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1000字《学习的商业逻辑》读后感对《学习的商业逻辑》的评论对《学习的商业逻辑》的评论杨亚丽的学习笔记《学习的商业逻辑》是2019年阅读的第一本专业方面的书籍,之前一直听到同行推荐这本书,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今年正好和导读帮一起阅读这本书。有导读课程和课后作业,也让我对书籍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这种真正的深入阅读的方式也特别很适合复制到其他重要知识的学习上。阅读本书收获很多,让自己对培训工作和自己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1、学习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在经济衰退时学习预算总是第一个被消减。培训属于职能部门,不能直接和经济效益相关,同时培训就算有效果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显现的,在很多公司都是锦上添花的部门。我个人也是一直以后都觉得做培训没什么成就感。如果有一天公司要节俭开资,这种保健品似的的部门的预算,肯定首先保不住。2、大多数的学习都被浪费了。除却工作上培训他人,就我自己的个人感受而言,自己平时也会学习很多东西,但是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被使用的并不多。一部分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深入理解,很多是浮于表面,这就导致遇到问题还是找不到工具。另外,就是知识的学习到转换应用中间的鸿沟其实真的很深,跨越过去需要很深的功力,而一般的学习也都是仅限表面的知识学习,不会教你你怎么去转化,或者不能深入到实际运用的场景。3、学习项目的成功必须通过应用和成效来界定。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培训工作者,会为了做而做,有很强的销售思维,去推销自己的有限的才学.销售思维中一个很明显的局限就是——引导消费,而不是真正帮用户解决问题。我们习惯把自己擅长做的工作,做成一个通用型的产品,通过人脉、权威、晋升等方式推销给员工。就算是做需求访谈也都是围绕这些产品去谈。当然,我不能就此说我们工作者不合格或者懒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也是和这个社会经济的变化有关:销售思维比较适合物质较匮乏的年代,就像有人很饥饿,无论是面包、米饭还是包子,他可能都需要,但是他喜欢面包、米饭或者包子吗?未必!如果不是在饥饿的状态,他可能会选择苹果。在知识匮乏,学习资料匮乏的`年代,有培训就可以了,给什么就会要什么。现在不同,学习资料很丰富,时间很有限,没有直接成效的培训项目就是会被吐槽。所以时代在变,培训工作者的理念也要变化,只有挖掘员工真正缺什么想要什么,用:产品思维替代销售思维才能真正做有价值的培训。4、高管所期望的学习成果很少被评估。往往我们培训工作做能评估的就是培训的出勤率、培训的数量、参与的人数参考资料,少熬夜!或者员工开不开心(课程满意度)。就像现在去喂养一个孩子,我们给的数据就像是他今天吃了多少米饭、多少水果、多少猪肉,可能孩子的父母想要的数据是孩子需要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蛋白质等是够可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培训成果很难被评估,也不能说是培训工作者不称职,就像你没法通过一顿饭就说明这顿饭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帮助,但是也不是没有帮助,因为他的成长就是靠每一顿饭去养活。5、有时候,学习未必比不学习好错误的配方,肯定是浪费时间、金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