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刚才,XX同志全面回顾总结了2022年科技工作,对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XX市、XX高新区、市农科院、华银科技、科技人才代表XX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对大家都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克难奋进,扎实推进全市科技事业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实现了“十四五”稳健开局。一是主要创新指标创新高。X项省考指标多数增幅在XXX%以上,实现了纵向大幅提升目标,特别是技术交易合同总金额达到XXXX亿元,较上年增长XXX%;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为XXXX%,排名全省第X。二是创新主体培育破记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XX家,净增XX家,为历史最多;获批2022年XX省瞪羚(潜在)企业X家,实现零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XXX家,增幅达XXX%,排名全省第X位、XX省第一,数量和增幅均实现新突破。三是科技创新成果获丰收。登记省级科技成果XX项,有X项科技成果拟获得省政府表彰奖励;在第六届XX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包揽两项冠军;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暨XX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X项三等奖。四是创新平台建设见实效。X科技与XX交通大学在X原建立了XX省液流储能创新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共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XX中药材试验示范站;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个;获批农业农村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家,获批数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另外,各县(市、区)科技工作亮点纷呈、捷报频传,XX市技术交易合同总金额近亿元,位列全市第一;XX、XX县分别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XX理工大学XX科技成果交流中心建成落地;XX高新区在全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三;XX高新区在17个省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8位。成就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新一轮机构改革后,一些县(市、区)没有真正把科技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中,导致县域科技工作进步不平衡,科技水平、工作成效差异较大。二是研发投入不足。全市研发投入强度为XXXX%,是XX市1.4%的XX%、全省2.42%的23.1%;XX、XX、紫阳、岚皋县(区)去年研发投入强度完成值未完成年度任务。三是创新主体乏力。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XXX%,多数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号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2022年以来,总书记3次来XX考察分别对科技创新提出要求,要求XX“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就必须深刻认识科技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引领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必须深刻领会创新在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首要位置和重要作用,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省委、省政府都提出了一系列贯彻落实意见和具体推进措施,我们要抓好落实。去年市政府先后召开了5个专题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文罡市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十四五’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实践道路上,XX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来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在全市树立了以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都要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把握好时代赋予我们的大好机遇,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勇立潮头的劲头,扎扎实实干好科技工作,以科技创新实际成效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二、扭住重点,精准发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XX进入“十四五”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今年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XX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要求,加快融入秦创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建设创新平台,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生态,为XX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今年全市科技工作的预期目标是:研发投入强度达到XXX%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XX%以上,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XX项以上、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主导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X项以上,新建科技创新平台X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X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XXX家以上,转化科技成果XX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X亿元以上,全面完成省对市年度目标任务。围绕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四方面重点工作:(一)以更大力度融入秦创原,借智借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XX原是举全省之力开展的一件大事情,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大力参与、积极行动,加快已有政策的兑现落实,积极探索制定新的政策,把XX原作为推进创新驱动、提高科技水平、带动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补齐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秦创原XX创新促进中心省上已经批准成立,要尽快充实人员组成专班,强力推进工作落实。积极筹备召开融入XX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推进融入秦创原建设工作。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按照“一园四基地”(创新创业飞地孵化园、科技创新产业联合基地、科学技术研发攻关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尖端人才培训基地)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创新飞地孵化园建设;启动建设秦创原(XX)科技资源统筹共享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省市互联互通线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二)着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活跃,发展才有持久动力。要制定更多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通过企业个体的成长和群体的壮大,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要支持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用力量组建5个以上创新联合体,鼓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形成以创新提高效益、以效益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要持续深化50个市级部门“一对一”包联50家重点科技型企业工作机制,各包联部门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企业所在县(市、区)要主动帮助包联部门开展好各项帮扶工作,包联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帮扶效果,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强带动的创新平台,积蓄创新策源动能,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引擎加速”行动计划,高质量推动XX高新区围绕“高、精、尖”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确保综合排名稳中有升;XX高新区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苏XX捷明乐科创园建设,对标建设省级一流高新区。要全面推进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XX、XX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XX中药材试验示范站,提升XX理工大学XX科技成果交流中心服务水平,新建各类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个以上创新平台,加快推进XX学院大学科技园建设。要不断加强基层科技赋能,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以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完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引导科技计划向基层倾斜,科技人才向基层聚集,科学技术向基层推广,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完善科技管理机制,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减少对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直接干预,减少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积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把大家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持续健全科技评价机制,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改革,努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要探索建立动态评价机制,继续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要加强科研诚信和监管机制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切实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要深化产才融合,围绕我市11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把人才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科技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科技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各行业、各系统都有科技工作,没有例外,科技工作必须整体联动、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一是强化配合协作。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研究、推动科技工作,为科技工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深刻认识科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把懂科技作为基本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态,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专业化能力。科技主管部门要聚焦主责主业,紧跟科技发展新动态、新方向、新特点,做好政策引导、载体建设、产业培育、科技服务等工作。科协要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为科技工作者服好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好务。发改、教体、工信、财政、人社、金融等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维,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形成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切实加大投入。没有长期稳定的投入作支撑,就不会有持续性的科技创新活动。要用好中省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研究制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政策,撬动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投入。要积极争取“秦创原”天使基金、成长基金和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用活用好XX两支科技基金,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引导投资与市场化风险投资联动投融资机制,推进“天使投”“风投”“创投”“产投”等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要积极探索加大科技投入的有效形式,切实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投入、企业主体投入、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加强督导考核。2022年省对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创新驱动指标占比增加至9项指标,占指标总数14%,所占权重7.9583%,考核指标数量、考核分值权重在省对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中均排在前三位,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同时,对我们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今年,我们必须提前谋划,高位起步,及时监测考核指标运行情况,及时分析和研判科技创新工作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弥补欠账和短板。要根据各县(市、区)不同基础,差异化、精准化分配指标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