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周志家Email:zjzhou@xmu.edu.cnTel.:2186419;13860193305课程邮箱:envsociology@163.com(密码:20092009)2008/09学年第3学期2回顾……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社会学观察环境问题的微观层次环境问题是公共物品=》搭便车个人从行动上进行环境保护的动机何在?一般认为,个人的环境意识越高,其环境行为就越明显。2008/09学年第3学期3上课提纲一.环境意识及其测量二.环境行为及其测量三.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2008/09学年第3学期4一.环境意识以及测量1.为什么要研究环境意识?2.环境意识:概念和内涵3.环境意识的测量2008/09学年第3学期51.为什么要研究环境意识?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与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许多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大众(个人)行为失调的结果。所以,合理地引导、影响和改变大众的行为,是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2008/09学年第3学期6有人估计,直接由居民生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占环境破坏总量的30%到40%。如果再加上个人对环境的间接消耗量、即:隐藏在所需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则个人或居民生活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是很难通过数量来估算的。2008/09学年第3学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周志家7个人在环境问题和环保上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他与环境的直接关系上,也体现在他是许多环保措施的传承者和实施主体上面。一项环保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和配合;一个环保产品要成功,光靠企业生产出产品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大众愿意足够地购买这类产品。2008/09学年第3学期8总之,个人行为对于环保至关重要。所以,掌握决定和影响个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也就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环节。2008/09学年第3学期9在社会心理学看来,个人的行为或多或少是直接受制于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的。具体到环境这一对象,这种“态度和看法”就是个人的环境意识。也就是说,按照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看法,环境意识越高,人们从事环境友好型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2008/09学年第3学期102.环境意识:概念“环境意识”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中文的“环境意识”是对英文“EnvironmentalAwareness”一词的翻译。但在英语世界里,人们讨论环境意识时,更多的是使用“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新环境范式”(NewEnvironmentalParadigm,简称NEP)和尤其是“环境关心”(EnvironmentalConcern)等词汇。2008/09学年第3学期11环境意识是个人基于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而产生的进行环境保护的意愿和倾向。环境意识是连续变量(可以区分得分高低),而不是定类变量(不能说:“他有/没有环境意识”)2008/09学年第3学期12环境意识:内涵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意识应该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等四个环节。而且这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一种“环环相扣,级级增值”的关系(洪大用1998:14)。这种观点的主要特征,是将环境行为视作环境意识的维度之一。2008/09学年第3学期13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将环境行为作为一个独立于环境意识的变量来看待,这是因为:环境意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探讨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转变为人们具体的环境行动,假如我们从概念上将环境行为视作环境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那就相当于我们事先已经预设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这样就正好回避了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关系。2008/09学年第3学期14环境意识:三个组成部分环境知识:对环境状况和环保规则的了解环境价值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念环境(保护)态度:对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评价与参与保护的意向环境(保护)行为: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2008/09学年第3学期153.环境意识的测量环境意识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自然界的平衡增长的限制人类控制自然环境态度情感因子认知因子冲动因子2008/09学年第3学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周志家16环境知识论述1)同意2)无意见3)不同意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与住房拥挤、交通堵塞、青少年犯罪等都属于环境问题。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带来环境问题。饮用水的质量是影响我们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过多的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是可以自然得到解决的。2008/09学年第3学期17环境价值观因子一:自然界的平衡1.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非常脆弱的,而且很容易受到破坏。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2.人类干扰大自然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3.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4.人类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2008/09学年第3学期185.地球上人口的数量已渐渐迫近地球资源所能够支撑的极限。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6.地球像一艘太空船,它的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7.工业化社会的增长是有极限的。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8.为了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控制工业的增长速度。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因子二:增长的极限2008/09学年第3学期199.