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行政法第三章XINGZHENGFA第三节行政法概述XINGZHENGFAGAISHU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管理机构的权力和活动程序的法,特别还包括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法。”——[美]戴维斯“行政法就是以命令关系即职务上的命令服从为构成原理的执法机关所适用的法规总称。”——[日]中村《规范行政法学》行政法是调整和规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定义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行政法的目的合法性原则的内容1、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由法设定与依法授予(一)合法性原则2、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合理性原则的内容1、正当性(二)合理性原则2、平衡性3、情理性两原则的关系①两原则是行政法的两大基本原则,二者不可偏废②合法性原则是主要原则,合理性原则是补充原则。联系区别(1)合法性原则既适用约束政府行政行为,又适用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而合理性原则只适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的行为(2)合法性原则既适用行政管理,又适用行政诉讼;而合理性原则不适用行政诉讼(3)违反合法性原则构成行政违法,违反合理性原则构成行政不当两原则的关系第二节行政主体XINGZHENGFAGAISHU一、行政主体的概念指享有公共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国家公务员公务行为个人行为行政人公民个人国家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2、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独立行政职权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行政主体机关法人从事民事活动为(1)职权行政主体(2)授权行政主体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2、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独立行政职权的组织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4、行政主体能独立地承担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果二、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结构图国务院省政府自治区政府直辖市政府(设区的)市政府自治州政府(县级)市政府县政府自治县政府乡政府镇政府民族乡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纵向关系——以隶属关系为基础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1、领导关系2、指导关系(一)纵向关系(二)横向关系横向关系——无隶属关系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即公务协助关系。行政行为XINGZHENGFAGAISHU第三节一、行政行为的概念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所实施的对相对人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1、从主体上看,它是由行政主体通过行政人作出的2、从性质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公务行为,而不是私人行为浙江海门海关全国首次缴获高速走私装甲船3、从方式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单方行为,不是双方行为4、从效果上看,行政行为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二、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95年5月,某市生物工程公司未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擅自生产“干挠素”3元瓶,非法销售后获利5万元。该市卫生局和工商局对此案进行联合查处,依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于96年4月以两机关的名义共同作出处罚决定:(1)责令公司停止生产“干挠素”;(2)没收非法所得5万元。公司不服,提起诉讼。问:处罚主体是否合法?(一)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1、主体合法3、内容、程序、形式要合法2、权限合法(一)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1、主体合格2、对象适格3、内容合法合理4、程序合法严某回家途中,发现邻村张某酒后醉倒在路上,就将张某扶回家。张某酒醒后发现口袋的部分现金丢失,就向公安机关告发严某掏走,严否认此事。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3条,处以15日拘留。但未制作裁定书,也未向严某交代诉权,就执行了拘留。拘留期满第二天,严某就到县法院起诉,要求公安机关撤消拘留决定,并赔偿损失。问: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法院是否受理此案?(二)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1、约束力2、确定力3、执行力三、行政行为的分类(一)从行政行为的运行过程来分: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二)依据行政行为的效力范围:内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三)根据行政行为能否起诉:可诉、不可诉(四)依据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针对不确定的行政相对人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事件或特定的人,所作的特定的处理。1、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标准(1)该行为的约束对象是否特定(2)能否直接发生利益结果(3)行为有无重复适用性2、具体行政行为结构图行政赋权行为许可、认可、奖励、救助行政限权行为处罚、强制执行、征收行政确认行为证明、公证、鉴定等行政裁决行为裁决、确权行政救济行为撤消、变更、赔偿、补偿第四节行政责任DISANZHANGXINGZHENGFA一、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前提行政瑕疵行政违法行政不当(一)违法行政1、行政失职2、行政越权3、滥用行政职权4、事实依据错误5、适用法律错误6、程序违法7、行政侵权(二)行政不当1、权利赋予不当2、义务科以不当二、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3、履行职务4、撤消违法行为5、纠正不当6、返还权益7、恢复原状8、行政赔偿张某是开豆浆店的个体户,全部资产为1500元,由于豆浆店的卫生严重不合格,经某县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确认其为可依法处以2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行为后,对张某处以罚款10000元。张某不服,向该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试分析:(1)本案对原告的行政处罚是违法行政,还是行政不当?(2)本案应如何处理?第六章行政许可法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1、概念: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2、特征:⑴行政许可是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⑵行政许可是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产生的行政行为。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③行政许可是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④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二、行政许可的功能(1)控制危险(2)弥补市场结构性缺陷或者市场失灵(3)协调、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4)提供某种公信力或者证明力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第十三条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