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作业环境(PPT55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7章作业环境与作业空间牛奕niuyi@whut.edu.cn主要内容1.学习温度、照明、色彩、有毒、噪声、振动等作业环境条件对人的工作绩效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这些环境条件改善的一般方法和原则。2.学习掌握作业空间安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业场所空间布置及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布置的基本内容。7.1作业环境7.1.1温度环境作业温度环境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四种物理因素,应该与人的生理特性匹配。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作业环境指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又称湿球黑球温度)不小于25C的作业。(1)在有热源的生产场所中,热源的散热率大于83736J/(m3-h);(2)作业环境的温度在寒冷地区高于32C,在炎热地区高于35C;(3)作业环境的热辐射强度超过4.186J/(cm2-min);(4)作业环境的温度高于30C,相对湿度(RH)大于80%。WBGT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在室内和室外无太阳辐射热时WBGT=0.7tnw+0.3tg在室外有太阳辐射热时WBGT=0.7tnw+0.2tg+0.1ta式中:tnw为自然湿球温度,℃;tg为黑球温度,℃;ta为干球温度,℃。7.1.1温度环境1、高温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环境人的生理反应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环境的影响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的控制措施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的控制措施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热源设置在作业场所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水幕、水箱、遮热板等)加强自然通风降低湿度、必要时辅助机械通风和空调设备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的控制措施在保健方面:适当饮用含盐饮料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同时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加强个人防护加强医疗预防工作7.1.1温度环境1、高温高温的控制措施在生产组织方面:增加休息次数、延长午休设置工作休息场所最好采用集体作业训练作业者区分热衰竭和热昏迷7.1.1温度环境2、低温低温作业环境指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不高于5C的作业。(1)高山高原工作(2)潜水员水下工作(3)低温车间(4)寒冷气候下的野外工作7.1.1温度环境2、低温低温环境人的生理反应(1)代偿阶段(2)耐受阶段(3)病理损伤7.1.1温度环境2、低温低温环境的影响7.1.1温度环境2、低温低温的控制措施低温环境的人工调节:暖气、隔冷、炉火低温环境的个人防护:防寒服装、高热饮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7.1.2照明环境在作业过程中,大约80%以上的信息是由视觉得到的。照明是视觉功能的基本条件,一个与人的生理特性匹配的照明环境,将会提高工作的速度和精确度,增加产量,保证质量,保障安全。7.1.2照明环境照度经常被用来定量描述某个特定场所的照明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具体是指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用字母E表示。物理意义:物体被照亮的程度单位:勒克斯(lux或lx)。照度可使用照度计直接进行测量。7.1.2照明环境7.1.2照明环境7.1.2照明环境照明的影响1、照明与疲劳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当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工作不能持久。甚至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球发胀、头痛以及其它疾病而影响健康,工作失误甚至造成工伤。2、照明与工作效率适当的照明可以提高工作的速度和精确度,减少差错。舒适的光线,不仅对手工劳动,而且对脑力劳动都有利。某些依赖于视觉的工作,对照明的要求则更为严格。7.1.2照明环境照明的影响3、照明与情绪照明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明亮的房间是令人愉快的。眩目的光线使人感到不愉快。许多人还喜欢光从左侧投射。4、照明与事故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照度不足是事故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眩光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也极易造成事故。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西红柿卖相诱人靠的全是灯光“障眼法”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2.光源的选择1.自然光是人工光源不能比拟的,设计时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2.选择人工光源时应该注意其光谱成分,尽可能接近自然光。3.照明不宜使用有色光线。在有色光照明下视力效能降低。如白光下视力效能为100%,红光下视力效能仅达90%。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3.照度分布1.局部工作面的照度值最好不要超过这个环境中照度值得1/42.一般照明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应大于0.84.亮度分布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5.眩光控制当视野内出现亮度过高或对比度过大的光时,眼睛常常无法适应,这种刺眼或耀眼的强光线叫眩光。眩光多来源于外界物体表面过于光亮、亮度对比过大或直接强光照射。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对比眩光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5.眩光控制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布置光源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4)带太阳镜(滤光片)5)直射转为反射当光源亮度大于16×104坎德拉/米2时,无论亮度对比如何,都会产生严重眩光现象。对眩光光源应考虑用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减少其亮度或遮住直射光线。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5.眩光控制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布置光源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4)带太阳镜(滤光片)5)直射转为反射应尽可能将眩光光源布置在视线外微弱刺激区,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保护角。