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月12日)杨冬生同志们: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工作,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明确新任务,应对新挑战,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加快建设美好新宜宾。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2008年工作,并提出200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意见。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创新工作年”主题,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按照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着力打基础谋长远,着力促发展建和谐,着力重民生保稳定,着力抓党建强保障,科学应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剧烈变化的不利2影响,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础上,宜宾又站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新平台。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2008年,市委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宜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过程。年初,市委制定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美好新宜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阶段性目标。特别是根据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和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市委既立足宜宾,纵向把握发展阶段;又跳出宜宾,横向找准发展方位,确立了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和打造“一枢纽”(综合交通枢纽)、构筑“一城两中心”(百万人口大城市,商贸和物流中心)、建设“四基地”(酒类食品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化工轻纺基地、机械制造基地)的具体任务。这一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美好新宜宾的主攻方向,找到了在宜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路径,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市委紧紧围绕全省“两个加快”的大局,主动有为,及时召开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确定了“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的工作基调,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主动出击,攻坚三季度,冲刺四季度,3为我们在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下,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宜宾实际,宜宾走上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二、突出好与快的统一,“经济强市”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市委始终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坚持着眼于好,着力于快,强力推进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建设。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5.86亿元,增长14.6%,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幅居全省第5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82亿元,增长35.72%,总量由上年的全省第6位上升为第3位。(一)着力结构优化,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根本途径,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提高。一是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沿江经济带和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区,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在逆境中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双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0.67亿元,增长21.41%,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实现利润67亿元,增长28%,利润总额居全省第2位;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优势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7.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户。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4突破性进展,除五粮液、白沙以外的11个工业集中区新入驻企业100余户,实现产值70亿元。完成技改投资74亿元,同比增长40%,关闭落后产能企业16户,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二是农业综合效益大幅提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特色和效益两个关键,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2008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04亿元,增长5%;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灾害的情况下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23.75万吨,增长2.68%。畜牧业比重达到56%,“百万元产值村”达810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46户,农民人均纯收入4512.74元,增长14.81%。三是旅游商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在灾后快速恢复,李庄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蜀南竹海在全省景区的综合排位上升到第3位,4户旅游企业入选全省旅游骨干企业,我市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称号。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63亿元,增长19.79%,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幅居全省第4位。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活动,沃尔玛、苏宁等商业市场相继开业,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09亿元,增长21.5%。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等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市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5(二)着力枢纽建设,综合承载力持续提升。围绕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宜宾至昆明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四川宜宾港、宜泸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长江航道整治、乐宜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成贵铁路、宜宾至西昌和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纳入国家规划调整方案,宜宾机场迁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宜宾作为四川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内,宜宾长江大桥、江长路建成通车,安边至楼东复建公路、宜宾至屏山新县城沿江公路开工建设,新建成农村通乡油路(水泥路)394.88公里、通村公路2269.92公里,市与县、县与县、资源开发地与工业集中区之间的路网通达通畅和覆盖水平大幅提高。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框架。启动了《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9个县城总规修编和104个镇、36个村的建设规划。城市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功能日臻完善,白沙、江北、南岸东区和西区新城区渐成规模,20万立方米天然气储气设施投入运行,城镇环卫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中开展了整治违法建筑和改造小街小巷工作,城市公交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4%,新增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62元,增长17.81%。(三)着力大抓项目,投资拉动力更加强劲。2008年是6宜宾历史上开工项目最多、投资量最大的一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28亿元,增长31.94%。以珙县电厂、普什醋酸纤维素、拉法基等3个新型干法水泥厂为代表的一批新的重大产业项目实现了早开工、早建设,建中公司年产400吨铀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高洲酒业2.5万吨白酒扩能等新建项目正式投产,向家坝水电站成功截流并全面启动库区移民工作。福溪电厂已经国家核准,筠连煤田综合开发加速推进。特别是抓住国家、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机遇,及时筛选上报项目186个,总投资600多亿元,现已争取到项目总投资11亿元,落实资金3.18亿元。(四)着力开放合作,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利用西博会、酒圣节等平台广泛开展产业对接和承接工作。中建集团、中电国际、上港集团、意大利M&G公司、拉法基、攀钢集团、肯德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宜宾。宜宾出口加工区已经省政府批准转报国务院审批,宜宾安阜水运口岸正式开放。全年招商引资履约市外项目378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81.48亿元,增长32.67%。与美国哥伦比亚市、云南昭通市、山东德州市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市区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管理改革全面实施,翠屏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宜宾县扩权强县试点有序推进。(五)着力区域统筹,发展持续力显著加强。积极推进7生产力布局调整,以工业集中区和四川宜宾港为依托,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展开;以筠连煤田开发和能源、建材产业为先导,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区初具规模。坚持把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宜宾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大战略,在重大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分成等方面向区县倾斜,鼓励市属骨干企业向区县布局、优势产业向区县延伸,引导各区县加强协作、错位发展,县域经济连续两年保持强劲发展态势。2008年,有5个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最高达到61.06%,财政亿元区县达到6个;区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48.83%,最高达到71.96%。同时,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19.66亿元、增长19.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9.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坚持民有民享民建,和谐宜宾建设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宜宾。(一)民主政治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市人大、市政协依法、按《章程》履行职能。切实加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继续坚持市委与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制度,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得到加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开展工作。落实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社会事8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有序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得到加强,普法工作全面开展,司法、执法监督不断强化。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双拥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二)民生事业整体推进。深入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26.73亿元。坚持教育优先,建设、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32所,“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67.85万人,启动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10个区县,参合人数38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07万人,再就业人员3.02万人,培训农民工16.89万人次,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工程取得新突破,五项社会保险共参保148.1万人,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对象达到14.23万人,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解决了3894户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的住房困难,新建廉租住房1341套、经济适用住房436套。坚持开发式扶贫,1.03万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达到温饱水平,6.38万名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8个,三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域标准。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快速推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98.1%。(三)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深入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整治和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大接访、为民工作队下基层活动。全面推行首访首办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中央政法委2008年交办我市的19件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全部办结。正式启动了向家坝水电工程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严格落实维稳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邪教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犯罪行为,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受到公安部表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有效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全面繁荣,催生了以《国立剧专在江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精品。成功举办了市第三届运动会和首届残运会。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党史、保密、档案、残疾人、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群团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四)抗灾救灾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市委、市政府快速反应,迅速组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取得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全面胜利。汶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