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观后感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00字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观后感5篇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最生动的现实证明,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以下是网友带来的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600字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让我们来看看!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观后感600字(一)30个团队,300个日日夜夜,3000名普通百姓参与创作,用深情细腻又恢宏壮阔的笔调,为而立浦东呈上了一份生日礼——10月30日,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策划的“风从东方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艺术展”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序幕。一位老先生,站在一面由1210张百姓生活照组成的主题墙前颤声说道:“这个是我,这里就是我们生活的浦东!”一位中年“老开发”,站在“海纳百川面向世界”的雕塑旁,看着两侧一年一张的陆家嘴俯瞰照,眼前闪现着无数个脑力激荡、运筹帷幄的瞬间,“我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浦东,我们老了,浦东成长了!”一家三口坐在“美丽乡村”小展厅的长凳上,抬头看海鸥翩跹,低头看桃花灼灼,小女孩脱口而出:这里真美……在过去的10天时间里,逾5万观众来到这里,或激情澎湃,或柔软欢喜。大家发现,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过去的记忆,每个人都能与浦东发生共情。5000平方米的展厅内,既有反映重大国家战略印记的绘画、摄影、雕塑和装置艺术,也有体验城市发展变革的多媒体互动场景,还有凸显人民美好生活的情景式演绎和直播展示。这是一个集政治性、艺术性、人民性于一体的主题艺术展,引起奋斗者、参与者的强烈共鸣。在看展过程中,有人欢笑,有人感叹,有人落泪,有人惊艳,有人回首往事,有人畅想未来。这是一次穿越时空满载百姓记忆的群众艺术展,也是一次体验改革开放激情和成果的奇妙旅程!让我们用一组海报共同感受艺术展的魅力——谨此,感谢为浦东开发开放贡献力量的奋斗者!致敬改革开放进程中磅礴的人民力量!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观后感600字(二)变化从“过江”开始“刚搬来时,这里还是大片农田。几十年来,变化实在太大了!”家住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的包永虎感叹。周家渡,这个浦东新区最“年长”的街道,近十年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搬来浦东的时候,这里只有83路和84路两条公交线,晚上七八点车就没了。”包永虎回忆道,当时的周家渡交通极为不便。去上海浦西南市区上班要先坐公交车到南码头,再换乘轮渡,最后再换乘公交车。如何消除黄浦江对浦东浦西的自然阻隔,解决“过江难”,既是上世纪_年代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首要课题。浦东开发从基础设施入手,“第一仗”就是架起越江大桥。1991年6月20日,南浦大桥铺上最后一块桥面板,中国第一座叠合梁斜拉桥建成。自此,从浦东到浦西,坐车过桥只需要7分钟,为浦东的开发开放创造了条件,让浦东居民生活的变化走上了快车道。便利的交通环境为浦东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平均不到3公里就有一处越江设施,桥梁、隧道、地铁、轮渡将黄浦江两岸紧紧连接在一起。今年3月,黄浦江上第13座大桥——昆阳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按下“复工键”,预计年内将基本建成。从“锈带”到“秀带”今年,浦东有一条巴士专线成了“网红”。这条名叫“初心之旅”的专线,带着乘客从浦东开发开放的原点——浦东开发陈列馆出发,一路了解小陆家嘴地标背后的故事,感受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回顾浦东30年的发展历程。自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以来,22公里的浦东东岸滨江焕发出勃勃生机,由跑步道、骑行道、漫步道组成的滨江“三道”慢行系统深受市民喜爱。在黄浦江东岸,22座望江驿成了“网红”新地标。“周边邻居都喜欢结伴来滨江跑步、打太极拳,我更愿意找个安静的角落,看看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轮船。”家住陆家嘴街道的退休教授陈仪佳是这里的常客。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未来,浦东滨江还将成为世界级滨水复合功能带,还将聚集重点项目,打造文化商务走廊和特色文化地标,成为全球首展、首秀、首演及首店聚集地。开启“未来之城”“我们要打造一座现代化海港城市、一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告诉记者,新兴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制度创新在这里开花结果、高端人才在这里安家落户,城市功能日臻便利完善……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这不是简单的面积扩大,而是根本的制度创新,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再升级。同时,也将为市民未来的生活描绘一幅新图景。已经在临港新片区工作3年的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斯塔福斯切实感觉到,临港新片区不再只是过去那个工业区。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剧院等接连投入建设,休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厅里还有个‘小临通’,实在太方便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来自乌克兰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员工娜斯提娅兴奋地说。娜斯提娅说的“小临通”,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设在出入境接待大厅的服务窗口。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小临通”窗口,他们只需告知自己的情况,办事人员就会针对性地推荐最为合适的政策,提供“保姆式”服务。面对未来,浦东承载着更高期许,将不断用点的突破带动面的盘活,用制度性的创新积蓄内生动力,用更高水平的开放拓展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观后感600字(三)制度创新“苗圃”成“森林”从全国第一个新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贸区,浦东在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上,都代表国家实施重大改革开放措施。时任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参与并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早期波澜壮阔的历史,他回忆说,“浦东开发者提出了一句自勉的口号:‘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还把这句话贴在食堂,时刻提醒大家”。改革开放已成为浦东鲜明的特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在规划设计阶段采取国际咨询方式,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开辟了新理念,树立了新标杆。如今,站在上海中心之巅,可以感受到这座金融城蓬勃向上的活力和魅力。这里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布局中国业务首选地,集聚了占全国41%的外资法人银行、占上海89%的外资财险人身险法人机构;集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10余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机构……今年首家登记备案的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罗素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颖感慨道:“从全球视角看,这里是世界上资管业最具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从开发初期的“资金空转、土地实转”到自贸区成立后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的制度创新让“浦东现象”变成“中国样本”,“浦东试点”变成“中国经验”。