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经济学基础(2)本章逻辑线索环境资源观环境资源价值及价值构成环境价值的计量环境经济系统第一节环境经济系统一、环境经济系统概述(一)环境系统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环境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就是围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一)环境系统(二)经济系统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经济系统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所构成的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二)经济系统(三)环境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们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耦合为一个整体,即构成了环境经济系统。环境经济系统包含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一)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产物。环境系统向经济系统提供大量的资源作为经济生产过程的原料,经济生产则把各种环境资源加工成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总要有一定数量的废弃物排入环境之中,而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物的机能,利用这种机能,减少人工处理废物的费用。经济活动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作保证。(二)环境是经济的制约条件D1D2(三)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变化起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能力逐渐加强,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界。当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和改造环境,就可使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反之,若违背客观规律的要求,就会使环境系统出现恶性循环,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可以说,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能起到主导作用。(四)环境和经济相互促进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资源,也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人们就可拿出更多的产品用于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环境条件的需求越来越强,人们就会主动地保护环境、改进环境,使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三、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简介在环境和经济关系这一问题上,历史上曾有过三类不同的观点:“反增长”论或“零增长”论经济发展决定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第二节环境资源观一、环境是资源——定义《辞海》中解释,资源即资财的来源。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联合国环境规划暑: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自然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同人类、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主要是指大气、水、土壤、生物、矿产和阳光等。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环境中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一、环境是资源——具体体现环境提供人类生产活动的原材料;如土地、水、森林、矿藏等。环境提供人类及其他生命体生存的场所,即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环境对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具有扩散、贮存、同化的作用,即环境对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环境为人类提供景观服务。优美的大自然旅游胜地,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福利提供物质资源。一、环境是资源——意义环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财富,不是资源;环境中一部分要素是资源,一部分不是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着如下两种观点:实际上,哪怕像大气、环境容量、景观等环境要素也可以进入生产过程。环境是资源这一理论的确立,对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二、环境资源分类按所有权划分共享资源:任何人都可利用的资源,如阳光;所有权资源:属于某个利益集团所有的资源。按环境资源的服务方式划分积贮性资源:以资源实体提供服务;流失性资源:以资源的功能提供服务。二、环境资源分类按再生特点划分恒定资源:这类资源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如阳光不可再生资源:资源不能再生,资源数量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日趋减少,如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在适宜的自然条件和合理经营管理条件下,可以不断更新,供人类永续利用。如动植物资源。三、环境资源的特点环境资源的稀缺性1.虽然总量丰富,但它毕竟有一个总量,其贮量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社会需求而言,环境资源就成为缺性资源。2.一种资源如果在它的利用上存在着几种可能的竞争需求,那么它就是稀缺的。或者说在一竞争性市场上任何一种价格大于零的资源都是稀缺的。缓解环境资源稀缺性的措施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环境资源,减少浪费。合理开采环境资源,加强对环境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的更新速率。寻找替代资源。2013-9-16多用途性对于某种环境而言,其用途是多方面的。即环境资源有多种用途。例如,对湖泊这一资源而言,其用途有:①淡水养殖;②作为饮用水源地;③作为工业用水地;④农业用水;⑤航运通道;⑥开辟水上游乐场;⑦钓鱼场所;⑧作为废水的容纳场所等。环境资源用途相斥环境资源用途相容可更新性环境资源的可更新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增殖性)。环境容量资源的可更新性。贮存容量同化容量运转容量非生物资源中,也有部分资源可以不断更新。例如大气环境资源、水资源区域性环境资源的分布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即在不同的地区,环境资源的种类、数量及质量都不一样。整体性环境资源的整体性是指环境资源本身是一个宠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环境资源价值计量的困难性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从宏观上它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环境经济问题,像如何将污染损害和资源破坏的经济成本纳入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体系中,使国民帐户反映环境损失和资源减少等问题。在微观上,环境资源的价值是费用效益分析的一个理论前提和技术难点。这是因为环境资源有使用价值,但相当一部分环境资源没有市场价格。例如新鲜空气。另有一部分环境资源市场价格严重低估。四、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意义和原则(一)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意义首先,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是实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是保护生产的需要。