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H 0028-2007 川东北山地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75.180.10E11备案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Q/SH0027-2006川东北山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TechnicalstandardofseismicdataacquisitioninthemountainousregionofnortheastSichuan(试行)2006-08-18发布2006-08-18实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Q/SH0027-2006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任务确定............................................................................14采集技术设计........................................................................15试验工作............................................................................96野外施工............................................................................97资料评价与整理.....................................................................128地震队采集工作验收.................................................................13Q/SH0027-2006II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南石油局,南方石油勘探开发分公司,滇黔桂石油勘探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公河、许孝坤、魏真洪、何京国。Q/SH0027-20061川东北山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川东北山地二维、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及质量检验等工序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川东北山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其它南方山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314-2004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程SY5857-93地震勘探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SY/T6386-1999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Q/SHO001-2005陆上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格式3任务确定根据区域概查、区域普查、地震详查、地震精查等不同勘探阶段的要求,勘探部署方应组织人员确定地质目标,并对分辨率、信噪比等指标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在确定可行的基础上,完成地质设计,下达任务书,其内容包括地质任务、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勘探工作量、二维地震测网密度或三维CDP网格大小、施工期限、资料采集和处理要求、资料解释目标等。4采集技术设计4.1资料准备4.1.1地理资料4.1.1.1自然地理资料:地形起伏、地形海拔、河流、湖泊、动植物分布、地表覆盖物类型及分布区域。4.1.1.2人文地理资料:行政区划、居民点分布、工农业建筑和设施、农业状况、林业状况、牧业状况、渔业状况、公路和铁路交通状况、电力和通信设施、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军事要地、民族风俗、地方病的特点等。4.1.2气象资料:总体气候特点、雷雨天气特点、海拔与气候关系、洪水期、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特点等。4.1.3测绘资料:地形图、地面地质图、卫星遥感数据和图片、交通图、GPS网、三角点成果、数字地图等。4.1.4地球物理资料:地质任务、大地构造区划,以往的地震勘探试验资料、地震采集与处理解释报告及附图、以及典型的单炮数据和地震剖面,带有测线位置的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图,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VSP)资料,表层结构原始数据和成果资料,干扰波调查资料,地震波的层速度、均方根速度、平均速度,主要目的层深度、反射时间、各目的层倾角与倾向、反射波频率,邻近二维工区测线分布特点,邻近三维工区的边界、观测系统参数、面元属性、处理与解释报告、SPS成果等资料。Q/SH0027-200624.1.5钻井地质资料:构造单元、构造特征、地层、岩性、主要探井分布范围、主要探井综合完井图、油气水资料、地质分层数据等。4.1.6特殊工程的管理资料:防洪大坝、护河堤、古建筑、煤矿、防空洞、隧道等工程的有关安全、环保的特别管理规定等。4.1.7其它资料: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用户要求等。4.2工区踏勘4.2.1根据地震勘探的工区地面范围,对野外地形、地表条件、三角点分布情况进行踏勘。4.2.2对工区内难以施工的河流、水库、工矿、城镇、主要陡崖、深谷及自然保护区等边界进行实测,用以指导室内设计;军事设施边界的确定应与有关方面协调。4.2.3详细了解工区地形起伏、河流水系分布、交通、气候、农作物分布、地下管线、铁路、隧道、煤矿、高压输电线、森林覆盖区、保护区、无人区分布范围等情况。4.2.4了解工区内地表出露地层分布情况、出露地层岩性及含水性,对表层岩性进行初步的分区,初步掌握钻井激发、检波器接收条件。4.2.5踏勘结束后应及时完成踏勘报告的编写和踏勘草图的绘制。