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2017备考·最新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细胞内液淋巴血浆(3)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①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A,b,c,d。②内环境是由图中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a+b+d(4)不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组织液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蛋白质无机盐水(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CO2④水⑤胰岛素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⑦氨基酸⑧抗体⑨血浆蛋白内环境成分:②③④⑤⑦⑧⑨a、b、d、e、g、i、k、l、m、n、o、q、s、tc、f、h、j、p、r、ua.水b.无机盐c.血红蛋白d.氨基酸e.甘油f.解旋酶g.维生素h.呼吸酶i.激素j.消化酶k.神经递质l.淋巴因子m.组织胺n.纤维蛋白原o.葡萄糖p.RNA聚合酶q.脂肪酸r.DNA聚合酶s.CO2、尿素t.抗体u.消化道内的食物【典例】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无机盐蛋白质Na+和Cl-7.35~7.4537℃【深度思考】甲、乙、丙中哪两种化学组成最相似?与另一种的主要的差别是什么?提示乙和丙。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神经—体液—免疫相对稳定(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原因①的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功能出现障碍外界环境自身调节(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必要条件。进行正常生命活动4.内环境及稳态机制血浆淋巴神经-体液-免疫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面三幅图为内环境组成及调节机制,请思考。1.针对图甲分析:(1)先判断B为,则A为,C为,D为。(2)图中a、b、c分别为A与B、B与C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3)D液体需经d过程注入C液体,则d为________。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淋巴循环2.针对图乙分析:(1)图乙中a液、b液、c液、d液依次对应图甲的哪些字母?(2)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3)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液渗透压发生何种变化?(1)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图甲中C、D、B、A。(2)图乙中结构2为毛细淋巴管,其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为淋巴,外为组织液。(3)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3.图丙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B是相应调节系统,a、b、c为相应信息分子,请完善下列内容:A为,B为;a为(其靶细胞为);b为,其作用部位是;c为,它必须经由运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因子B细胞神经递质突触后膜激素体液(1)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2)几种特殊细胞的内环境①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②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③组织细胞(如肝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组织液;④血细胞——血浆;⑤淋巴细胞——淋巴和血浆。巧用模型法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及转化1.巧用单向箭头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分析:(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1)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②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2)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②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1.组织水肿成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衡分析(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③体温失调——发热。(3)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②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③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④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⑤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⑥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泌尿NaHCO3消化乳酸钠呼吸呼吸3.完善如下血浆pH调节图解1.判断内环境成分的“三看法”(1)分析(2)结论:淋巴的形成和去向都是单箭头,故丁是淋巴,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甲是细胞内液。2.巧用单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考点二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的结构与机制(1)体温调节的结构①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中,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中。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③体温“感觉”中枢:位于。皮肤内脏器官下丘脑大脑皮层(2)体温调节的机制①低温环境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产热收缩汗腺散热产热②高温环境下丘脑汗腺舒张散热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1)调节机制:调节机制。(2)参与的激素:主要为。①产生:产生。②释放:释放。③作用部位:。④功能:促进靶器官细胞。神经—体液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垂体后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调节过程体内失水过多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水平衡调节关键点易错易混防范清零易错点1混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前者属内环境,后者不属内环境。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③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④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注: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对血浆渗透压维持具重要意义)易错点2不能澄清O2、葡萄糖分子由外界环境到作用场所的穿膜层数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两层)+进、出小肠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组织细胞(一层)=7层。易错点2不能澄清O2、葡萄糖分子由外界环境到作用场所的穿膜层数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两层)=11层。注:跨越一层细胞=跨越两层生物膜跨越一层生物膜=跨越两层磷脂分子易错点3不能澄清下列两类“不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易错点4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1)所有细胞内的反应(如细胞呼吸、物质合成等)均不属于内环境中的反应。(2)“消化道”中的物质水解反应不属于内环境中的反应。易错点5不能准确把握“产热=散热”动态平衡,误认为冬季“产热散热”或体温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时“产热散热”只要体温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37℃,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如一直维持在39℃)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否则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人在冬季散热增多,产热也增多,在炎热环境中散热减少,产热也减少,故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与散热都维持动态平衡。易错点1“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1)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属于。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易错点2血液和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易错清零】易错点3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易错点4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存在的物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之为内环境。【易错清零】课堂归纳·要点速记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人体血浆中含有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2015·海南卷,11C)()(2)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2015·山东卷,4B)()(3)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2015·四川卷,5B)()(4)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内吞噬消化(2015·四川卷,5D)()(5)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20B)()(6)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013·海南,19D)()√××√√√2.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A~E表示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结构,①~②是相关生理过程,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B.图中C为泌尿系统,②表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C.图中D可表示皮肤汗腺对废物的排泄作用D.图中E表示体液,图示信息表明它可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图中E为内环境或细胞外液。答案D2.(2015·全国课标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故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C、D错误。答案A3.(2015·江苏卷,5)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Na+浓度细胞内液小于细胞外液,A错误;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平衡,B正确;K+浓度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C错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细胞内液氧气浓度低,D错误。答案B3.判断正误(1)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2015·海南卷,13C)()(2)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015·海南卷,13D)()(3)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2012·海南卷,10AB改编)()(4)长时间不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012·新课标卷,3B)()(5)下丘脑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011·海南卷,7B)()(6)人寒冷时骨骼肌收缩打寒战,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海南卷,9A)()×√√√√√1.(2015·海南卷,14)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解析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