因为环境资源也是一种自然力,而自然力又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第四,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也是保护环境的需要。当前,环境恶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被污染,二是遭破坏。(二)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第一,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耗系数。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必须遵循下述原则第二,综合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含有多种成分,利用某种矿产资源时,不能只利用主矿,还应利用伴生矿产资源。第三,对可再生资源,开发速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更新速率,以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追求最大持续产量,即持久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而又不损害资源的更新能力。第四,对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使用。第五,对恒定资源而言,应坚持充分利用的原则。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一、问题的由来“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等不合理状况的长期存在;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环境资源无价论”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制资源;如果环境资源无价值,市场机制将很难对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作用。第二、不适应财富概念的扩张。按照传统观念,财富是指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它是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个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资料的总和。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的概念仅指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或者说国民财富仅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之和,而将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环境资产排除在国民财富之外。第三、不利于环境保护。在环境资源无价值观念和理论指导下,生产体系以粗放经营、高消耗、高污染、掠夺性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为特征;生活体系则以高消费、高浪费资源为主要特点。环境资源无价理论,是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定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计量,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二、环境资源的价值(一)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当今社会,人类为了保持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需求增长相均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环境资源已不是纯天然的自然资源,它有人类劳动的参与,打上了人类劳动的烙印,因而具有价值。二、环境资源的价值(二)生态补偿理论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的价值,不仅来自劳动生产,而且来自自然环境,因此自然环境是有价值的,要使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使自然环境系统也能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环境系统做出补偿,包括实物量补偿和价值量补偿。在商品价格中应该包括这些补偿成本的支出。这就是环境资源价值的具体体现。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二、环境资源的价值(三)哲学价值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的一种功效或效用,即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环境资源的价值,就是哲学价值概念中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即主体有某种需要,而客体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那么对于主体来说,这个客体就有价值。在人类与环境这对关系中,人类是主体,环境是客体,环境能够提供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物质性商品和舒适性服务,因此,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有价值的。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二、环境资源的价值(四)效用价值论效用是指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价值是以稀缺和效用为条件的。第二、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量,即满足消费者最小欲望那一单位的商品的效用。环境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是有效用的。同时,环境资源是稀缺的。根据效用价值论,环境资源有价值。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三、环境价值的构成1、环境总经济价值TEV使用价值UV非使用价值NUV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选择价值OV存在价值EV遗赠价值BVTEV=UV+NUV=(DUV+IUV+OV)+(EV+BV)—9.23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是指当某种物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爱好的作用或功能。有的使用价值是直接接触环境资源的,它是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也就是现在或未来环境资源通过商品和服务的形式为人类提供的福利——直接使用价值有的使用价值不直接接触环境资源的,如人们享受静谧的环境、宜人的风景等——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又称期权价值,任何一种环境资源都具有选择价值。当代人在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可能并不希望在本代就把它的功能耗尽。考虑到未来该环境的使用价值会更大,或者考虑到它的不确定性,或用另一种方式利用它可能对人的价值更大,如果现在用这种方式利用了这一环境资源,就不可能用别的方式或未来就不可能再获得该环境资源,因此要对何时和如何利用它作出选择。非使用价值是环境资源的一种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包括存在价值和遗赠价值;而存在价值是其最主要表现形式。存在价值是指只是因为环境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遗赠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护某种环境资源而愿意做出的支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把它留给后代人享用其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三、环境价值的构成2、环境价值商品价值服务价值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四、环境价值的计量方法(一)分析综合法所谓分析综合法,就是把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无从下手的环境问题,先分解成各个具体的因素并逐一加以解决,然后再将各项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综合结果。第三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四、环境价值的计量方法(二)边际机会成本法对于环境资源或自然资源来说,其边际机会成本包括生产者收获自然资源所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