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琉璃艺术未来式」座谈会会议记录主办单位:琉璃中国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唐斯复(琉璃中国博物馆馆长):尊敬的上海美术馆李磊馆长、尊敬的诸位发言人和前来听发言的人们、新闻界的同行们;很高兴大家能相聚一堂,参与今天开放式话题的座谈报告会《琉璃.艺术.未来式》。首先介绍在发言位置上就坐的:1,陆蓉之北京月亮河当代艺术馆馆长2,王嘉骥国际策展人3,顾晓鸣复旦大学教授4,庄小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玻璃工作室主任5,肖小兰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还有在听众席中的上海琉璃工房琉璃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陈耀圻、琉璃工房艺术家张毅和杨惠姗、上海美术馆教育部主任高茜、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郭青生、《大美术》杂志社出品人、上海得凯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沐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城市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韦天瑜等。我是谁?在文汇报驻北京记者岗位上工作了20余年,中国昆剧全本《长生殿》出品制作人,上海琉璃工房琉璃艺术博物馆馆长。感谢生活赋予我不断长见识的机会,也赋予我没完没了的着急受累的厚爱。因为,我愿意。今天,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琉璃.艺术.未来式》座谈会非同寻常。1995年,《琉璃工房杨惠姗现代琉璃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12年前琉璃工房是通过上海美术馆这扇大门进入上海的;2001年琉璃工房和上海美术馆合作举办《2001国际琉璃艺术大展》,20余国的70余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令上海观众第一次领略琉璃世界的精彩;2007年正值琉璃工房创建二十年之际,又是在上海美术馆,双方再次合作,邀请诸位大家讨论琉璃艺术的未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此刻,与我们的会议同时,在琉璃工房琉璃艺术博物馆正紧张地进行布置《杨惠姗影响20影像琉璃装饰艺术展》,它将一改琉璃工房20年来已经十分成熟、又被公众认可的布展和阐述作品的方式,尝试将静止的作品,置于动感的、以声、光、影的手段营造的氛围和环境之中,两者交相呼应、融合,努力开创又一个20年起始时的新面貌。琉璃工房是由琉璃艺术品公司和艺术家杨惠姗工作室构2成,正是琉璃产业保证了琉璃艺术创作的进行和取得成就。今天,我们着重讨论的是从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和其展示的方式说开去,希望诸位可将话题引伸到更加广阔的会展领域。我认识琉璃工房是从它的包装盒上的牡丹花图案开始的,据说那出自清代江宁织造局。对于这个图案的选择,可看出艺术家为自己定下为人从艺的品向,今天,这牡丹花已成为琉璃工房的标记之一。杨惠姗创作的变化便从牡丹花的形态上显现出来——我们将织绣的牡丹花作为起点,第一次出发,诞生了琉璃牡丹花,这样的演绎方式延续了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当再回到原点第二次出发时,诞生了大型的黑色牡丹花绣屏,最传统的中国刺绣发生了改变,带给人们很大的视觉冲击。下面我们再从琉璃牡丹花出发,大型作品《澄明之悟》问世,那是带给欧美琉璃界惊异的作品,纷纷被权威性的博物馆争相收藏。不久,非琉璃材质的超大型的作品金牡丹诞生,她与艺术家默契,在蓝天下、墙头之上找到向世人展示的位置;紧接着,她的兄弟银牡丹诞生,启示艺术家,牡丹66餐厅的天花板是作品理想的居所,赋予用餐的人们以艺术的欣赏。如果说,现代艺术(也称当代艺术)的特征是对传统艺术的颠覆,那么,今天我们见到的种种牡丹花在传统基础上的变形、夸张、材质的改变等等,是不是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精神?那么,这个展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还是问号,本人与诸位一起期待她的亮相。仅举一例作为座谈的抛砖引玉,现在,请诸位天马行空地说开去。有一点提醒:每一位限时二十分钟。