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环境规划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教师:邵晓光时间:2007.05.08前置课程本课程是基于学生在前三年半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课程学习阶段。其前置主要课程有:•1.城市规划原理•2.居住建筑设计•3.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等以一个案例分析展开课题讨论总平面图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总用地:10.13公顷居住户数:3440户居住人数:11020人户均人口:3.2人/户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地下室面积:16万平方米(两层)住宅平均层数:18.8层建筑基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密度:34%容积率:3.2绿地面积:3.31万平方米绿地率:32.7%停车位:4000个停车率:1.16用地平衡表项目用地面积(ha)比例住宅用地5.6655.9%公共设施用地1.8918.7%道路用地1.1111.0%绿地1.4714.4%合计10.13100.0%案例的启示启示一:居住环境规划是围绕日常基本居住生活(私密性的个人、家庭生活与邻里间的公共生活以及围绕这些生活提供的相应的服务设施)展开的。启示二:居住环境中总是客观地存在人口数量和居住的户数(总人口、总户数)。启示三:居住环境中土地被安排成不同性质(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的用地。启示四:居住环境中的居住建筑是按一定的要求(规模、数量、标准)安排的。启示五:通常我国居住环境的规划中居住建筑是由集约式住宅构成的(居住建筑的层数)。启示六:居住环境依赖于城市整体的功能、环境条件(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一些制度方面的影响。第一节:不得不谈的方法批判——突破原理的理论授人以鱼,弗如授人以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所流行的居住区规划理论已成为一种摆设和历史,但仍是一种普遍而影响巨大的理论体系。国家规范中的经济技术指标(量)还是这种理论的具体体现,尽管在实际建设中往往是荒谬的,因此不理清理论上的误区就难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法。目的:–回顾规划理论发展历史有助于:–避免思维的混乱–避免通行原理的障目–避免实践操作的困顿一、不远前的历史回顾(一)现代城市居住环境人口构成的扩大过程经历了里弄—街坊—扩大街坊—邻里单位—居住小区—居住综合体—居住区等发展阶段1.里弄在国外,存在较早、较普遍、规模较大的住宅区是里弄。国外城市旧区的道路结构,一般由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的行车干道,街两面的分支就是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面的分支就是里,一般是死胡同式的。沿街布置商店、旅馆、作坊等公共性的和生产性的建筑。它的后边成片布置一、二层的住宅、行列式密排、住宅的长边垂直于弄,两徘住宅之间即是里,这样的住宅区就是里弄(图17)。里弄住宅跟混杂在城市其它房屋一起的一般市民住宅相比较,具有很多优点–①在当时经济技术条件下,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②机动车辆一般不进入里弄,居住环境比较安静安全;–③有计划地组织了自来水的供应和污水的排除,有较好的卫生条件;–④房屋质量较好。由于具备了上述优点,里弄住宅在资本主义发展前期的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是,里弄内,几乎没有绿化,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完全隔离了,住宅排列过密,日照、采光、通风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生活比较不便;住宅的兵营式排列和清一色式样,使空间呆板。生活在里弄的人们,都感到十分枯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居住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要求有居住环境好一点的住宅区。2.街坊20年代初期,苏联为了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兴建了一批新的住宅区。其规划是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密集的城市道路网格的框框里,摒弃了里弄规划的手法,将住宅沿着道路(街和弄)有疏有密地布置,降低了建筑密度,留出了一些可以绿化、可供居民户外活动的空地,在住宅区里边,设置托幼机构。这样的住宅区称为街坊(KBapTap)。其特点是:–①没有穿过街坊内部的车行道路,保证了住宅区里边的安静和安全;–②以托幼机构为中心,集中紧凑地布置住宅群,不安排其它服务设施;–③住宅周边式布置,有了较大的院落可以绿化,设置儿童活动场所,方便了生活,改善了环境,丰富了建筑空间。图18是一种典型的街坊平面。显然,它比里弄前进了一大步。但限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不可能全面地改造城市道路的格局,也无力一次兴建太多的住宅,所以,街坊只能有较小的规模,百余米见方,用地面积一般为一、二公顷。过小的规模,限制了安排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服务设施。过密的道路网格,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而且道路开口太多、交叉太多,妨碍了城市交通。3.扩大街坊随着城市道路网格的扩大和改造,破坏了构成街坊的规划结构形式,产生了扩大街坊。所谓扩大街坊,就是将几个街坊合在一起规划兴建,也就是将一个街坊扩大几倍。由于规模扩大了、相应地也可以多布置些服务设施、除托幼机构外,还有小商店、小食堂之类。同时,省下了道路面积,可以腾出较多的土地设置公共绿地,方便生活,也改善了住宅群空间效果。图19(a)是4个街坊的规划平面,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扩大街坊(图19,b),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总用地、总人口都不变,图19(b)的住宅用地节省了3公顷,道路用地节省了1.5公顷,得到了4.5公顷的公共绿地,内部环境、空间效果大有改善。有些扩大街坊,还有条件设置学校、百货商店、电影院等更多的服务设施。如莫斯科新切廖摩西卡9号街坊(图20)就是一例,这种扩大街坊实际上就是居住小区的前身。图20莫斯科新切廖摩西卡9号街坊平面4.邻里单位20年代末,美国建筑师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提出了用邻里单位(NeighborhoodUnit)作为住宅区的合理规划的设想,使居民生活在花园式的住宅区中。其特点是:–①城市交通不得穿过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②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园;–③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④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用这种设想来兴建住宅区,其居住环境要比街坊和扩大街坊更为舒适,但由于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土地是私有的,城市地价十分昂贵,邻里单位的建筑密度又很低,兴建单位不是政府而是资本家,限于财力,开始时未能按照设想来实施。