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方刚方刚方刚方刚罗蔚罗蔚罗蔚罗蔚著著著著前言第一章台湾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政策第1节台湾环保行政体系的发展与作用第2节永续发展宣言、纲领与计划第3节环境综合计划与环境影响评估第4节永续发展指标第5节节能减碳行动第6节永续能源纲领第二章台湾的环境教育第1节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第2节永续校园行动第3节生活环境总体改造计划第三章台湾的环境与生态法规第1节土壤、水、海洋第2节空气与躁音第3节废弃物第4节其它第四章“国家公园”及生态保护体系第1节台湾“国家公园”的历史第2节台湾“国家公园”的概貌第3节有关“国家公园”的法律规定第4节台湾生态保护体系的其它部分第五章台湾的森林资源第1节台湾森林资源的概貌第2节台湾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3节森林旅游的优势与隐忧第六章台湾的生态运动第1节环境正义与绿色民主诉求第2节台湾环境运动:社会运动与抗争政治第3节垃圾事件:大陆的现状与台湾的启示第七章广泛的公众参与第1节台湾民间环保组织概述第2节台湾主要民间环保组织介绍第3节台湾的妇女环保组织第4节对两个民间环保活动的田野观察第八章台湾人生态环保意识调查第1节台湾民众对环境污染严重性的评估第2节台湾人环境生态观调查第3节两岸大学生生态意识受性别教育的影响分析第4节两岸大学生对性别气质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后记前言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说,在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上,我们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有落后之处。因此,在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了解别人的成功经验,借鉴吸收,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多走捷径。我国的宝岛台湾,与中国大陆地区同属中华文化,又因为历史的原因,政治制度不同,隔离甚久。因此,决定了台湾既有与祖国大陆相似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台湾社会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早于大陆。台湾在过去三十年间,由民间的生态运动开始,推动当局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围绕生态环境问题,从民间到当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无论在生态环境教育,还是立法上,都有许多值得中国大陆借鉴之处。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都把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作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着眼点。可持续发展,在台湾被翻译成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或“永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三个国际保育组织,于1980年出版之“世界自然保育方案”报告中提出。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永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需求,同时不损及后代子孙满足其本身需求的发展”,自此推动永续发展在世界各国掀起浪潮。”永续发展“应包含公平性(Fairness)、永续性(Sustainability)、及共同性(Commonality)三个原则;就社会层面而言,主张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及后代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就经济层面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可持续经济成长;就自然生态层面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未来”报告,该报告将“永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为了实现“永续发展“,台湾社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全面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政策。从宣言,到纲领,从计划,到指标,堪称完备。在立法方面,更是不断丰富,其全面与完备,令人叹为观止。同样,台湾也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基础的生态保护体系;在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同样可以为大陆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台湾生态环境保护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民间的生态运动。民间生态运动又体现为民众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与当局的合作与对抗。二者殊途同归,都致力于促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加强,两岸的生态环境也相互影响着。大陆的沙尘暴也曾吹到台北,而台湾的橡胶企业要在厦门设厂,也一度引起广泛抗议。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台湾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不仅有助于为大陆的生态文明建设所借鉴,也将使两岸相互了解,加深交流。2009年,本书作者之一的方刚,应台湾夏潮基金会的邀请,前往台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考察。其间广泛结交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台湾当局、学界,以及民间人士,收集资料,了解台湾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本书,便旨在对台湾生态环境保护做一个初步的,然而也是全景式的观照,使读者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打下基础。而台湾经验对中国大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也是我们格外关注的。需要说明的是,两岸虽然都使用汉语,但许多用词不同。本书在涉及台湾部分的时候,基本保持了台湾的用语。但需要在此进行说明。比如,大陆用语中的“可持续发展”,在台湾为“永续发展”。