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作为一个教别人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然的,教案是教材和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知道如何写常规教案吗?以下是网友整理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1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六、作业:参考资料,少熬夜!1.抄写生字。2.读、背三首诗。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二、吟诵、理解〈望洞庭〉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4.指导背诵《望洞庭》三、吟读、理解《忆江南》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参考资料,少熬夜!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5.指导背诵《忆江南》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参考篇目:《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五、作业: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2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交流资料,了解诗人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参考资料,少熬夜!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4.同桌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7.感情朗读。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2.练习背诵。第二课时回顾内容,谈话入题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初读古诗,整体感受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品读诗句,领悟感情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10.感情朗读。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入情入境,深情朗诵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找寻规律,识记生字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3.学生练写。点评: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3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都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是人对山水的热爱,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独坐敬亭山》描写孤独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诗人刘禹锡描述了美丽的洞庭湖的景色;《忆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写了江南的美好风光。教学目标:1、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教学重点: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知识链接:《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第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课前互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李白图片)认识李白简介。讨论汇报自己对李白了解多少。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幻灯片展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小结从三首诗中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李白,热爱山水的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的李白。再次仔细朗读今天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准备好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