聚焦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浦东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批基础性和核心制度创新,32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制度创新的“苗圃”正在成为“森林”。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说,“浦东显示出了其应有的国际效应。从‘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到陆家嘴规划设计阶段国际咨询,到保税物流园区,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举措的实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不止于“特斯拉速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和生产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被誉为“特斯拉速度”。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告诉记者,“特斯拉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了半年的时间,而我们上一个刚审批的项目,仅用了4个月时间。”未来,临港新片区将改革审批审查制度,完善“一网通办”,继续提升临港新片区的办事效率,将时间缩短至3个月乃至更短。做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通过探索“白名单”制度,逐步推动离岸贸易常态化运作。全球知名建筑设备制造企业沃尔沃建筑设备今年把亚太总部从新加坡迁到浦东。该公司董事、副总裁詹旭告诉记者,将亚洲总部迁到上海是中国市场、投资环境、制度创新等显著提升后水到渠成的事情。近年来,浦东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提高开放的能级水平,努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浦东开发开放进程中,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一飞冲天的C919国产大飞机,闻名中外的“特斯拉速度”,显示出科技创新加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在浦东更加成熟定型。浦东在创新发展上积极探路,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孵化体系,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覆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一批高成长公司和头部企业蓬勃发展,浦东已有16家企业登陆科创板。“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已经成为浦东未来的主攻方向,眼下正加快推动这些重点产业全部达到千亿级规模。如今的浦东,云集了1万多家创新企业,成为创新创业的乐园;截至2019年底,浦东汇聚了574家研发机构,积累了技术攻坚的基因;浦东经资质认定的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已有164家,在孵企业逾3500家。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浦东立下了新的目标--“朝着经济总量7年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全速推进”--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浦东。2万亿元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对未来的信心。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浦东,唯有改革开放再出发。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观后感600字(四)浦东正成为中外合资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最聚集、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0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6家。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有19家注册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外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其中,有16家中外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将办公地也设在上海浦东。回顾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历程,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郭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浦东新区在每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印记,这里孕育了中国第一批基金公司,第一批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第一只指数基金,第一只货币基金,第一只QDII基金,第一只内地和香港互认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成立于2004年,作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一员,郭鹏认为,浦东以及整个上海作为中国金融开放的“桥头堡”,良好的发展环境获得全球机构的青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迎来了更多新机遇。30年来,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对于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发展和壮大意义非凡。“作为中外合资公司,依托上海金融领域持续扩大开放的契机,借助摩根集团的全球优势,深度参与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上投摩根是最早一批开始参与QDII、RQFII、QDLP以及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等跨境业务的基金公司。”郭鹏向记者介绍,中国始终是摩根集团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过去30年是如此,未来30年依然会坚定深耕中国市场。另一家办公地点位于上海国金中心写字楼的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由国海证券和邓普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合资公募基金公司。站在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新起点,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0年前,党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浦东新区开始了‘金融先行’的宏伟蓝图。在波澜壮阔的开放进程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于2004年在上海浦东陆家嘴正式成立,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我们参与和见证了浦东新区的日益繁荣,蓬勃兴旺。浦东新区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便利的配套设施、大量的优秀人才,以及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文化,无不使扎根于此的公募基金公司从中受益,有更充足的信心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该人士表示,在十六年的发展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始终秉承“诚信、稳健、前瞻、一流”的经营理念,确立“全球视野的投资专家”的发展目标,致力于了解并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资产管理需求,目前已形成股票投资、固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