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黑炮事件》观后感例文看电影《黑炮事件》观后感例文我还是喜欢看看八十年代的老电影,老电影总有生命和思想的存在,会让人入戏,去思考,去求索,现在的电影只有画面和影像,少有生命和思想。晚上我看了部老电影《黑炮事件》,说的是一个酷爱下棋的知识分子赵书信,因为在旅馆丢了一枚黑色的炮棋子,于是冒雨到邮电局去发了一封电报,托那边的朋友帮忙找这枚棋子。结果,因为电报上写着黑炮的字样,引起邮政工作人员的怀疑,暗中报警,赵书信的工作单位也配合调查,取消了他做德语技术翻译的工作,放逐到偏僻的修理厂去。为了应付德国专家的德国难题,单位外请了一个旅游翻译,在德语翻译方面总闹出笑话和难堪,有次把轴承认为是子弹,但是单位几次激烈开会,就是觉得赵有问题,不许他回到翻译的工作岗位,怀才不遇似乎是古往今来的通病。文攻武卫熟悉的余波还没有消歇,说什么对知识分子的政策要信任,可结果还是猜忌和排挤,或许相轻便是我们的传统。赵书信本来就没有问题,却被恶意搞出了问题,就因为电报的敏感字,居然把赵的老底摸个遍,这看似乎没有直面的伤害,可在一些人的心理,已经有了伤害的手段,肯定有问题,意义等于认定了别人有罪。就在一份包裹寄到赵书信工厂的时候,一些人以为找到了通谍证据,不顾个人隐私和他人的尊严,居然卑鄙的拆开赵书信的包裹,不过是一枚黑炮棋子而已。这一切正好被赶来取包裹的赵书信看到,但是他只能选择隐忍,当自己走进教堂的时候,听着唱诗班的歌声,似乎只有这个地方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看着吃冰激凌的小孩,他真羡慕孩子,天真无邪,没有大人们的勾心斗角和是是非非。赵书信的单位就是被一批七十年代过来的老顽固给把持了,不能与时俱进,又不敢接受新文明,却又是那般抱残守缺,冥顽不灵,他们除了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便是对别人不屑一顾,更不懂别人的内心。被管理层觉得一文不值的棋子,却是赵书信的的人生记忆,虽然买一副新的象棋也花不了多少钱,假如这象棋有特殊的经历和故事呢,当然就很有价值了,对不会下棋的人而言,赵书信的一举一动都是不正常的,被当成是一个怪人。可就是这样大众视野里的怪人,却是把问题看的很深远的人,别人都在得过且过,日常也只能吃喝拉撒,事不关己的一概不问不想。虽然赵可以找出问题,却没有实权,根本无用武之地,意见说的再多也不会被接纳,需要他的时候就当牛马一样使唤,不需要的时候就朝一个地方肆意放逐,待人冷漠,互相推诿已经是人情常态了。直到工厂的机器设备出现了问题,一些顽固者还觉得是德国的问题,把矛盾引向外在,可结果是自己的翻译问题,把说明书翻译错了,赵书信的真话结果导致他被单位开除,掩盖是手段,矛盾嫁祸也是手段,最后似乎自己就是正确的,清白的,干净的。我和赵书信的遭遇其实差不多,一样是在这样荒唐的世界里煎熬着,我的一举一动总是被当成有问题,一些甚至是不可理喻,有时候也是咄咄逼人,比如我讨论李白,也会被一些人当成我是在传播反政用心。荒唐是因为思想的落后,见闻的封闭,人一旦无知所以让人恐惧,记得多年前的某家单位,因为我买了中华书局的繁体字版的书籍,有个同事先是微笑拿去翻翻,发现是繁体字后,暗下不知道给什么人打了电话,说我有那种文字的书,似乎觉得我是对岸潜伏过来的,其实这是文化的封闭,这类繁体字版的书籍在xx就很多,xx也有卖。人不能太没有文化,也不能太有文化,太没文化的人会嫉妒有文化的人,会对其无中生有,配合一些莫名其妙的伤害,太有文化的人在容易被当成异端,除非他选择了缄默,随波逐流,对世事漠不关心。那么我算不算知识分子,如果是以毕业证作为标准,那么我不算,毕竟我连小学也没有毕业,可是如果以知识来衡量,我还是算一个的,至少我比一些人更清醒,虽然我也是一无是处,可我的灵魂还没有被彻底的浸淫。人生多少的被误解,还有孤立,受到猜忌,被周围人冷落,被一些人打压,被人排挤,这些都是文化和道德的丧失,才有如狼似虎的社会和群魔乱舞的生活。八十年代恰恰是这场分水岭,当赵书信在剧院里观看“阿里巴巴”的流行歌曲时,加上一些人的狂热,似乎预测到金钱至上对人思维的毒害,所谓传统、人伦道德也会因此像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样,彻底塌方,没有人会珍惜。个人一旦堕落了还可以拯救,可都堕落了,就是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