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岗位危害识别过程与技巧XXXXXXXXXXXXXX五.风险控制要求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二.危害因素分类一.目的及原则主要内容六.文件变更XXXXXXXX一、目的与原则目的: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避风险预防与事故处理的能力,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原则:岗位危害识别必须由站队第一负责人组织、全员参与;危害识别要以岗位操作员工为主,评价小组专业引导;风险评价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岗位员工参与。XXXXXXXX二、危害因素分类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及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6类2、按“事故类别”原因分为16类3、按管道完整性的22种风险进行管道风险识别危害因素分为以下三类:XXXXXXXX2.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为六类二、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心理、生理性危险行为性危险其他危险XXXXXXXX2.2按照事故类别分为十六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伤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二、危害因素分类XXXXXXXX二、危害因素分类与时间有关的危害(三类)固有因素(三类)与时间无关的危害(三类)1)外腐蚀管有关的缺陷:4)管体焊缝缺陷5)管体缺陷第三方、机械损坏:14)甲方、乙方或第三方造成的损坏15)以前损伤的管子(滞后性失效)16)故意破坏2)内腐蚀与焊接、制造有关的缺陷:6)管体环焊缝缺陷7)制造焊缝缺陷8)折皱弯头或折皱9)螺纹磨损、管子破损、管接头损坏误操作:17)操作程序不正确3)应力腐蚀开裂与控制设备因素:10)环形垫片损坏11)控制、泄压设备故障12)密封、填料失效13)其他与天气有关的因素和外力因素:18)天气过冷19)雷击20)暴雨或洪水21)土体移动22)未知因素在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多种危险(即在同一管段上同时发生一个以上的危险)的相互作用。2.3管道完整性管理风险因素识别与划分国际管道研究委员会(PRCI)把管道风险划分为9大类,22种风险因素。XXXXXXXXC风险验证成立危害识别评价小组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XXXXXXXX整理已完成PHA分析报告中识别出的风险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岗位说明书、规章制度、巡检卡、安全工作贯例及通用安全标准、法律法规等文件收集整理已识别过的风险危害及与本岗位相关的危害识别信息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危害识别指导文件3.2收集文件XXXXXXXX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文件收集完成后,危害识别评价小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重新梳理,整理出适合的相关文件。要求:小组成员要具备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及相关规章制度。3.2梳理文件XXXXXXXX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对引导文件的每一步骤进行分解,对每一动作从五方面进行识别人机管环料3.3识别范围XXXXXXXX工作安全分析法(JSA)专家打分法工艺安全分析法(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3.4识别方法XXXXXXXX人员的伤害生产上的损失(1)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忽视使用或佩戴劳保用品;(2)处于不安全的位置或不安全的操作姿势;(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地使用设备;(4)工作在运行中或有危险的设备场所;(5)能力上的不足:操作技能欠缺。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产生的后果环境的破坏工艺设备的损坏人的原因3.5识别步骤XXXXXXXX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2)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机具对设备本身的损坏。人员的伤害生产上的损失产生的后果环境的破坏工艺设备的损坏机的原因3.5识别步骤XXXXXXXX1)危险物料的MSDS(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不熟悉;2)危险化学反应矩阵;3)物料的贮存、搬运及使用不当。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人员的伤害生产上的损失产生的后果环境的破坏工艺设备的损坏料的原因3.5识别步骤XXXXXXXX一是对工作环境及周边环境带来危害,二是周边环境对作业环境带来限制。三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四是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五是属地区域内发生的非工作状态下的事故、事件的危害。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人员的伤害生产上的损失产生的后果环境的破坏工艺设备的损坏环的原因3.5识别步骤XXXXXXXX1)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2)技术和设计有缺陷;3)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缺陷。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管理上的缺失生产过程得不到良好的受控产生的后果制约了员工安全技能的提升管的原因3.5识别步骤XXXXXXXX三、岗位危害识别过程3.6岗位危害识别工具表识别场所:识别时间:识别类别序号危害因素类别识别因素发生原因危险源点控制措施辨识方法人机料环管XXXXXXXX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设备本身、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判断。定量评价是对系统中固定的或者潜在的特定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危险等级。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种:风险评估矩阵法和LEC法。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1风险评价XXXXXXXX风险评估矩阵对照表后果评估矩阵(C)可能性评估矩阵(F)风险分数的解释(I-IV)改进建议C-1轻微的F-1极不可能I不能容忍的必须改进C-2中等的F-2一般不可能II不希望发生需要改进C-3较严重的F-3可能III有条件的容忍检查控制措施是否足够C-4灾难性的F-4很可能IV可以容忍不需要改进4.2常用风险评价介绍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2.1风险评价指数矩阵XXXXXXXX通过对辨识出的危害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是否应当提出整改建议。使用风险评估矩阵,结合后果严重性和发生可能性,评估出一个最终的风险等级。