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业创业教育与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党的“十六大”及时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育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思考并实践。全面了解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现实要求及青少年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一项重要与紧迫的任务。一、“三峰叠加”的就业形势与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人口总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总劳动力人口约占世界总劳动力人口的26%,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优先考虑为众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与再就业工作面临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劳动力参与率维持较高水平(2000年为57.2%),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数逐年递增,但总体素质仍然较低,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同时,劳动力需求量进一步下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能力在减弱,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继续下降(2001年同比减少4.1%),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升高,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中国就业问题日益呈现出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总量性矛盾、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就业的难题。当今中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已在中国打响。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走上岗位,服务社会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方向的重要标准。因此,对紧迫的就业形势的清晰认识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1、城镇就业岗位日益紧张,学生就业渠道日趋多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2003年我国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①这表明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峰逼近的背景下,我国既不能以弱化传统产业来实现信息化,也不能待工业化完成之后再过渡到信息化。因此,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将成①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02-262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先导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自动化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将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一方面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0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2003年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减少。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下岗人员增多,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就业的压力。2003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60万人,从需求方面来看,就业弹性的下降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渐少(如下表)。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呈明显的上升状态,分别为3.1%、3.6%、4.0%和4.3%,而政府对下一年失业率的调控目标,也一再相应放宽,分别为3.6%、4.0%、4.5%和4.7%。这些指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逐年攀升的登记失业率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了城镇就业岗位的紧张形势。2001年第三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项目人数(万人)增减数量(万人)增减比例(%)国有单位7953-474.5-5.63集体单位1424.8-201.2-12.37其他1989.8190.810.61合计11367.6-484.9-4.0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与此同时,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集中表现在一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又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在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而高级工和高级管理人员则明显不足。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亟待缓解。面临紧迫的城镇就业形势,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如何顺利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学校教育改革密切关注的问题。以往单一的就业方式和途径正在逐渐改变。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才能更使学生主动、顺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并积极开辟新的就业领域,进而有效促进全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2、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城镇化是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城镇文明转变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农村的城镇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程度却只达到36.2%,比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3这与加速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时代要求是极不适应的。“从2001年到2020年,中国将出现一次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的确立以及当前各项政策措施的调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经历一个迅速的追赶过程。”①目前我国13亿人口,有8亿住在农村。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要进入城市,转移到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工作,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此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这相当于“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87%和35.71%。事实上,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要求看,5年转出4000万剩余劳动力还是远远不充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研究员预测:我国在未来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内,每年需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只有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其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致激化。②而目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势依然很严峻,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数巨大,8亿多农村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4.98亿。“全国现有耕地19.23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亿”。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范围流动,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城镇现有就业岗位机会的争夺。我国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很低、生活条件很差、教育程度低下,因此无法满足城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要求。农村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积极的教育改革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提高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已经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农村教育只有让学生全面了解城镇生活,认识丰富的职业世界,树立就业与创业的意识,才能更顺利地走向城镇,更主动地适应紧迫的就业形势。3、新增劳动力源源不断涌进就业市场,学校教育面临改革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据有关统计,2001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万人,2002年达到1400万人;按劳动参与率70%计算,2001年新增劳动力800万人,2002年近1000万人。“十五”期间,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②人民网《专家:我国就业岗位成为最稀缺资源》,2002-04-05③程冬民鲁国宏:《略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我国新生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升至锋值,达到4650万人。①最近每年增加劳动力达1400万人,扣除因离退休而退出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劳动力净增供给量也是相当惊人的。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0年左右。1995—2030年我国劳动力总供给量单位:百万人年份1995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总人口12251292134413921441148415151532法定劳动年龄人口733.8777.9828.9853.9877.4868.8839.9816.6上表说明“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力年均增加量为882万人;“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总供给量将增加5100万人,年均增加量为1020万人;到2015年,劳动力总供给量将增加2350万人,年均增加量为1470万人;2020年左右,劳动力供给将呈负增长。②从新增劳动力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2003年是近几年新增劳动力最多的一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300多万,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的时间。这必将加重就业市场的消化能力。当大量的劳动力人口面对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时,必然引发大规模的就业战争。打赢这场就业战争,教育责无旁贷。怎样使学生了解产业的发展形势,体验丰富变幻的职业生活,主动地迎接就业与创业的挑战,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予以关注的重大问题。从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任务。二、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学校教育主要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这项职能首先会集中反映在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有关情况与问题正是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办学方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问题相比,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而每年的新增劳动力,正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把毕业生的出路与去向问题挂在心上。1、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要求世纪之交,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高等教育总规模约为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这即意味着越①有关数据参考胡鞍钢、程韵新:《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2002年版。②蒲晓红《我国失业现象的长期性和严峻性》,《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1)。5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这就为延缓和推迟社会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时间、增加他们的就业优势做出了大贡献。显然,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高校扩招已经成为教育培训发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作用的积极应对政策。但是,新增劳动力迟早要走上劳动岗位,其中已经有效延缓了就业时间并具备了就业优势的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首先成为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各方面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以及社会的稳定与进步。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也是历史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总数比2002年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2%。同时,社会需求没有明显增加,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较大。经过多方努力,截止2003年7月,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7%。其中:——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对学历层次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供需比约为1:2.5,明显供不应求;而对本科生的供需比为1:1.3,也大体持平。——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专业需求分布来看,需求数量较多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市场营销等;需求数量较少的专业有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农学等。——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区域流向分析,东部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在吸纳毕业生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企事业单位需求分布来看,200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委院校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三资企业和考研出国的毕业生占总数的70%。而这其中,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三资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重头,大约各占20%左右,可谓“三分天下”。①这里特别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