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国旗下的讲话范文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安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一、什么是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肢体欺凌:利用身体动作殴打、踢踹、绊倒等直接攻击他人。财物欺凌: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或索要钱财。网络欺凌:利用互联网等多元网络媒介散播伤害被欺凌者的言论、片或视频等。社交关系欺凌: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欺凌者,使其被排挤在团体之外。言语欺凌:取侮辱性绰号、骂、讥讽、嘲弄、恐吓、用言语刺伤或嘲笑评论别人。二、欺凌的危害1、被欺凌者(1)变得胆怯、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2)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3)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4)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5)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2、欺凌者(1)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2)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3)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危害。3、旁观者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弓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三、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欺负●多运动锻炼让自己更强壮●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树立权威,更加自信●学会幽默和自嘲●及时求助是智慧不是无能●多交朋友,和伙伴同行●远离喜欢欺负人的孩子●远离容易发生欺凌的地点(地下停车场、偏僻的角落、人少的厕所等)四、被欺负后怎么为自己讨回公道1.冷静勇敢:别哭别怕,让自己冷静下来,你的情绪反应正是对方想要的2.厉声阻止:声色俱厉的,出其不意的大声喝止3.适当回击:如对方已经对你有所侵犯,可以用自己的拳头稳准狠地打回去,智慧地打,安全地打,有准备地打4.离开现场:“跑”是保护自己很好的方式5.呼朋唤友:叫朋友来陪伴、保护你6.报告求助:让老师、保安、保洁、家长等可以相信的人来保护、帮助你五、远离网络欺凌●不参与●不旁观●不沉默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暴力,共创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