李磊(上海美术馆馆长):琉璃通过琉璃工房的努力,将中国琉璃带到高的境界,大家有目共睹。当代琉璃如何超越?虽然我不懂琉璃,但从大面上,可以提出一些沟通、思路和角度。不是从产业谈,也不从琉璃工房艺术价值的判断来谈,而是从我在美术馆的工作来谈。「技术的超越与艺术的超越」,是我的题目。艺术的根本问题是甚么?还是人自身的超越。如何超越身体的限制和社会的限制,使思想在自由的天空翱翔,是艺术家渴求的。琉璃是一个载体,技术呈现方式,可以有不同阐释、不同效果。过去都把琉璃当成珍宝,去年在陜西的地宫里看到琉璃盏,在一千两百年前是稀世珍宝,只有皇家至高无上可以拥有。琉璃高工艺、高精度,一直被归类为工艺美术品。有了技术结合器形,形成审美价值,这个价值判断的归结点是实用、把玩,没有纯精神的诉求,这是历史以来对琉璃习惯的看法。到了近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如何从玻璃器、实用品,向艺术品转换?在近代不仅琉璃、还包括陶艺,都有新的要求。因为陶艺、琉璃,不可能超越材料,所以思想空间是被限制的。这与绘画不同,绘画没有大的限制,器形工序的复杂削减了思想的自由。这个矛盾现在提到我们的面前,如何超越?是否有这个可能3性?我不懂技术,所以可以乱说,可以遐想。比方说,看琉璃艺术的时候,一般通常要塑形、浇铸、切割、抛光……,以前是器形,现在是审美性。琉璃工房是唯美型的艺术创作。琉璃工房很大贡献是将中国传统的精髓、审美,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质量。现在的问题是,是否能够超越?是否需要超越?如果要,如何超越?我个人判断是不需要超越。它本身是很完美的体系,非常之美。琉璃中国博物馆中,牡丹、植物形的作品,都非常美。这是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精髓,为什么要超越?这样的艺术实际能对人的审美进行提升,这个提升实际上就达到了艺术创作的目的。但是作为琉璃艺术,它是否需要超越?大而言之,我觉得需要超越,也是有可能超越。即使像杨惠姗老师这么美的雕塑,但总体感觉还是工艺品。工艺品的特征是可复制性;还有器形的完整性,它没有缺点,可以由助手一起参与完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缺点。拙、不完整、残缺,是中国的另一种审美范畴。如何超越唯美?这是和社会需求、精神需求相辅相成的。我个人创作也是走唯美路线,走中国文化的审美规律性。走到后面,发现它没有悲怆感,这是一个问题。当我们生活在平静中,精神很难超越。相反,当我们生活在波折而动荡、极端的矛盾当中,容易产生悲剧的力量。并不是琉璃工房说要去搞很丑陋的东西,而是说我们的艺术是否要有更强大的力量?比如,法国大皇宫出现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在华美的宫殿中装进去一堆废墟,产生了一种崇高的悲剧感。它是一堆垃圾,却也是艺术品。琉璃艺术如何超越?我不知道。我们要尝试突破。比如一个最美丽的生命,无奈的不可避免的极端的死亡,它将形成极大的悲怆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我相信一定能超越技术的限制,达到艺术的新高峰。顾晓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馆长提出一个高度的问题。像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也是一种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我们的讨论,今天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大家不知道。时间就像琉璃一样,流动之后凝结,由大家共同创作。李馆长说,杨惠姗老师的作品美,我说,杨老师个人很美,是我的偶像,全中国的演员,我最佩服她。1989我在中国时报写专栏,写到玉卿嫂是中国女子刚毅心气的代表,文章中写的最后一句话是“杨惠姗给了我们一个玉卿嫂”。琉璃艺术在相当程度上是笨拙的艺术,要一个这么大的团队做,做完了不能修改、不能动。在今天电光声色的社会中,琉璃的琉,也是「流」,不断流动,如何把握生命的流动,包括我们所有的作品、写的论文、琉璃作品,都是人生流过的。璃,也是「离」,比较复杂,若即若离,流动的东西凝固了,艺术作品是你,又不是你,又离开了你,就投入了另一种艺术中。杨惠姗的牡丹做的真是好,花开花谢,留的住吗?螭,有龙食于清而游于清。现在所有的美术,愈来愈不象样。张晓刚有太重的政治包袱,所以艺术消失。艺术浑浊,如何保持清?只有杨惠姗出淤泥而不染。4杨惠姗、张毅两个人的情感,为人间创造琉璃。我认为真正最伟大的琉璃,是佛的舍利子。佛的一生修行留下来的琉璃,它是生命的境界,精神的境界。现代人寻找丢失的灵魂,琉璃第一个标准,“有没有一生的追求”。琉璃是瞬间艺术,把握瞬间很难。