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5.眩光控制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布置光源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4)带太阳镜(滤光片)5)直射转为反射尽量保证物体的亮度与背景亮度的比值在100:1以下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5.眩光控制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布置光源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4)带太阳镜(滤光片)5)直射转为反射防眩光眼镜7.1.2照明环境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5.眩光控制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布置光源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4)带太阳镜(滤光片)5)直射转为反射光线经灯罩或天花板及墙壁漫射到工作场所。7.1.3色彩环境色彩能改变工作环境气氛,具有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影响作业者的视觉印象。故应该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重视色彩与人的心理特性匹配,以期在工作设计中创造富有性格、层次和美感的色彩环境。7.1.3色彩环境颜色对生理的影响1.对视疲劳的影响:就引起视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篮、绿、淡青等颜色引起视力疲劳最小。2.在眼睛对不同色光的敏感性:其中眼睛对黄色最敏感,故常用黄色作警戒色。3.对人的生理机能的影响:红色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兴奋和不稳定,有促使血压升高及脉搏加快的作用。而蓝色则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稳定,起降低血压及减缓脉搏的作用。黄红颜色有增加食欲的作用。绿黄色及紫色在心理上起中性作用。7.1.3色彩环境颜色对心理的影响1)温度感根据颜色对人的心理效应,一般把颜色分为暖色系、冷色系和中性色三大色系。7.1.3色彩环境颜色对心理的影响2)轻重感色彩给人们心理感情上带来的轻重感也是常见的。一般明度高的感觉轻,明度低的感觉重。明度相同,彩度高的比彩度低的感到轻,而暖的又比冷的显得重。例如机械上的把手等涂以明色,可使操作人员有轻快感。7.1.3色彩环境颜色对心理的影响3)硬度感色彩的硬度感是指色彩给人以柔软和坚硬的感觉,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有关。一般常采用高明度和中等纯度的色彩来表现软色。在无彩色的黑、白是硬色,灰色是软色。7.1.3色彩环境颜色对心理的影响4)膨胀感5)远近感7.1.3色彩环境颜色对心理的影响6)情绪感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1、工作环境用色颜色的选用应考虑颜色的生理和心理效应以及工作环境的用途和性质,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匹配。色调的选择必须结合工作环境的特点和性质,选择暖色还是冷色应考虑如何恰当地改变人们对温度、宽窄、大小、情绪、安全、舒适、疲劳等心态,以及某些影响生理过程的需要;色调不能单调,否则容易引起单调感,加速视疲劳;色调组合要有对比感,并能产生协调、渐变的效果。明度的选择也要结合工作环境的特点和性质;彩度不能太高,否则将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令人感到不安,并分散注意力。除非警戒色,一般在设计时都要避免使用彩度高的色彩。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2、机器设备和工作面用色①设备、工作台面的配色应该与其功能相匹配。一般工业设备外表和外壳宜采用黄绿、翠绿、浅灰和驼色等色。②设备、工作台面的配色应该与环境色彩匹配。③危险与示警要醒目。例如,消防设施大都用彩度较大的红色。④控制器、显示器和关键部位的配色要不同于背景用色,以利识读。⑤加工物件与机器、工作台面间的配色和亮度必须有显著的差异,形成色彩对比,加强视觉识别能力。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3、安全标志用色红色表示危险、暂停、停止、禁止。红色是指示火警和火警系统的规定用色,部分色标如图。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3、安全标志用色蓝色主要用来做标志、说明等,如图。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3、安全标志用色黄色表示小心、注意。为了醒目也常与黑色一起使用。黄色和黑色是起警告作用的颜色,部分色标如图。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3、安全标志用色绿色表示安全、正常,如图。7.1.3色彩环境色彩调节及应用4、技术标志用色7.1.4有毒环境有毒环境有毒气体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有害物质。工业粉尘是指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粒子大小多在0.1~10微米。烟(尘)则是指直径小于0.1微米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一般形成于燃料的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过程中。7.1.4有毒环境毒物环境的改善措施1.以无毒或毒性小的原材料代替有毒或毒性大的原材料;2.改变操作方法;3.隔离或密闭法;4.湿式作业;5.通风;6.合理的厂区规划;7.作业场所的合理布置;8.个体防护措施;9.包装及容器要有一定的强度,避免因碰撞等原因造成的毒物外泄;10.加强厂区的绿化建设。7.1.5噪声环境通常情况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根据来源的不同,噪音可分为:1.工业噪声2.交通噪声3.社会噪声4.建筑施工噪声根据噪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分为:1.稳态噪音2.非稳态噪音3.脉冲噪音7.1.5噪声环境噪声环境的改善措施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传播3.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控制噪声4.在声源周围采用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阻尼等局部措施5.个人防护6.音乐调节7.其他7.1.6振动环境振动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回出重复的运动。7.1.6振动环境振动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回出重复的运动。7.1.6振动环境振动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回出重复的运动。7.1.6振动环境振动环境的改善措施1.减少和消除振源a)隔离振源b)改进生产工艺c)采取隔振、吸振、阻尼等措施来消除或减小振动d)采用弹簧类、橡胶类、软木类、毡板和空气弹簧等形式的减振器e)降低设备减振系统的共振频率2.个体防护3.限制接触振动时间4.其他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