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国》品鉴散文||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国》品鉴我和建平相逢于冬歌文苑平台,起初,我们一直都“相安无事”地关注着平台文章和推出的稿件。但他的才气早已深深地吸引着我了,无论是写作还是对生活的感悟,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并让我受益匪浅。缘分,或许在冥冥之中已注定。加我为微信好友,缘于有次我投的一篇《横山横山》。在网络上我们短暂的交流,才知彼此有着许多的共同经历,同为八零后,都是从农村泥土里滚大的,更有着共同的军旅生涯历程,又几乎同一时期各自转业到地方工作。齐鲁文化圣地出生的他,被这片“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红色之热土”之地,早早地植入文学因子和崇军尚武的梦想。作为同年代的人,在追梦路上的建平“荆州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而他的那份执着坚守的刚毅,那份求知若渴的姿态,那份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打动着我。当兵入伍之后的他,在没有任何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关系之下,通过自身过硬的军事技能和文化素质提干就读于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政工网优秀责任编辑、全国审计宣传先进个人。”在《党建》杂志、《解放军报》《战友报》全军政工网等发表文章五百余篇。多次荣获全国、全军征文大奖。无论在军队还是在地方工作,他同样的出类拔萃、大放异彩。每个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倾注了多少拼搏奋斗的心血与汗水,是不言而喻更是不可想象的。“有梦想的人生,一定是精彩的人生。”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建平的处女作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国》出版发行了。他二十年多的夙愿演变成现实,我为他深切地感到骄傲和自豪。收到书本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并认真捧读,发现建平不仅文章写的好,而且赠言也书写的力透纸背。虽然我们未曾在现实中相识,但建平的文字是我对他最好的了解认知。我更为建平的家国情怀、善良率真、勤奋努力、视角独特而感动。四十余篇的地域散文,篇篇精彩,字字珠玑。我再次被他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援笔立成的文笔功底而折服。建平为人低调正直,并没有因为作品后的“大火”而高傲自居。仍然保持一颗虔诚、谦虚的心,继续在“挑灯照纸笔,伏案待鸡鸣”的漫漫长夜中笔耕不辍。如果说资深军旅作家黄玉东大校为建平的书做序,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效。我认为读者更多地是被他信手拈来的文采,博古通今的学识、虑周藻密的思维所吸引。建平在平台上发布的稿件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均属上乘,点击率都是上千过万。散文集中撰写的地域散文包涵了历朝风情、锦绣山河、时代楷模、红色记忆、讴歌英雄、亲情友谊,运用了大思维、大阅历、大心灵的写作手法,融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于一体,更具有特点看点亮点。仔细有内容,精致有内涵,极致有内功,篇篇佳作让人难以取舍。抒发一段爱国情怀。在第一辑《大爱我中华篇》中,他笔下的每座城市都非常有特色,以城市叠名为篇名的特殊写法;具有厚重浓郁的文化底蕴,朝代历程的兴衰迭起、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传奇、红色热血的历史故事。咏古诵今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信,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崇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既有王侯将相的风采,又有平凡百姓的特色;既有金戈铁马的悲壮,又有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比如他在《西安西安》中写到:“我认为,在中国寻找一个最能点燃民族复兴激情,增强民族复兴自信的地方,第一选择就是西安。在这里,可以追溯大秦崛起大一统。在这里,可以追忆大汉雄风大气魄。在这里,可以追望大唐盛世大气度。大秦、强汉、盛唐,那才是中华民族应有的模样,那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方向。”既有初心情怀,又有使命担当,更具有诗和远方。也表达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今天,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不正是集大秦、强汉、盛唐于一体的模样吗?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仍然庄严地站在五千年的青史上,更是讫立于世界之林而璀璨夺目,以博大的文化情怀和万紫千红的艺术成就笑傲同侪。在《平山平山》中歌颂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困苦中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坚定信仰、砥砺奋进的精神,是“将革命进行到底”铮铮誓言,传承宝贵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在《吕梁吕梁》中对革命英雄为新中国的胜利,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传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才有了举国欢腾的盛世,才有了人民挺直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使中华民族大踏步以赶考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以崭新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保康保康》中表达了向脱贫攻坚战中的驻村扶贫干部的致敬,那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体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鱼水之情早已深深地融入到血液和刻在骨子上了,幸福路上一个不能少、不能丢,践行着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扶贫攻坚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揽胜一程山水风情。建平的文章中引用历史典故、人文风情、神话传说,书中提及的诗词多达六百余首。在第二辑《诗意向远方篇》中,(《南京南京》《滁州滁州》)更是这部文集的亮点和特色。引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文豪墨客的大家风采尽收眼底。建平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域知识,以一名文人作家的深邃眼光,通过引经据典的描绘把每座城市写的引人入胜、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文化风味和风情,也展示了他对待生活有诗和远方的姿态,更有思索历史的情怀。窖藏一生军旅记忆。建平秉持了军旅生涯的创作思维,即审视生活的视角独特与否取决于思想站立的层高,在创作大势上始终视军旅岗位为崇高的、至上的、神圣的。携笔从戎十四载的军旅阅历,更为作者诠释军旅真谛、抒发崇军尚武情怀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唐山唐山》《承德承德》文中,那份真性情似随手拈来的行云流水,不假文饰却情见乎辞,把对军队浓厚的情感和真挚的战友情谊勾勒得入木三分,给人以立体剔透的心灵感应。这一辑《情系京津篇》中1两篇作品所集束释放的感恩元素,包含了从军入伍到军校求学直至脱下军装恰是他对军旅历程辗转的真切回望,亦是对钢铁长城坚如磐石的真谛感悟。“青春思报国,书写强军梦”从农村土娃娃成长为优秀基层干部,他坦诚地将生命的绽放归结于不甘庸碌无为、混沌一生。在军队这所大学堂里激情地书写人生华章,传承的组织温暖、官兵友爱。在军旅跋涉中遇到的那些关怀、启迪乃至鞭策、激励,俱都得以被自然无痕地缀连和升华,看似平淡寻常的邂逅偶遇的场景,其实贯穿着他整个虔诚感恩之心。反刍一缕故土情结。与所有的军人一样,建平的情感世界中饱蕴对故乡魂牵梦绕的深度牵挂,这份情愫倾注在《齐鲁故园篇》一辑中,附着在童年的心酸、立志之地,对亲情和友情的回忆和赞美。流淌其中的情感更是淙淙如泉。在《青岛青岛》《莒县莒县》中,忠孝不能两全的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树欲止而风不静,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无限遗憾深深地烙印在心底,这段旅程亦是生命走向的重要隘口,打烙的情感屐痕最能折射真实生动的人格品性。作品透过思乡念亲情结,折射出他把思想、灵魂和情感融入到这片生养之地。换种角度审视,它就像一根剪不断的脐带,连接着一方吹角连营所特有的峥嵘岁月,温熨着一脉笃实的时光轮转。渐行渐远地托举出生命本身的高度,最终让思亲之愁与报国之志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愫走向殊途同归的叠合。品读建平的《我和我的祖国》,使我深挚地感受到他的真情质朴而恒远,文之深而行之远。那泓流淌的文学生命韵律,让我心中难免会热血沸腾。真诚地祝愿建平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如鸿鹄高飞而一举千里,“心中之梦”必将翱翔在神州星空,“心中之歌”持续回响在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