改善自然环境以满足人类生活所需,是人类所拥有的权利。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10.人类生来就有权去管理大自然。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11.植物与动物的存在是为了供人类使用。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12.其实人类不必去适应大自然,因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环境,使它适合人类的生存。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因子三:人类控制自然2008/09学年第3学期20环境态度情感因子1.如果想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会生活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我就会感到不安。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2.人类如果不限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如过度消费),就可能导致环境灾难。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3.当我看到报纸上或电视上关于环境破坏事件的报道时,我常常感到很生气。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2008/09学年第3学期21认知因子4.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而且我们已经或者即将达到这一极限。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5.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仍然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6.在我看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被人为地夸大了。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2008/09学年第3学期227.时至今日,我们的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仍然太少。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8.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大家都应该限制自己对生活水平的追求。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9.即使会降低本地的就业水平,也应该贯彻环境保护措施。A完全赞成B基本赞成C无意见D基本反对E完全反对冲动因子2008/09学年第3学期23二.环境行为的内涵及测量环境行为:个人或团体发生的对自然环境有影响的行为,包括“环境友好行为”和“环境有害行为”。一般来说,环境行为也是连续变量(可以区分得分高低),而不是定类变量(不能说:“他有/没有环境行为”)2008/09学年第3学期24“环境行为”的测量国外学者通常从以下7个方面(至少前4个方面)来测量环境行为:垃圾分类与回收购物与消费建筑节能汽车与交通节水与净水运动与休闲公众参与2008/09学年第3学期25国内学者倾向于从如下四个方面测量公众的环境行为:与他人谈论环境保护问题;参与环境宣传,增进环境了解,充实环保知识;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劳动或活动;为解决日常环境问题进行投诉、上访。2008/09学年第3学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周志家26国外:强调个人的日常环境行为国内:强调集体组织的环境行为(公众参与)2008/09学年第3学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周志家27“环境行为”的测量:综合1.垃圾分类与回收2.购物与消费3.建筑节能4.汽车与交通5.节水与净水6.运动与休闲7.公众参与谈论环保问题参与环境宣传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进行环境投诉、上访2008/09学年第3学期28测量环境行为的困境通过问卷调查,通常只能测量到被调查者环境行为的意愿,或者其自述的环境行为,而很难测量其真实的环境行为,2008/09学年第3学期29三、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人的社会经济特征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性别职业特征(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居住地(城镇/乡村)政治倾向(左/右)2008/09学年第3学期302.污染驱动模式:一个地区的污染程度越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就越高,环境行为就越明显。3.世界观模式:如果人们的世界观越是以生态为中心,他们的环境意识就会越强,环境希望也越明显。2008/09学年第3学期314.后物质主义模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就越强,环境行为也越明显。5.官僚政治模式:不同部门的官员,由于工作性质和部门利益不同,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也会不同。潜在假设:环境意识决定环境行为2008/09学年第3学期326.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与人们的预期相反,许多西方学者的研究都证实: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非常有限。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紧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和不一致。2008/09学年第3学期33Hines等人(Hinesetal.1986)针对美国学者的128份经验研究的元分析(metaanalysis)表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35。Eckes/Six(1994)通过对17份经验调查的元分析,得到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6。在西方学者关于环境意识的实证研究中,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都在0.14到0.45之间(Kukartz1998:47)。2008/09学年第3学期347.环境行为的成本许多学者突出强调了情景因素对环境意识、环境行为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些“情景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影响(例如说服和示范)、社会规范、政令法规、物质诱因及成本等外界条件。2008/09学年第3学期35低成本理论环保行为所需要的成本越低,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就越大。环境意识的影响力环境行为的成本低成本状态高成本状态2008/09学年第3学期36环境行为的成本:经济成本:如:环保型产品价格的高低;拾荒者的环境行为环保设施:如:垃圾桶的配置制度设计:如:对环境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2008/09学年第3学期37环境意识的作用环境意识既非环境行为的成分条件,也非其必要条件;环境行为的动机多种多样,环境意识只是其中的动机之一。但无论如何,环境意识至少是环境行为的补充性稳定因素,它有助于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持续、而不是间断式地为环保作出自己的贡献。2008/09学年第3学期38参考文献周志家2008: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载于:《厦门大学学报》,(4)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