因为本书是给大陆读者看的,所以采用“可持续”的译法。但是,在涉及到台湾相关文件中使用的专有名词时,如台湾的“永续指标”、“永续发展计划”时,则保持“永续”的译法。台湾的“生态系”,在大陆用语中是“生态系统”。台湾的“保育”,兼具大陆用语中的“保护”与“发展”之意。台湾用语中的“保安林”,为大陆用语中的“防护林”。台湾用语中的“指针”,为大陆用语中的“指标”。所以,台湾用语中的“指针体系”,就是大陆用语中的“指标体系”。台湾用语中的“永续校园”,为大陆用语中的“绿色校园”。自然保护区,台湾叫自然保留区;大陆的节能减排,台湾叫节能减碳;Vision在台湾叫愿景,梦想、理想、追求的目标之意。还有一些涉及到的日常词汇,也作了改动。比如台湾的地铁叫“捷运”,台湾的农家院叫“民宿”,台湾话中的“渠道”叫“管道”,都统一成大陆读者习惯的用词了。此外,本书写作中,还有一些其它针对文献、法律条文等中个别敏感用词的改动。比如“国有”改为“公有”,“政府”改为“当局”,台湾普遍使用的民国纪元改为公元纪元;新台币一律换算成人民币,等等。希望这本不算成熟的小书,可以给大陆的生态环境工作者,了解台湾的生态环境保护,打开一扇窗户。第一章当前台湾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政策第1节台湾环保行政体系的发展与作用台湾环境保护行政体系之发展可概略分为以下四阶段:第一阶段:1971年以前。1947年台湾省当局成立,设卫生处,负责公害防治及环境卫生之改善暨辅导;1955年卫生处设置台湾省环境卫生实验所,负责饮用水卫生、污水处理、垃圾及水质处理、一般环境卫生、空气污染、放射线卫生及噪音防治等之调查、研究、督导及示范。台北市于1968年10月将原有之清洁大队及水肥处理委员会合并,成立环境清洁处,掌理空气、水污染防治及废弃物清除处理之业务。公害防治业务则由卫生局负责。各县市于1962年指定卫生局第二课为主办环境卫生之业务单位。经济部于1969年成立工业局,该局第七组掌理工业废气、废水及公害防治协调等事项。内政部设卫生司,掌理传染病防治、地方疾病防治、国际检疫、环境卫生、保健设施及医药管理等事项。第二阶段:1971-19821971年3月行政院卫生署成立,其下设“环境卫生处”。环境卫生处掌理有关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场所及食品加工厂之卫生指导及监督,垃圾、水肥等污物处理之指导及监督;环境卫生杀虫剂之管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音等公害之研究、指导及监督等事项。此外,经济部成立水资源统一规画委员会,设水污染防治科,掌理水污染防治事项。台湾省除原有卫生处、环境卫生实验所外,另于1974年在建设厅下成立水污染防治所,掌理污染防治计划之规划,拟定水区、水污染规划及训练,废水处理设施之施工、发照、纠纷之处理及执行,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之督导、稽查、防治技术之研究等工作。高雄市于1972年5月合并清洁队与水肥处理委员会成立高雄市清洁管理所,掌理垃圾清运、水沟清疏等业务。第三阶段:1982-19871979年4月,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筹划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行政组织体系。1982年元月,行政院卫生署环境卫生处升格为“环境保护局”,由原处长庄进源担任局长,除掌理原环境卫生处之空气污染及环境卫生业务外,并将原属经济部之水污染防治业务及警政署之交通噪音管制业务并入该局统筹掌理,另新增环境影响评估、废弃物处理及毒性物质管制业务等。其次,基于业务需要,成立南区环境保护监视中心,负责执行全台湾性与涉及省市间之公害防治业务。庄进源博士于局长任内,积极推动各项落实公害防治业务,奠定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基础,并策划推动环境保护署之成立。台湾省当局于1983年8月9日将台湾省水污染防治所与环境卫生实验所合并成立台湾省环境保护局,隶属台湾省卫生处。台北市与高雄市在1982年7月1日分别将环境清洁处与环境管理处扩大组织,同时改组成立环境保护局。1984年9月起各县市当局卫生局第二课掌理环境保护事宜。第四阶段:1987至今1987年8月22日,行政院卫生署环境保护局升格为“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其下设综合计划、空气质量保护及噪音管制、水质保护、废弃物管理、环境卫生及毒物管理、管制考核及纠纷处理、环境监测及信息等七业务处。台湾省当局于1988年1月15日将原环境保护局改制为台湾省环境保护处。1999年7月,配合精省作业,改制为环保署中部办公室,2002年3月并入环保署,改制为环境督察总队。各县市当局则于1988年至1991年间逐步设立环境保护局,强化环保工作基层执行能力。2003年元月,连江县环境保护局成立,全台湾地方当局均已成立环境保护局,台湾环境保护组织大抵完备。环境保护署提出的愿景是:“蓝天绿地,青山净水,健康永续。”环保署的还提出五大策略主轴:组织建制倡永续、节能减碳酷地球、资源循环零废弃、去污保育护生态、清净家园乐活化。在环保署的网站,总结了该署的重要施政成果,其中包括:1111,,,,法规研修成果:完成环境基本法等16项法律订(修)定及相关法规命令订定、修正及废止。2222,,,,温室气体减量措施:成立“温室气体减量管理办公室”,推动“温室气体减量法”立法及相关配套措施;订定“节能减碳无悔措施全民行动方案”,积极推展全台湾减碳节能运动;启动“台湾温室气体登录平台”,至2009年1月已有139家厂商自主性提报盘查资料;启用“清净家园顾厝边绿色生活网-节能减碳网”,提供民众上网签署减碳宣言及登录实际执行绩效,至98年1月签署减碳宣言人数已超过37万人。3333,,,,清净家园全民运动:执行“清净家园全民运动计划”,办理县市考核及中央机关实地考察;执行“陆客来台环境卫生提升计划”,督导进行重要风景区及其道路沿线公厕改善或改建工作;执行“南部五县市登革热病媒蚊孳生源紧急环境清理项目计划”,降低病媒蚊密度指数;推动并执行“推动台湾公厕质量提升计划”,改善公厕清洁卫生及硬件维护;订定“营造永续优质环境卫生计划”,推动建构复式动员系统、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营造优质环保示范区及重塑清净海岸风貌。4444,,,,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良比率由1996年的6.6%降至2008年2.97%。整体而言,历年空气质量不良比率已呈现下降趋势,显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获得显着成效;积极推动加油站油气回收政策,全台湾2,627座加油站,已全数装设油气回收设备。5555,,,,河川水质显着进步:严重污染河段由2003年15.8﹪降至97年底4.2%,其中淡水河系严重污染河段至2008年底降至5%,二仁溪降至21.9%,为历年水质最佳;设置人工湿地,促进生物多样性,并建置”河川水质现地处理设施”;历年累计完成79处水质改善设施,每日约处理水量达50万公吨以上。6666,,,,资源回收成效卓著:2008年11月之全台湾垃圾回收率达到41.76%,每人每日垃圾清运量由最高年之1.143公斤下降至为0.523公斤,领先先进国家;完成4座环保科技园区设置,截至2008年12月已核准71家厂商进驻园区,预期引进民间投资金额近146亿元,每年可创造产值333亿元。7777,,,,推动全民绿色消费:订定109项规格标准,世界各国排名第3名,累计4,475件产品申请通过,全球名列第5名,标章使用总枚数超过52亿枚;

1 / 2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