4.3采集参数计算与选择采集参数的确定应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以试验和方法论证结果为依据;条件具备的,应通过模型正、反演计算加以验证。二维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包括:道距、覆盖次数、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延长附加段等。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包括:面元边长、道距、纵向覆盖次数、横向覆盖次数、总覆盖次数、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最大非纵距、偏移孔径、覆盖次数渐减带、接收线距等。4.3.1最高频率(maxF)根据不同的垂向分辨率要求,确定出需要保护的最高频率maxF。考虑垂向分辨地层厚度时,需要保护的最高频率可用式(1)计算:dvF4intmax=………………………………(1)一般情况下:fF2max=………………………………(2)式中:maxF——需要保护的目的层地震反射波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f——目的层地震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d——要分辨的目的层垂向厚度,单位为米(m);intv——上覆层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4.3.2共中心点(CMP)面元大小4.3.2.1为防止出现采样假频,地下CMP面元大小应满足空间采样的要求。a)纵测线方向面元大小按式(3)计算:xb≤ixrmssin4maxϕFv………………………………(3)b)横测线方向面元大小按式(4)计算:式中:yx,bb——纵、横测线方向CMP面元尺寸,单位为米(m);Q/SH0027-20063ixϕ——纵测线方向上目的层的视倾角,单位为度(°);yiϕ——横测线方向上目的层的视倾角,单位为度(°);rmsv——均方根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4.3.2.2为了获得好的横向分辨率面元边长,在偏移前,两个绕射的距离如果小于第一菲涅耳带直径,它们不可分辨;偏移后,两个绕射的距离如果小于最高频率的一个空间波长,则不可分辨。由于最高频率难以测定,一般优势频率的波长取两个样点,得到满足良好的横向分辨率的面元边长D的经验公式:D≤domint2FV………………………………(4)式中:D——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intV——目的层上覆层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domF——反射波的优势频率,单位为赫兹(Hz)。4.3.2.3目标尺度a)在信噪比高、构造较简单的地区,面元边长=目标尺度/4;b)在低小幅度构造发育、储集体横向特征变化显著、微小断裂有待落实等复杂区块,面元边长=目标尺度/10。4.3.2.4为便于资料处理和图件制作,一般情况下yb值可取xb值的整倍数。4.3.3道距4.3.3.1道距的选择应满足空间采样要求,防止出现假频。不存在相干干扰时:Δx≤ϕsin2maxrmsFV………………………………(5)存在相干干扰时:Δx≤ϕsin4maxrmsFV………………………………(6)式中:Δx——道间距,单位为米(m);rmsV——均方根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ϕ——地层视倾角,单位为度(°);maxF——反射波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4.3.3.2在三维工区通常情况下道距是纵向面元边长的二倍,CMP点距和面元边长相同。x2bΔx=………………………………(7)4.3.4炮检距4.3.4.1炮检距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目的层深度、动校正拉伸、速度分析精度、反射系数的稳定等诸多因素。4.3.4.2最小炮检距minX的选择应以得好浅层资料为原则。4.3.4.3最大炮检距maxX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近似等于最深目的层的深度Q/SH0027-20064一般情况下:maxX≤ih………………………………(8)或maxX≤iitan2θh………………………………(9)式中:iθ——目的层的地震波入射角(小于或等于26°),单位为度(°);ih——第i层地层的深度,单位为米(m)。b)主要目的层应避开直达波的干涉;c)主要目的层应避开初至折射波的干涉;d)应小于深层临界折射距离;e)应满足速度分析精度的要求,如下式:220max112ΔV)/(V/VΔΔTtX−−=……………………(10)式中:maxX——炮检距离,单位为米(m);0t——相应X的反射时,单位为秒(s);V——0t时刻的均方根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ΔV——要分辨的速度变化量或允许的速度误差,单位为米每秒(m/s),一般取ΔV/V=3%~4%;ΔΔT——分辨ΔV所需要的最小动校正变化量,即正常时差可达到的精度,一般取0.03s~0.04s。f)满足动校正拉伸对分辨率的要求:动校正拉伸,会使信号波形畸变,畸变达到一定程度,叠加时应把它切除掉。炮检距越大,动校正拉伸越大。22022VTXA=………………………………(11)式中:A——动校正拉伸率,%;X——炮检距离,单位为米(m);0T——相应X的反射时;V——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g)应防止道集内的离散距增大。离散距应小于第一菲涅尔带的半径:D≤ϕsin4a02VtX………………………………(12)式中:D——离散距,单位为米(m);X——炮检距离,单位为(m);0t——相应X的反射时,单位为秒(s);aV——迭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ϕ——地层倾角,单位为度(°)。h)应满足消除多次波的要求;Q/SH0027-20065i)应大于AVO分析所需的炮检距;j)要借鉴以往最大炮检距的实际试验资料,包括炮集记录及叠加剖面等选取最大炮检距。4.3.5最大非纵距炮检方位角应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构造特点、目前的处理能力和仪器设备能力等综合考虑来选择,最大非纵距限定值maxY按式(13)计算:maxY≤t0rms2sinδtψv′………………………………(13)Tδ81t=………………………………(14)式中:maxY——最大非纵距限定值,单位为米(m);ψ——目的层真倾角,单位为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