F-4IVIIIIF-3IVIIIIIIF-2IVIVIIIIIF-1IVIVIVIIIC-1C-2C-3C-44.2常用风险评价介绍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2.2风险评价指数矩阵XXXXXXXX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用于评价员工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对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美国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也越大。4.2常用风险评价介绍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2.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XXXXXXXX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事故产生的后果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40灾难的,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暴露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每年几次暴露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1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0.1实际不可能0-1伤害很小4.2常用风险评价介绍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2.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XXXXXXXX分数值(D=L×E×C)危险性程度风险级别是否需进一步分析320极其危险,不能作业一级风险需进一步分析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59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二级风险可以进一步分析20-69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三级风险不需进一步分析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4.2常用风险评价介绍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2.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XXXXXXXX4.2常用风险评价方法介绍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4.2.6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工具识别场所:识别时间:识别类别序号危害因素类别识别因素发生原因风险源点控制措施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是否需要编制预案严重性(C)可能性(F)风险等级(I-IV)人机料环管XXXXXXXX对于识别出的风险,应由岗位危害识别评价小组进行评估,评价小组要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岗位员工全程参与评估。评价小组要结合实际评估出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的最终值。四、危害有害因素识别4.2.7危害识别评价4.2常用风险评价方法介绍XXXXXXXX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需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必需建立完善的控制措施一级风险二级以上风险三级以下风险五、风险控制要求XXXXXXXX验证原有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及适宜性验证制度的缺失情况对应识别清单和风险等级梳理原有的制度5.1风险控制验证五、风险控制要求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XXXXXXXX5.2验证的两种方法应急预案演练梳理规章制度对于编制的应急预案每年要定期进行演练,以检验预案的编制是否与实际适合及时对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岗位说明书、规章制度、巡检卡、确认卡及安全工作贯例等文件进行评估,评估其适用性五、风险控制要求XXXXXXXX六、文件变更依据评价结果,需对相应的文件进行变更,变更的主要内容有梳理并修订规章制度修改两书一表不适合项编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修改操作规程及其它不适合文件6.1修改文件XXXXXXXX文件变更后,组织全员对新文件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对控制手段、控制措施的掌握程度培训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对员工进行培训6.2培训六、文件变更对在岗位工进行重复性培训XXXXXXXX通过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及对规章制度的梳理,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及时修订各相关文件,对在岗员工每年要进行重复性培训,岗位危害识别工作的开展,要严格按照此方案实施6.3持续改进六、文件变更XXXXXXXX各站队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岗位危害识别非常规性作业及临时性承包商,按照此办法开展危害识别工作工艺变更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后应及时开展识别工作1236.4相关要求六、文件变更XXXXXXXX审查改善检查纠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改善计划维持管理持续改进风险是否可承受是否PLANDOCHECK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及持续改进遵循PDCA循环的过程。总结XXXXXXXX123对站库管理上的缺失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站库风险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辨识,危害因素识别更加全面具体。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原有基础上,引入关键的引导词,用JSA、PHA、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影响及专家打等方法进行识别,改变了以往头脑风暴单一的辨识方法。对站库管理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入,岗位危害识别的应用在全员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升华。员工意识方面取得的效果XXXXXXXX岗位危害识别统计取得的效果83203254381816128102010年识别出风险196个2011年识别出风险408个70XXXXXXXX文件变更情况统计取得的效果变更文件297个,已完成文件修订197个,其余正在修订末站:变更8个,正在修订中集输站:变更20个,已完成修订管道队:变更88个,已完成修订供气队:变更6个,已修订4个牙哈装车站:变更171个,已修订83个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