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被压扁的沙子》优秀教案范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被压扁的沙子》优秀教案范例初中语文《被压扁的沙子》优秀教案范文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思路。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2、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难点: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二)初读课文自学检测作者简介: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生字词:骨骼(gé)漂移(piāo)地壳(qiào)深渊(yuān)驮着(tuó)岛屿链(yǔliàn)两栖(qī)铱(yī)潮汐(xī)硅(guī)追溯(sù)褶皱(zhězhòu)劫难(jié)鸟臀目(tún)蟾蜍(chánchú)衍射(y?n)携带(xié)词语解释:1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2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3劫难:灾难。4致密:细致精密。5追溯:逆流而上,向河江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6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定破绽。(三)精读课本,贯通全文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明确: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龙。2、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3、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因而产生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说”在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推论出来的?请仔细阅读,圈点勾画找出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得出结论的过程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快速准确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所以说,圈点勾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组讨论,与周围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信息,并交流观点,让同学明白得出结论的原因及过程[请几名同学展示]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边总结边板书):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四)细读课文再读课文,思考: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讨论明确: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③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④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⑤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⑥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行文思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这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五)研读。顺意品言同学们对逻辑顺序有了基本认识,可是将深奥的事理由浅入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需要缜密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语言这个有效的交流工具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基本能力。1、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句话:(1)这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2)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有“也许”跟没有“也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点拨:“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是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客观事实,还是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测得出结论如果去掉“也许”,句子意思就成了一个科学的判断,与客观事实不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掉“也许”,句意过于绝对化,与客观事实不符)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应用,却足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了2、请看这两句话:(1)如果在850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2)如果在大约10000C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左右,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像(2)一样,把表示温度和时间的词换成不确定的大约数字,行不行?(点拨:不行因为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温度和时间是推测出来的,还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数字必须采用经过科学验证后确定的数字,数字的运用同样可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拓展延伸阿西莫夫除了这篇文章提到恐龙灭绝的问题,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龙无处不在》也与恐龙灭绝有关,《恐龙无处不在》跟《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异同点?请大家阅读《恐龙无处不在》,就两文异同点互相交流。(若时间充足,请大家齐读《恐龙无处不在》的第一句话,提示他们:生活中一些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存在着内在联系,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你肯定会有独到的发现)教师小结说明文语言特点是这一特殊文体必须掌握和品析的,因此,我用命题形式直观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以求达到印象深刻。布置作业寻找《恐龙无处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可以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科学结论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