技术已很发达,但在地面住宅中用砖不普及。焦作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是在明代,北方形成和普及硬山式住宅。一般北方住宅多为四合院。襄汾明代住宅一间半(五)碉楼主要分布地区:青藏高原、内蒙古等石材丰富,木材缺乏,雨量少,运输不便的地方。西藏天井式碉房式住宅实例四:西藏囊色林主楼(实体式)土木混合贵族庄园西藏囊色林主楼(实体式)西藏囊色林主楼剖面底层全为纵向墙体,往上逐渐被纵向的柱列代替;旱厕边玛檐墙特色:a.厚石墙、木梁柱、小跨、密肋、底层高、平屋顶、梯形窗b.平面一般比较简单,多为方形平面或曲尺形平面c.利用出挑的木构架与厚实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即给人沉稳的感觉,又在外形上取得了丰富的变化。实例五:广西开平碉楼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  开平碉楼主要用于防匪,防涝及居住,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六)土楼:(客家土楼)特点:防卫功能强,规模大,家族观念强主要分布:福建、广东、赣南。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客家大体上居住于广东、福建、江西三省接壤地区,以及广西、台湾、海南等省区,这些地区的土质多属“红壤”,质地粘重,有较大的韧性,经加工便可夯筑起高大的楼墙。五凤楼式的土楼,在福建大约有250幢,主要集中在永定县境内。五凤楼昀标准的平面形式是“三堂两横”。所谓“三堂”,就是在住宅中轴线上,从前到后分別设置下堂、中堂、上堂三座建筑,而“两横”则是在三堂的左右两侧各建一座厢房。大夫第立面a.五凤楼——大夫第大夫第底层平面图大夫第剖面五凤楼剖视五凤楼正面b.圆形土楼——承启楼外径长72米,高12.4米,由4个同心圆环形建筑和中心圆形天井院组成。外环高4层,各层以单面走廊作为通道,设4部楼梯,1个大门和2个边门。环楼每个开间1~4层住1户。底层作厨房,二层作谷仓,三、四层作卧室。二、三环均为单层,二环为牲畜栏舍和贮藏室,三环为居室和厨房。四环为环形回廊,内建单层圆形天井院,作为全宅祖堂。福建永定客家承启楼剖视标准单元平面图标准单元剖切图承启楼祖堂承启楼承启楼遗经楼位于高坡乡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昀高的楼房。C.方形土楼——遗经楼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同主楼平行的四层“中厅楼”紧紧相接,合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51个大小厅堂,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3.土楼的建筑特点平面特征:a.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b.以祠堂为中心,公共空间沿轴线布置c.居住模式是单元式结构造型特征:A.土筑外墙高大厚实B.檐口挑出,保护外墙,减少太阳辐射C.内部采用活动式屏门,有利空气流通D.外环楼层开箭窗,既利防卫,又宜人住类型福建广东江西其他地区客家民系五凤闽西各县;闽北各县;漳州等地粤东南部散见广西、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台湾凹字型闽西各县、闽南平和、南靖、诏安、华安等散见粤东散见赣南少见圆闽西永定、龙岩、上杭、漳平;闽西南平和、诏安、南靖、云霄等粤东嘉应梅县、大埔、平远、五华、潮州南部散见罕见方闽西所有县;闽北各县、闽南诏安、平和、南靖、云霄、同安及闽东闽清粤东嘉应、潮州、南雄及深圳、香港赣南南康、宁都、瑞金等少见半圆平和、诏安、龙岩、南靖、永安大埔、蕉岭等少见少见八卦永定、漳浦、华安、诏安散见粤东少见少见清代及近代客家姓氏家族在大土楼之外的新发展客家边缘的或与其他民系交界的客家乡社早期开发地区或处于客家文明腹地的纯客家6种土楼分布简表(七)窑洞“上古穴居而野处”。窑洞与穴居有着密切的历史沿袭关系,但与穴居却有极大的区别。我国窑洞主要分布于中原与西北的黄土地地区;常见的窑洞主要有:•靠山窑•下沉窑•锢窑•混合窑1.靠山窑(靠崖窑)直接依山靠崖挖掘横洞,所需挖方较少,施工较方便。河南巩义某靠崖窑河南巩义某五孔靠崖窑2.下沉式窑洞(地坑院、开井院、洞子院)在平坦的黄土塬地带,没有条件作靠崖窑,只能就地挖下地坑,形成四壁闭合的下沉院,然后再向四壁挖窑。从平

1 / 1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