当时,美国也没有按照这一设想建设邻里单位。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l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由此可见,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是邻里单位理论基础的出发点。(图9—2—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许多工业国家的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英法等西欧各国,住房奇缺,需要大规模地兴建新的住宅区,邻里单位的设想由此得到了广泛的采用。40年代末开始规划兴建的伦敦卫星城新哈罗市镇,就是采用邻里单位来构成一个大型居住区的(图21)图2l英国化敦新哈罗市镇北马克·霍尔邻1-商店;2-小学;3-教堂;4-公园;5-塔式住宅;6-低层住宅5.居住小区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规模的、采用工业化施工的、成片地兴建新型的住宅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有质量高、面积大、实用舒适的住宅,而且要求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文化福利设施,有一个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在这种形势下,在英国提出了新村(Housingestae)、在苏联提出了小区的规划设想。它们的特点都是加大城市干道的间距,扩大邻里单位(或扩大街坊)的范围,增加生活服务设施和文化福利设施,开辟绿化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在住宅规划的习惯提法上,把这两种概念统一为居住小区(简称小区)。苏联在1958年批准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规范中,明确规定将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此后,关于小区的一整套规定,几乎成了住宅区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从50年代末以来,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一个完整“细胞”,在许多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蓬勃发展。小区的特点是:–①结合地形,自由布置;–②住宅成组成团,l~2千居民构成一个组团,3~5个组团构成一个小区,人口规模在数千至万余人;–③公共建筑分级布置,一般在住宅组团内部配置托幼机构和基层商店,在小区内部配置学校、商业中心和文化福利中心;–④道路分车行、人行两个系统,互不干扰;–⑤扩大公共绿地,点(建筑物附近的分散地)、线(林荫路)、面(住宅组团和小区的成片绿地)相结合,相互沟通。图22是一个典型的小区结构示意。住宅区从里弄——街坊——扩大街坊或邻里单位到居住小区,这种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完善的发展,说明生活居住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及其规模,是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社会生活的组织状况,公共福利设施的水平,城市交通的发展以及住宅建设的速度等因素而变化的。6.居住综合体规模相当于二、三个居住小区,四周以城市干道为界的住宅区,在苏联和东欧诸国称为居住综合体。其特点是:–①用地面积在100公顷左右,人口约2—5万;–②内部无过境车行道,停车场在综合体周围靠近城市干道布置;·–⑧公共服务设施较全,有较强的独立性;–④绿地面积较大,有居民的文化休息公园,且跟步行林荫小路组成绿化网。图23是基辅鲁萨诺夫斯基居住综合体。7.居住区将四五个或更多的小区组织起来,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完善的公共中心(包括商业中心和文化福利中心)这种住宅区称为居住区。居住区并不是居住综合体的简单扩大,而是有它严谨的结构的。图24是一个典型居住区的结构示意。居住区的用地面积很大,一般在百余公顷,几百公顷,有的甚至超过一千公顷。这么大的用地;在城市的旧区是很难找到的,一般总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城区的边缘。由于居住区的生活中的需要,都可以在居住区内部得到解决,它已经具备了个小型城市的功能。因而十凡是离原来的城市较远的居住区,常常称为新城。二、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理论我国城市“居住环境”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了苏联的城市居住环境的层级理论模式。土地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匹配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思维的出发点。其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并将居住小区描述为:–1.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2.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3.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依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4.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并建议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以5000~15000人为宜,用地12~35公顷。(二)、以居住生活单元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1.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居住生活单元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2.把居住生活单元定义为居住生活单元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1000~3000人。–3.居住生活单元内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医疗站、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老年退休工人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代销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绿地等。这些项目和内容基本上只为本居委会所属居民服务。–4.其它的一些基层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的特点按服务半径在居住区范围内统一考虑,均衡灵活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