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梦回繁华》优秀教案范文初中语文《梦回繁华》优秀教案范例教学目标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2.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清明上河图》的特点。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按总分总的方式,运用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二)初读课文预习与交流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汴梁(biàn)题跋(bá)绢本(juàn)翰林(hàn)田畴(chóu)料峭(qiào)簇拥(cù)漕运(cáo)舳舻(zhúlú)沉檀(tán)摄取(shè)遒劲(qiú)摩肩接踵(zhǒng)络绎不绝(yì)2.作者简介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3.背景链接《清明上河图》系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此画距今近900多年的历史。图中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俗民情。《清明上河图》画心高25.5cm、长525cm,作者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全图,主要描绘对象是市井百姓,这在宋朝是十分少见的,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画中细致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三)精读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交流点拨】写到了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写到了绘画题材的拓展。写这些,即紧扣文题,又自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2.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它的?【交流点拨】从三个方面介绍:(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作画时间。(2)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3)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二)整体感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写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写到了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写到了绘画题材的拓展。写这些,即紧扣文题,又自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2.第3段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比喻。把《清明上河图》比喻为“一部乐章”,把画面开卷处比喻为慢板、柔板,把画面中段比喻为快板、紧板,把后段比喻为尾声,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说明。(四)研读。深层探究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的?【交流点拨】画面开卷处汴京近郊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由此可见作者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2.在说明画面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时,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①举例子。以“巨大的漕船”“宏敞的拱桥”“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的漕船”三个事物为例,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画面中段的景象。②打比方。说明“宏敞的拱桥”时,说它“结构精美,宛如飞虹”,形象地说明了拱桥的形态和气势。③摹状貌。对“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的漕船”的细节描绘,形象地再现了画面内容,使读者如同看见了画作一般。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介绍了画面的内容,突出了画面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3.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交流点拨】(1)艺术价值: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2)史学价值: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为12世纪中期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重要的形象资料。(五)课堂小结。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古代生活丰富的想象,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把它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