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政地税国资局工作总结范文和2020年工作计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年财政地税国资局工作总结范文和2020年工作计划2022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地税国资部门抓住收入形势较好的契机持续优化收入结构,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和提升财政运行绩效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地支持了县域供给侧改革和示范点建设。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88.4亿元,增长2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72亿元,增长22.5%。全年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55.89亿元,同比增长9.98%,其中,税收收入24亿元,同口径增长13.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1亿元,同比增长25.25%。(一)收入重心更加突出,夯实财政稳固可持续基石一是收入质量并举。积极落实收入征管举措,开展重点税源和当月收入预测分析,税收预测准确率超99%,实现预算执行好于预期,主要财税指标增幅列全市前列。联合国税推动政府层面税源共治工作,搭建协作平台,建立制度体系,7家镇级税源共治办公室挂牌成立。抓住“营改增”后过渡期的政策窗口期,进一步强化收入结构管理,做大做强增值税税源基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7.41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税收占比91.68%。二是调整征管重心。由企业为主向以自然人为主转变,由以发票为主向以资产、资本、资源和个人收入转变,采集自然人信息8万余条,完成2万余户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纳税人信用评价并为纳入个人征信体系做准备。完成“金三”系统涉税基础数据清理5万余条。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率、正确率均达到100%,个人所得税入库5.34亿元。税收风险管理转向自然人、非经营性财产。推进全省实名办税试点,有效促进纳税诚信体系建设。有序做好环保税征收准备工作。三是培植优质财源。努力提高财政筹融资能力,以项目拉动经济增长,拨付政府投资项目资金7.86亿元,其中上级补助1.5亿元。持续发挥亩均税收改革撬动经济转型杠杆作用(今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在对示范点建设经验进行集中报道时,将其喻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重要探索经验),综合评价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评价8600余户次,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近2亿元,企业亩均税收实现大幅提高。结合新一轮县与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和专项发展激励政策,鼓励工业主平台发展、特色小镇创建等,调动发展经济、培植优质财源积极性。开展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提质增效年”活动,完成313户企业重点走访,落实减免3.4亿元。四是聚焦政策争取。抢抓示范点建设的巨大政策优势和体制机遇,认真研究并积极争资源,既提升财政支配总量,又增强服务发展潜力,累计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4.83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亿元支持土地收储和政府收费公路建设;成功争取省国、地税就支持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出台实施意见,确定16项具体举措,赋予我县部分先行先试、创新示范权力,县国地税专门研究形成具体工作方案,并细化量化重点任务36项。(二)职能发挥更加有力,保持助推供给侧改革定力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部署“小升规”企业社保费集中减征、首上规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半征收和失业保险费率下调等降费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制定全县落实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方案,提升政策享受面。取消、暂停、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9项,减免涉企收费1.77亿元。简化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办理流程,由备案类减免统一改成备案管理,绝大部分税收优惠事项直接征前减免,累计减免税(费)6.40亿。二是拓展引导撬动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投资作用,修订完善基金管理办法,强化基金预算管理,简化管理架构和工作流程,已创设基金2个,实际投资项目2个,新签约计划总规模52亿元的子基金4个,投向民用航空等发展前沿行业。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转贷基金金额超过51亿元,“银税互动”活动为161家小微企业提供优惠贷款1.3亿元。三是提振实体经济活力。加快预算执行和上级专项资金下达进度,督促主管部门及时支出,防止国库资金沉淀,累计拨付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28亿元。创新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和管理方式,推行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成功争取省振兴实体经济财政激励资金连续3年每年1亿元,并配套制定资金使用方案。预算安排科技经费2.44亿元激发创新驱动活力,支持促进县域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建设,落实创业贷款担保资金。修订科技创新、全域旅游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等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政策,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对稳增长、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三)财政支出更有温度,增加示范点民生幸福指数加快民生发展类支出进度,累计支出44.92亿元,同比增长20.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75.49%。通过调整资金使用用途等措施累计盘活13.73亿元,推进民生实事工程。一是推动环境生态建设。以推进“四美XX”建设、全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目标,成立全县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保障工作指导组,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5亿元支持各镇环境综合整治。“四美XX”开工项目65个,总投资25亿元,已拨付4.1亿元。安排资金2.8亿元剿灭劣Ⅴ类水。争取省及省以上“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资金等1.59亿元,5个村获批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全年预算安排10.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1.79%。注重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并拟定全县民办学校财政补助实施办法,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生均教育事业费和项目补助,调动社会办学。落实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机制,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全年预算安排公共安全支出4.48亿元,同比增长6.59%。结合我县基层医疗卫生实际和部分人大代表建议,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改革方案,追加资金1000万元用于增强运营能力。三是推进社保体系均等化。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重大疾病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享受同等大病保险报销待遇。