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核心素养的学习一直是我心底的期待。当我拿了“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这个称号后,我变得更认真了。这本书让我在武昌乘风而来的28小时以上的火车上不再无聊,反而增添了一些充实。下面是我对网友带来的《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的阅读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1核心素养的学习一直是我心底的期盼,当我捧起《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我多了几分认真,此书使我在武昌成丰回来28个多小时的列车上不再无聊,而平添了一些充实。本书的内容介绍:本书结合21世纪的时代背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概括了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并将此凝练为三大类型、八大素养,分别是:师德与理念素养,包括师德素养与、教育理念素养;知识与能力素养,包括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综合素养,包括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研究素养、自主发展素养。通过度娘我再次梳理了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下面一一介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准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情怀。2.审美情趣。3.理性思维。4.批判质疑。5.勇于探究。6.乐学善学。7.勤于反思。8.信息意识。9.珍爱生命。10.健全人格。11.自我管理。12.社会责任。13.国家认同。14.国际理解。15.劳动意识。16.问题解决。17.技术运用。18.人文积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1·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2·是通过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3·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通过度娘我再次梳理了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下面一一介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准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情怀。2.审美情趣。3.理性思维。4.批判质疑。5.勇于探究。6.乐学善学。7.勤于反思。8.信息意识。9.珍爱生命。10.健全人格。11.自我管理。12.社会责任。13.国家认同。14.国际理解。15.劳动意识。16.问题解决。17.技术运用。18.人文积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1·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2·是通过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3·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2一、对核心素养的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今年三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引发强烈反响。九月十三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该成果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在这次论坛会上,专家们百家争鸣,畅谈了各自论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积极心理”,论述了“积极教育的启迪与意义”。张志勇副厅长结合“什么是深度学习”具体分析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张卓玉副厅长把核心素养的核心提炼为“融通、应用、内化”,并详细地进行了阐述: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学科内的纵向融通,学科间的横向融通;在用中催生素养需求,在用中获得素养,在用中体现和评价素养;内化为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举止修养,内化为胜任力。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结合百年附小的教育理念“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提出学校应把孩子放在中央,她倡导的“成志教育”和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在“1+X课程”创新实践中具体体现,落地生根。北京中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经验介绍,也充分让核心素养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的得以实践。通过学习,我对“全面发展的人”核心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一句话,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在“人”,教育的任何转向,无论教育体质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紧紧围绕“人”而为。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要学会改变。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四根支柱”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新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时代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改变即创新,创新引领改变,改变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学会改变,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说到底,学会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十多年了,而事实上,有些学校,有些教学,仍沿袭传统不放,注重形式,偏重“成绩”,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有的地方和学校,重课程重教材,轻素质轻学生,口头上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而实际做的仍然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作为教育部门或教育者,首先要学会改变,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行实践落实。正如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中提到的:教育变革的趋势: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变革要人性化--不能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学习,大部分人成为失败者,不能把所有人都绑架在学术性标准上,应该更注重生存、做人等发展的基本要求。未来的学校要变成“学习中心”,并与大家交流了未来的教师是否还存在,教师应该怎样做的话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以用促学,融学于做--探寻核心素养的落实渠道》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做到教学改革、培训改革、试题改革和督导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立足高考发展与核心素养论述了“变与不变”的话题,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31月份,一年之始,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阅读,我带着欢喜心翻开书本。我看到了一个经常看到却没有深入思考的词语——核心素养,以前写文章我会不假思索地把这四个字写进自己的文章,而它具体的含义或者提出核心素养的原因是什么还真的没有找百度或者问前辈。直到2017年一位台湾教授跟我谈起中小学生守则,再谈到核心素养,她高度赞扬核心素养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指出明确的行为供孩子思考何种行为是正确的,何种行为需要践行的。比如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且它指出珍爱生命7种良好的行为表现,有性格开朗,见人热情,不胆怯;听家长老师的话,不轻信陌生人;有基本分辨好坏的能力,不主动伤害别的小朋友;知道基本的防灾知识;不做危险的事情,遵守安全规则。因此,那时候我的内心就种下一颗核心素养的种子,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看到了阳光,也许意味着新的一年,我也要成长了!21世纪,“知识核心素养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同时,时代的高速发展,知识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广而宽,因此我们的教师不再是“知识霸权”者,教师以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出现。我任教低年级,男学生对于恐龙这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深入,每一种恐龙的食宿、运动、分支都深入了解,而我只知道恐龙这一个大物种。不过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可是作为教师,是对祖国花朵的当下和未来负责,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要面向未来的,而未来需要何种人才,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学习的。我们留给后代怎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后代;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后代,取决于我们给后代怎样的教育;我们给后代怎样的教育,取决于我们拥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非常关注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培育。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无法离开教师的核心素养而独立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与根本应该是教师的核心素养,离开了教师素养何谈学生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结合21世纪的时代背景,本书对教师核心素养进行了讨论,梳理出三大类型、八大素养,分别是师德与理念素养包括师德素养、教育理念素养;知识与能力素养包括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综合素养包括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研究素养、自主发展素养。《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4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离开教室师的核心素养而独立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与根本应该是核心素养,离开教师核心素养谈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现实的,所以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而《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这本书对教师核心素养进行了讨论,梳理出了三大类型八个素养,这也是我一直想学习的内容。第1师德与理念素养第一章师德素养“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操守、品行。现在经常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诠释教师的师德,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来说,师德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其内涵也不仅仅限于规范和约束,更扩展为保护和引领。师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建构其他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师德,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及教师职业所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论语》有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荀子《劝学篇》中云:“故学知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依“礼”而发,就能够到达道德的境界。这与孔子的不学礼,勿以立是一脉相承的。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高度认同的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家国情怀是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基础,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体现出教师对祖国的感情,是每位教师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史就是一群饱含教育情怀的教师,为国为民的奋斗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当上了教授,后来又放弃了优厚的教授生活,谢绝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的前身)和金陵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脱去西装,穿上布衣草鞋,告别城市繁荣舒适的生活,开始了乡村教育运动。北京景山学校著名特级教师马淑珍老师是这样说的:我虽然天天战斗在三尺讲台前,每节课教儿童几个汉字,但这几个汉字却连着祖国。一滴水要想永恒,就必须汇入大海。一名教师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汇入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洪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爱国,是教师精神的支柱、动力的源泉。二、职业认同教师职业认同,即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职业认同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聚焦专业成长,调试工作心态,努力创造职业幸福,进而升华自己的职业情感和信仰。三、关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构建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切实开展的基础,更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热爱学生,是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