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随笔: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教学随笔:“阅读整本书”的思考教学随笔:“阅读整本书”的思考原创:王君杰陕西省梁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19年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极其有幸的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金泰假日花城小学举办的“阅读经典,浸润心灵”整本书阅读观摩研讨活动。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场精神盛宴,为我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方向。2017年开始一系列语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的放出,让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不再是一句口号。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这一变革点醒了很多梦中人。阅读不是一日之功,从低年级抓起是所有人的共识。在我从事语文教学的这六年时间里,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无论带哪个年级我都在尝试慢慢推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教室,我精心的布置书架,挑选图书角的书籍,教室里的地板总是干净的可以看到倒影,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想阅读的时候就能席地而坐;晚上为了督促孩子们读书我会让班里的同学在群里阅读打卡。有的孩子的确做得很好,五年级时已将四大名着读过多遍,里面的故事可以倒背如流,而有的孩子连兴趣都提不起来,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在完成作业,我的这场在班里组织的推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失败的,直到今天听了陕师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学两位老师展示的两节群文阅读课《孙悟空的成长启示》、《我心目中的曹操》后,我才意识到我失败的原因,我缺少的是整本书阅读这种大语文观!为此后来后,我做了很多的功课,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所得。一、整本阅读的概念2017年12月15日,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整本书阅读”论坛上,王本华在《让名着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讲座上说,相对于“整本书阅读”这样的概念,她更喜欢“名着阅读”这个概念。2017年12月16日,王栋生老师在此次论坛上做了《不能忽视阅读趣味,没有自由的阅读不可能形成经验》的讲座,在会上很幽默的说:“读整本书,书店当然不会卖半本书了。”那么,王老师的意思显而易见,整本书就是指一本书,整本书阅读就是指读一本本的书。201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也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深圳新安中学吴泓老师在《语文学习要读整本的书》一文中提出:“我们读正本的书,不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如读一本《诗经》、一本《楚辞》、一本《红楼梦》、一本《边城》或者一本《老人与海》和一本《到灯塔去》;也不是一个随性随参考资料,少熬夜!意、缺少指导的过程式的概念,如像过去前辈学人说的“偷空看《三国演义》(叶圣陶语)等一本或者几十本‘闲书’”吴泓老师认为“我们读整本的书,是指以一部经典或者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根据学生在一定的年龄段可能达成也应该达成的语文能力或者语文素养,整合五类以上的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与研究,最后写出研究性文章(含写作、展示、评价、反思等环节)的这样一个过程。”,就吴泓老师看来,“整本的书阅读”,指的是读书的系统指导过程。石寅娟老师在执教的《孙悟空的成长启示》中,重点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孙悟空从石猴到齐天大圣到被压在五指山下再到斗战胜佛的.大起大落一生中几个典型的故事,分析出了一个敢于斗争,坚韧不拔的,有着顽强斗志的孙悟空形象,阅读已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和经典中的人物的对话;钟飞老师在执教《我心目中的曹操》一课时通过《曹操跣足迎许攸》《官渡之战》、曹操两次屠城抵敌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礼贤下士、英勇无比又暴虐弑杀的多面性的矛盾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和吴泓老师在《语文学习要读整本的书》一文中提出整本书阅读概念非常的契合。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自身首先应该阅读整本书,不仅要读,而且还要精读细读,运用各种方法理清该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选择与我们课内单篇课文教学方法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对整本书的研读过程,也是对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科知识的提升过程,对整本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过程,也是一位教师教育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来更好地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促进反思性实践。2、整本书阅读对语文课程的价值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今在大力提倡的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还在继续倡导整本书阅读,进一步表现出对单篇阅读教学的担忧。我们不仅要思考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教师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更要探讨它对语文课程本身的价值。“整本书阅读的定位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服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整本书的阅读应该定位在对以母语为载体的优秀书面语言作品的学习上”目前语文课程内部的各个学习模块之间的整合还不紧密,提倡整本书阅读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它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师生可以根据阅读情况开展各种经验交流会来听说读写整体得到发展。其次,阅读一整本书,有助于学生跨学科跨领域涉猎更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课仅仅阅读文学类作品的狭窄范围,促进语文课程内部学习与外部其他学科的相关整合。三、努力的方向参考资料,少熬夜!1、教师大量读书。我们总是借口工作繁忙而疏于读书,认为名着阅读看一看简介复述给学生即可,学生只做练习不看书,多做练习不看书就足以应付考试。殊不知这样投机取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整本书阅读仅读一本书也远远不能满足。同位作家不同时期的相关作品都需要阅读,这样才能了解作假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这样才能将作品中的情感等前后想联系,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也能走出文本。除了大量阅读,还需要我们克服一些阅读旧习。教师平日读书多有个人喜好掺杂其中。有偏爱散文的,有偏爱小说的,有偏爱诗歌的......但个人认为整本书阅读要求教师各种类型书籍不仅要有所涉猎,还要有所钻研,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最好能有所心得。2、组织学生读书。(1)深读:思维碰撞、专题探究布置阅读后,决不可依赖简单的打卡,一定要在班里开展专题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质疑,不同的发现。如何提升学生初读原作的认识?如何以课堂为对话平台组织有效有序有质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不同书籍设计不同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初读基础上深读深思,读出每本书的精华。比如教师抛出问题,借助自身的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认识。钟飞老师在执教《我心目中的曹操》时就抛出问题,曹操既然如此暴虐弑杀,那么为什么鲁迅评价他至少是个英雄呢?问题一抛出就激发同学们激烈的争论,一场辩论赛拉开序幕,这个问题激发同学们去品读和分享《三国演义》中更多描写曹操的故事的欲望。钟飞老师作为更为成熟的阅读者,借了助自己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个思维的碰撞是这节课一大亮点。2、共议:合作探究、深度交流“深读”“共议”是两个紧密结合的过程:“深读”,是教师提供资源,指出方向,学生开展静悄悄的阅读,用阅读笔记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课堂上集中的交流与分享。这是阅读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借助“班级读书会”设计思维层次清晰的交流活动,回顾、梳理、提升学生精读原作后的认识,借助深度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新的阅读体验,梳理新的阅读经验。下面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老师的好方法:在《海鸥乔纳森》班级读书会中,我借助彩色“罗盘式”人物谱系图梳理全书的人物关系,并通过不同译本之间关键句的不同译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全书主旨。在《渴望生活:梵高传》班级读书会上,我通过组织学生互评不同小组绘制的“梵高人生地图”及“梵高·印象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走近这位“因善良而痛苦的天使,因绘画而享乐的天才”,在分享过程中提示学生阅读传记的方法:关注传主的生活章节、关键事件、重要他人、压力难题、生活主题、参考资料,少熬夜!人生信条等。在《草房子》班级读书会上,我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成长的“起点”“节点”“终点”,探析成长原因。交流时,我提示学生关注叙事学家米克·拜尔的塑造人物四原则:重复、积累、关系、转变。这个老师方法让我惊喜不已。3、表达:落笔沉淀、成果共享这次学习,雁塔区教研员张华老师在后面的评课环节中特别强调读完书,在班里用语言分享完,一定不是最后的环节,一定要落笔沉淀,一定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体式记录阅读成果——撰写书评、文评、读后感、研究论文等。我们老师可将学生的作品集结成册,或向杂志报刊投稿,或发表于班级博客,或展示于班级家长QQ群空间……阅读结果的多元化会更加促使学生的阅读充满个性色彩,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种种条条,说来简单,做却不易,这确是任重而道远,但好在有如此多前辈为我们指点迷津,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肩上,望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