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粮食管理行政执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增城市粮食管理行政执法一、行政执法主体法律法规授仅组织:增城市粮食局法律依据: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九条“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的经营者,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申请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应当向办理工商登记的部门同级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具体条件的申请者作出许可决定并公示。”第十九条“陈化粮购买资格由省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第三十五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第四十二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构成犯罪的,—2—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一)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二)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的;(三)粮食收购者违反本条例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2.《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十九条“代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仓库容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仓库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二)具有与粮食储存功能、仓型、进出粮方式、粮食品种、储粮周期等相适应的仓储设备;(三)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央储备粮质量等级检测仪器和场所,具备检测中央储备粮储存期间仓库内温度、水分、害虫密度的条件;(四)具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粮食保管、检验、防治等管理技术人员;(五)经营管理和信誉良好,并无严重违法经营记录。选择代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应当遵循有利于中央储备粮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中央储备粮的集中管理和监督,有利于降低中央储备粮成本、费用的原则。”第二十条“具备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代储条件的企业,经国—3—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取得代储中央储备粮的资格。”第四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给予不具备代储条件的企业代储中央储备粮资格,或者发现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不再具备代储条件不及时取消其代储资格的;(三)发现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存在不适于储存中央储备粮的情况不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其限期整改的;(四)接到举报、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3.《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第四条“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审核认定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受理报批工作。”第八条“申请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企业,需向所在地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一)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申请审核表;(二)营业执照复印件;(三)企业法定代表人以及粮食保管、防治、检验等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和从业资格证明;(四)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其仓房条件、检测条件、粮仓设备条件等情况的认定资料;(五)经审计部门或中介机构审核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4—第十条“省级粮食行政部门在同意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根据规定的资格条件,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并提出书面意见。”第十一条“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审核合格的企业发文公布并颁发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证书。对于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作出不予认定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第二十三条“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资格审查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给予不具备代储条件的企业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或者发现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不再具备代储条件而不及时取消其代储资格,以及其他行为给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管理工作造成损失的,依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警告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第三条“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本辖区内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执行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任务。第七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粮食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一)粮食收购者是—5—否具备粮食收购资格,在其从事的粮食收购活动中是否执行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粮食收购政策。(二)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三)粮食经营者在粮食收购、储存活动中,是否按规定执行了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国家有关粮食仓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其收购、储存的原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四)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了国家粮食运输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五)粮食储存企业是否建立并执行了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六)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是否执行了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规定。(七)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了国家陈化粮销售处理有关规定。(八)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机构及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是否执行地方储备粮管理有关政策和规定;地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储存安全以及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标准与规范执行情况,以及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的承储资格情况。(九)从事军粮供应、退耕还林粮食供应、水库移民粮食供应、救灾粮供应等政策性用粮经营活动的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十)粮食经营者是否建立了粮食经营台账,是否执行了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十一)粮食经营者是否依照粮食应急预案规定,承担了相应义务,执行了相关规定。(十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需要进行监督检—6—查的其他内容。第二十二条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并造成农民或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规数量较大的,可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第二十三条粮食收购者未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经售粮者举报并查实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欠付1个月以上2个月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欠付2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欠付3个月以上的,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暂停或取消粮食收购资格。第二十四条粮食收购者违反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取消粮食收购资格。第二十五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有下列情形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相应处罚。”5.《军粮供应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地、市级粮食部门和部队军、师级单位后勤军需部门没半年、省级粮食、财政部门—7—和军区、军兵种、武警总队后勤军需部门每年对当地军粮质量进行一次检查”;第五十二条“各级各部门应当加强军粮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军粮财务检查制度”。6.《关于做好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和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监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三、加强对陈化粮销售和处理的监管(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审查陈化粮购买资格证书的陈化粮购买记录。”7.《关于做好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和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监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申请资格办理程序严格按照层级负责制办理。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地级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盖章后,报省计委和省工商局审定。”“三(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审查陈化粮购买资格证书的陈化粮购买记录”。8.《广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第二十五条“为保障《统计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维护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每年要在适当时间组织开展统计监督检查。”第二十六条“统计监督检查事项主要包括……。”第二十九“条实施统计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有权……。”第三十一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在统计监督检查中发—8—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应根据《统计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9.《广州市本级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试行)》第十条“市计委负责市本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检查监督全市储备粮的计划执行情况和储存安全。”第十一条“市储备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市本级储备粮的日常管理,组织储备粮检查和轮换工作。”第三十八条“经检查,承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计委对有关的责任人提出警告,并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经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并取消其承储资格。”第三十九条“经检查,承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委对有关的责任人追究经济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计委责令其改正,有非法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并追缴以前拨付的费用、利息补贴,给予主要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定”文件:关于印发《增城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增编〔2005〕6号)—9—根据《中共增城市委、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增城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增委发〔2005〕1号),将增城市发展计划局改组为市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市发改局),市粮食局与其合署办公。市发展和改革局是市政府负责综合研究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工作部门。市粮食局是承担粮食行政管理职能的工作部门。二、行政执法依据序号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制订、发布机关生效时间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5.262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8.153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04.12.14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05.1.15军粮供应管理暂行办法解放军总后勤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1997.16关于做好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和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监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工商局、粮食局2003.2.127关于做好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和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监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工商局、粮食局2003.2.128广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广东省粮食局2004.119广州市本级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试行)市发改委、市财局、农发行省分行营业部2003.710增城市粮食局职能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增城市编委办2001.12.10—10—三、行政执法行为(共36项)(一)行政处罚(28项)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处罚种类:取消粮食收购资格法律依据: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第二十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法律依据:—11—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一)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二)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的;(三)粮食收购者违反本条例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四)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或者未按照规定报送粮食基本数据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