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五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刘博acliubo@126.com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第五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第一节审计业务约定书第二节计划审计工作第三节重要性第四节审计风险第一节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涵义和作用㈠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涵义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⒈是委托人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及其需要提供合作了解的依据;⒉是委托人鉴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会计师事务所鉴定委托人的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⒊是会计师事务所安排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的依据;⒋是会计师事务所借以评价注册会计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的依据;⒌是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依据。为了规范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以及审计业务的变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实施了《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注册会计师必须严格执行。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一)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会计师事务所在和委托人签约前,首要的工作是使双方对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取得一致的看法。审计业务一般有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专项审计和中期审计等。如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注册会计师就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就无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二)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不仅有助于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还还有利于计划和执行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4)财务会计机构和工作组织;(5)其他与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项。(三)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专业胜任能力会计师事务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执行审计的能力(确定审计小组的关键人员、考虑在审计过程中向外界专家寻求协助的需要和具有必要的时间);二是能否保持独立性;三是保持应有关注的能力。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应当拒绝接受委托。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四)商定审计收费审计收费可采用计件收费和计时收费两种基本方式。在计时收费方式下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评价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以客观反映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价值:(1)专业服务的难度和风险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所需专业人员的数量、水平和经验;(3)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4)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在专业服务得到良好的计划、监督及管理的前提下,通常以合理估计每一专业人员审计工时和适当的小时费用率为基础计算收费。(五)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在注册会计师实施现审计之前,被审计单位应将所有相关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文件准备齐全。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的财会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对注册会计师的询问给予解释,并在适当情况下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如代编某些工作底稿等。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㈠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一般内容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⒉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⒊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⒋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⒌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⒍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⒎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⒏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⒐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⒑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⒒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⒓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⒔违约责任;⒕解决争议的方法;⒖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特殊内容如果情况需要,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列明下列内容:⒈在某些方面对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工作的安排;⒉与审计涉及的内部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其他员工工作的协调;⒊预期向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其他函件或报告;⒋与治理层整体直接沟通;⒌在首次接受审计委托时,对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安排;⒍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需要达成进一步协议的事项。四、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盖章后各持一份,任何一方违约,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㈠集团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时的考虑如果负责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同时负责组成部分财务报表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决定是否与各个组成部分单独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⒈组成部分为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人;⒉是否对组成部分单独出具审计报告;⒊法律法规的规定;⒋母公司、总公司或总部占组成部分的所有权份额;⒌组成部分管理层的独立程度。㈡连续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时的考虑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可以与客户签订长期审计业务约定书,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当考虑重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⒈有迹象表明被审计单位误解审计目标和范围;⒉需要修改约定条款或增加特别条款;⒊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或所有权结构近期发生变动;⒋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化;⒌法律法规的规定;五、审计业务的变更㈠导致被审计单位要求变更业务的原因情况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审计范围存在限制。㈡注册会计师同意审计业务变更后的处理如果变更业务引起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注册会计师应当与被审计单位就新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认为变更业务具有合理的理由,并且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已实施的审计工作也适用于变更后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修改后的业务约定条款出具报告。㈢注册会计师不同意审计业务变更后的处理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当同意变更业务;如果不同意变更业务,被审计单位又不允许继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解除业务约定,并考虑是否有义务向被审计单位董事会或股东会等方面说明解除业务约定的理由。第二节计划审计工作一、计划审计工作的涵义与作用㈠计划审计工作的涵义计划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㈡计划审计工作的作用⒈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重点审计领域,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⒉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⒊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⒋有助于恰当的工作分配、提供指导、监督和复核;⒌有助于协调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工作。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计划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实施了《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应严格执行,做好计划审计工作。二、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与内容初步业务活动是控制及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屏障。㈠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⒈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⒉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⒊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误解。㈡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⒈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⒉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评价独立性。⒊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理解。三、总体审计策略及其制定㈠总体审计策略的涵义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的详略程度,应当随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及该项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变化。㈡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注册会计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审计工作范围;审计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要的沟通;审计方向等事项。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还应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㈢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下列内容:⒈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⒉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⒊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审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⒋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包括预期何时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如何进行复核,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等。四、具体审计计划及其制定总体审计策略一经制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注册会计师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包括:根据《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根据《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的规定,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以及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针对审计业务需要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鉴此,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具体审计计划包括:㈠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具体计划㈡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交易、账户、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具体计划㈢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具体计划㈣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具体计划㈤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针对审计业务需要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具体计划五、计划审计工作时的有关考虑㈠首次接受审计委托的补充考虑㈡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㈢指导、监督与复核㈣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㈤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第三节重要性一、重要性的涵义何谓重要性?《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三条对重要性的表述是:“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理解这一表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⒈重要性判断取决于具体环境;⒉重要性具有错报金额和性质两个特征;⒊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⒋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二、重要性的运用㈠重要性运用的一般要求⒈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⒉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⒊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㈡重要性运用的一般考虑⒈两情形考虑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二:⑴在审计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此时的重要性,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的限度,即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财务报表的错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⑵在审计报告阶段,评价错报影响时。此时的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漏报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经济决策的标志。⒉两标准考虑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在许多情况下,某一项错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反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⑴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⑵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⑶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⑷不期望出现的错报。小金额错报的累计可能会对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