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资5211万元,299人获得首批补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县399家单位10301人纳入申报缴纳,5381人通过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综合平台发放养老保险待遇。持续保持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平稳运行,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1140元。四是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奖补工作实现镇(街道)项目全覆盖,扶持方向向经济薄弱村倾斜,申请奖补资金占比超60%。打造大云缪家丰乐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积极推进全省财政支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成立首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定“三权”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三权”金融产品风险保障。针对涉农项目资金多而散等实际,研究探索涉农资金整合,对部分农综项目、小型田间工程等进行系统整合,并加快农业扶持政策修订,精简重构12类30项政策,实现从政策源头到建设项目整合。(四)防控措施更加到位,坚守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一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对2022年以来不规范的融资行为进行清理整改,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投资项目资产清查登记,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和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规范融资平台、PPP、政府购买服务等融资行为,避免产生隐性负债。全部完成债券置换工作,止2022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率下降至81.5%,低于警戒线(100%),提前完成5年化债计划任务。顺利偿还“12XX债”本息2.408亿元。二是防控社保资金风险。实施社保资金置换政府性债务,完成第一笔2500万元债务置换。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实行社保费结算征缴事前、事中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提高财政对基金支持。对以前年度被征地农民转保应划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统一清算划转,确保转保资金按时落实,划转资金14.62亿元,预计我县2022年末基金支付能力将上升到12.18个月。三是推动投融资改革。全力支持全国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和全国工程领域PPP重点城市建设,拟定PPP子基金方案,10个2022年推介项目在洽谈并准备方案编制,4个项目通过方案评审,今年再推介项目14个,2个项目列入省级推荐项目。部署镇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及市场化运作,辅导镇(街道)新成立符合市场模式的县国资控股融资平台7家,完成14家融资平台公司章程修改,取消平台融资审批并由平台公司自主掌控融资计划和规模,遵循融资行为符合市场化规则。调整县级闲置资产处置管理办法,部分国有资产向镇(街道)划转。目前,部分试点镇已完成资产清理,整体有序推进。(五)绩效运行更加重视,增强监管体系整体性能一是提升监督绩效。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财政监督检查模式,成立检查选项委员会,制定检查选项办法,今年审定项目9个。实现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全面转轨。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安排4个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以及15个项目每月实地巡查,并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财政委托概预算审核。绩效自评达到项目全覆盖,部署3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并首次开展对一级政府整体支出评价。拓宽和延伸国企检查宽度和深度,对15家企业资产管理实施专项检查。实行政府采购招标496次,采购金额8.89亿元,节约资金9666万元,节约率9.81%。二是推进财政信息化。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实施全省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和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健全项目支出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体系,实现系统自动编制生成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加大项目精简整合力度,预算工作获全省交流。开发部门预算编制软件,建立单位人员信息基础库和滚动项目库。着手开发绩效目标管理软件,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改变绩效目标申报质量不高和绩效评价指标缺失等问题。全市首批试点运行“政采云”。三是强化乡财管理。全县运行镇(街道)财政业务综合一体化平台,开发乡镇财政收支分析系统,并率先实现省级规范化财政所(局)全覆盖。出台镇(街道)财政管理工作量化绩效考核办法,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优化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获得全省推广。完成新一轮镇(街道)财政体制调整,实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超收分成、欠收赔补”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四是转型国资管理。加快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对涉及企业日常经营部分自定审批备案权限下放至企业,确保企业经营自主权。推动国企逐步退出充分竞争性领域,落实新浙北食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55%国有股权公开处置。出台县级国有集团型企业福利性支出以及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县属集团型企业工资总额等管理办法,更加体现规范管理和绩效激励。加强县级部门在镇(街道)闲置国有资产管理,落实国有房产公开招租审批和备案。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推进僵尸企业注销清算,开展沉淀资金、资产整合重组。针对我县国有公司经营状况和功能定位,部署县级国有集团整合重组,并推行县国有投资有限公司实体化运作。(六)大局意识更加牢固,努力跑出财税管理加速度一是推动“最多跑一次”。全县地税系统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最新清单17主项、83子项,其中58个子项实现“零上门”,71个子项实现即时办结,2022年度全县涉税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达141.8万件,“零上门”办件量占比约92.1%。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落实事项清单梳理和整改,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针对全省地税系统“最多跑一次”第三轮改革清单,从局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到基层税务人员三个层面分级学习培训,落实业务骨干、青年干部分组分块梳理清单项目;通过“金三”系统预生产环境模拟操作每项办税事项,并进行针对性岗位练兵;开展局班子成员体验式督查并形成督查分析报告,以及分局间交叉体验。同时,投入30余万元升级改造窗口设备,增购5台自助办税终端,办事窗口全部调整为综合业务窗口,打造“一窗式”综合办税模式。建立国地税24小时联合自助办税厅,推行“地税专邮”、支付宝缴税(费)、诚信容缺等举措。积极创新举措,如实施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区域评估,建立基础数据库覆盖全县住宅80%以上,实现当场核价、当场纳税;利用房产公司数据信息,将“一手房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