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促进就业创业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疆就业问题与就业政策2013年5月•一、就业内涵和外延•二、就业法律•三、现行积极就业政策一、几个重要概念•就业•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16—6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简而言之,就业就是有劳动、有收入。•就业形式•根据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不同结合方式,就业形式主要划分: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境外就业。灵活就业•第一种类型指“临时工”、季节工、劳务工、小时工、派遣工等;•第二类是新职业如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第三类是独立服务型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等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比如工作转换等),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没有浪费现象。•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2012年中国GDP52万亿元。财政收入11.72万亿元。网民5.64亿人。手机用户11.12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03.2部/百人。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国内出游人数29.6亿人次,国内居民出境人数8318万人次。•十六大——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十七大——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十八大——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失业概念。•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主要包括初次失业人员和就业转失业人员。•收入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上,视为充分就业;收入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视为不充分就业;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视为失业。•失业类型•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自愿失业•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城镇调查从业人数+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就业弹性•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自变量可以是国民收入指标、消费指标、投资指标等。•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1,说明就业量随着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增长;就业弹性〈或=0,说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创造就业岗位,甚至减少了就业岗位。就业重点群体•从全国,13.54亿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9.37亿;就业人口7.67亿人;城镇人口7.12亿人。•从新疆,常住人口为2208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965万人;就业人口953万;城镇人口961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的四条主要渠道:单位就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政府开发公益岗位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四大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促进经济增长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国际收支状况: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就业工作定位“九五”——就业适应经济发展“十五”——就业与经济良性互动“十一五”——就业放到突出位置“十二五”——就业优先目标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不断提升•2002年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就业是民生之本。•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业也是安国之策。•2009年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就业是件大事,在中国更是天大的事。•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2012年党的十八大: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民生十大问题:就业、分配、社保——基础性教育、医疗、住房——发展性生产、环境、社会安全—可持续性文化需求——更高层次就业优先战略在“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背景下提出。(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理顺民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理顺就业与其他项目的关系。•就业资金、就业项目、就业服务、就业政策向基层倾斜中央财政就业专项资金单位:亿元4454234334202522381098342209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就业形势•全球就业形势: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失业率普遍增加。青年就业是“重灾区”。超过7500万人。•全国就业形势: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相互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中国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劳动力总量约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四分之一年度城镇就业供求单位:万人“十二五”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十二五”年度城镇就业供求情况单位:万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矛盾凸现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101106117145631212252338413495559611100200300400500600700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不减农村劳动力有关情况(2007年)单位:亿0.851.51.21.4进城务工农村者就近就地就业农业劳动力农业富余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问题突出。就业难、招工难并存。•新生代农民工:89%基本不会农活,75%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人均年换工作0.45次,50%以上是由于环境和闲暇。•局部地区、行业、时间内招工难。•一线普工短缺。•企业用工难的矛盾已成为常态新疆当前就业形势•就业难度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质量不高•就业能力不强•就业观念滞后•今年就业面临新情况二、就业法律•就业促进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胡锦涛主席签署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是一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是我国就业领域首部基本法;•是基于中国国情着力于解决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问题,规范和指导走有中国特色就业促进道路的工作总纲;•是中国就业工作由政策时代迈向法制时代的重要标志。就业促进法•一、《就业促进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基本思路•二、《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和亮点•三、就业促进法的主要特点(一)立法背景•一是政治背景。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天大的事,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二是政策背景。1998年基本生活与再就业政策;2002年积极就业政策框架;2005年延伸、扩展、调整和充实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三是实践背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诉求强烈;(三)《就业促进法》的重大意义•1、《就业促进法》是民生之法、和谐之法,奠定了就业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就业;•2、《就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3、《就业促进法》使就业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二)立法基本思路•一是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关于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二是注重解决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关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四是妥善处理就业促进法与其他有关法律的关系。(三)《就业促进法》的重大意义•1、《就业促进法》是民生之法、和谐之法,奠定了就业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就业;•2、《就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3、《就业促进法》使就业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二、《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和亮点•九章六十九条•内容:政府职责、工作方针和机制、政策支持、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九个方面。《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大责任、五项制度、十大政策。简称“1、1、6、5、10”(一)一个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二)一面旗帜。•高举公平就业旗帜,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规定残疾人、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等群体享有与其他劳动者平等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实施就业歧视。•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六大责任•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四)五项制度•加强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加强对劳动者工作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加强对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及预防制度。(五)促进就业十大政策•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与就业统筹协调的产业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贸易政策: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财政政策:加大投入、安排就业专项资金,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税费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和扶持劳动者就业税收政策、个体经营免收费政策。•金融政策:中小企业融资。小额信贷。•区域政策:发展区域经济,鼓励区域协作,协调均衡增长,支持民族地区•实行群体统筹就业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失业保险制度、灵活就业社会保险政策;其他相关法律。•公平就业政策:•就业援助政策:援助制度。公益性岗位。残疾人特别扶助。零就业家庭《就业促进法》八大亮点:•1、公平就业•2、政府目标责任制•3、协调机制•4、专项资金•5、人力资源市场•6、公共就业服务•7、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8、预备制培训三、就业促进法的主要特点•现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扩大就业机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再就业;改进就业服务和强化职业培训;开展失业调控,加强就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现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核心内容是: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援助就业困难对象;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灵活就业。就业促进法的主要特点•(一)巩固了积极就业政策的法律地位•(二)完善了积极就业政策的体系框架•(三)丰富了积极就业政策的内容•(四)发展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一)巩固了积极就业政策法律地位•明确了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地位并法律化:将积极的就业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将现行行之有效的所有政策内容全部纳入法律规范,从整体上巩固了现行政策,为长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奠定了法律基础。(二)完善了积极就业政策的体系框架•提出了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金融、贸易、产业、投资、区域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等。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就业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与现行政策相比,不仅政策体系更加完整,而且突出了促进就业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三)丰富了积极就业政策的内容•一是在税收政策方面,扩大了企业的类型范围,扩大了人员对象范围。•二是在小额信贷政策方面,将人员范围扩大到了自主创业人员。•三是在资金政策方面,明确了建立就业专项资金。•四是在就业援助方面,除就业困难人员外,增加了零就业家庭的内容。(四)发展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是政策体系上,进一步注重政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二是政策导向上,进一步注重公平就业和统筹就业。•三是政策重点上,建立市场就业机制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四是政策执行上,进一步注重落实政策的法律责任。(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2011年12月1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12年2月1日起施行。•7章52条。•主要特点•突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责任•发挥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加大就业支持(财政保障、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特殊群体)•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24小时就业)•加强处罚力度三、新疆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就业政策,指政府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1 / 1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