是Hotwater,瞬间能做出甚么?融化中的东西,那个热度,如何做出。有批量,就有一定程度匠气,灵魂没了。所以要有掌控力,才能做琉璃。琉璃的创作,禅意、对于生命的理解非常重要。琉璃就是「观世音」。音是看不见的。能看见只能听见的音,花开花落有声音。为什么喝酒要碰杯?就是因为香味有了,味道有了,就是没有声音。互联网时代来临,如果把音变成最美丽的画,就是抽象艺术的全部标准。接下来就是味,taste,味里面有道,食品是上帝,如果你们的琉璃可以把这个南瓜做出来,万圣节全世界就用你们的南瓜。琉璃的艺术性到底在哪里?我认为你们要在美学上要进行研究。杨惠姗把牡丹创作成这个样子,在中国的传承上,是挪用,是创旧。你们在创旧中,可以形成了理论。当代艺术老是搞破烂。那我们来策划好不好?我们玩个破烂好不好?我们先把琉璃做成非常漂亮的上海美术馆,然后放到炉子里面烧,烧成废墟,一共有五、六个废墟,送一个给上海美术馆李馆长。烧的这个废墟呢,是我们的匠心,是我们的心灵。或者我们烧出一百个,前面99个全敲掉,留下最漂亮的最后一个。上帝博物馆,收藏你。另外要说的是“触觉”的问题,中国没有对玉的触觉做研究?贵妇人的猫15年就死了,那我们做琉璃的猫,放在你的旁边,摸牠背的感觉,那个触觉。给杨惠姗出个题目“人人见到了都想摸的手,是什么手?”把触摸感做出来。视觉里面要有触觉。琉璃艺术是个非常复杂天地之气、个人之气的结晶。我们现在是盛世气象,是很好的,但庸俗气氛太厉害了。我们国家要呼唤对琉璃的重视,就是对国家气韵的重视。国家有大气的时候,才会让琉璃作品能凝聚时代风味,气韵啊,气势啊,气血啊等等。茫茫时空中,人来人往,灵感从何而来,并凝聚在一起改造整个时空。艺术绝对不是写字不是画画,现在中国的艺术,缺少灵魂。哪怕它价值两千万、三千万美元都没用。如果你们能做好琉璃的艺术工作,能成就工艺艺术,通过工艺艺术,反馈到所有造型艺术,甚至音乐,然后让艺术找到灵魂。艺术的相通,让我对琉璃艺术寄与非常大的希望,我一直关注了这么多年琉璃工房,我会继续关注,你们是值得我崇拜和关注的。庄小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主任):关于未来,是不可知的,只能猜想。它是连接着现在和过去,是一个生命,又分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一个人、世界万物都是如此,像我们的地球5从原始板块,碎裂成为七块,漂浮开来,有的插进去,把山拱起来了,形成山脉。琉璃艺术也有其生命。生命的过程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平静、剧烈变化的阶段。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传统的审美、技术、传媒手段,都在解体,一个新的东西在产生,这个阶段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大家说不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就像两个人在打架,谁胜谁负,只有很少人才看得清楚。如果板块裂掉了,透过缝,看到一些次序,找出一些关键的事情,去把握住。一件琉璃作品,如何产生?第一个过程,艺术家要有理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念。艺术是意识形态,作品首先要有艺术家的理念,做出来则是技术的过程。完成后,要传播,不同时代有不同传播方式。我早就听说张毅和杨惠姗在考虑策划新的展览,这个策划要把电子艺术与琉璃结合,就抓住要害和关键。关于未来审美观念的变化,谁都没办法想象,但我们肯定审美观念会从单一走向多样,这是毫无疑问。艺术悲怆感的问题之外,优美的感觉,应该是会占到主导的地位,因为它非常符合个人化的东西。比如马自达M6可订制自己的颜色,就是审美多样化的反映。比较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第二变化,新技术为创作带来彻底的改变。从建筑上来说,钢筋水泥的发明使房屋产生变化,是以前是想象不出来的。玻璃艺术的发展,肯定也会有巨大的材料冲击。比如激光技术,可以在材质中任意穿洞,有的艺术家就打了很多洞,滴一滴红色油,让它穿过那么多洞,最后流出来。新的技术改变作品的面貌,以后牡丹花是否可以从琉璃中一点点显现、生长出来?是否可以改变颜色,透过光,不停变色?以后科技参与艺术状况会愈来愈多。传播手段是第三件事,这是张毅和杨惠姗做的非常好的事。电子艺术有极大的感染力。今晚,东方艺术中心有电子艺术节开幕,由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领衔。他们也找我谈电子技术和玻璃合作的事情,代表这里面有无限表现的可能性。因为玻璃是会内部反射的,可以像彩虹折射,也可以利用玻璃的条纹,光进去,随条纹走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