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之二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张文岳(2005年1月21日)同志们: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刚才,唯众同志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克强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战略地位2004年,党中央把加强农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2-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在省委的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粮食产量达到344亿斤,比上年增加44.3亿斤,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5元,比上年增加411元,增长14%;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温家宝总理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从加强农业基础开始的。”过去一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良好开端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全面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条件。”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就没有去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开局。伴随着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3-农业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990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68.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8%;2000年达到503.4亿元,占全省的10.8%;按可比口径测算,预计2004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9%。但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省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角度来讲,即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到百分之一,我们对农业的依赖始终是百分之百。我省工业比重大,城市人口多,忽视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就会影响人民生活之需要,就会影响工业经济的发展,就会影响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的如期实现。在辽宁这样的工业大省,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不可动摇。越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越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与此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去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等,都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统筹全省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没有农村的繁荣发展,就不可能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多年来,我省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从城乡居民的-4-收入水平看,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倍,2000年是2.3倍。2003年是2.5倍,差距达4307元。按照目前的预计数据,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4倍,尽管有所降低,但绝对差继续拉大,达到4663元。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看,2003年,全省44个县(市)中,四分之三的县(市)财政要靠转移支付;15个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33亿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61元。与此同时,农村的公共设施、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明显滞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全面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上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坚持工业强省的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又要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和谐辽宁的现实需要。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建设和谐辽宁,是现阶段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必须下力量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上世纪末,我省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5-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还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亟待提高。特别是全省农村还有15个贫困县、31.2万户、112万的贫困人口。在这个贫困群体中,很多人家徒四壁,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同时,一些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生活也很不稳定,遇到自然灾害极易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仍然繁重。在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要比城市艰巨得多。农民富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农村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当前,全省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使他们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齐心协力地投身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伟大事业。过去一年的实践再次证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涉及全省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全面振兴的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下大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振兴工作的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巩固当前全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小、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努力完成好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6-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年。能否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保持振兴开局之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要突出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改革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以改革增后劲,以改革促发展。一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巩固去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大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资金总额占粮食风险基金的比例由去年的40%提高到50%,落实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要搞好农村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省对县共享税种增量返还的政策,加大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创新机制、完善功能、增强活力,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小企业实行多种形式抵押贷款担-7-保的有关规定。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三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补偿办法,完善征地程序。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禁止随意修改规划,滥征耕地。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确保当年失地农民补偿费不拖欠。四要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方针,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有资质的粮食购销和用粮企业到产区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加强粮食市场管理,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五要深化林业和农垦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整合生态公益林场。依法严格保护公益林,放开搞活商品林,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按市场机制运作,对商品经营型林场和苗圃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推进农垦产业化经营、股份化改造、集团化发展和企业化运行,促进农垦系统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农垦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逐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六要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行政管-8-理体制改革,巩固合乡并村成果,规范乡镇机构设置,精简财政供养人口。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行财务公开,加大化解村级债务力度。(二)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要保持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要稳定在300亿斤。实施优质粮工程,建设优质粮食示范区和生产基地,促进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继续实施畜牧业、渔业、特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四个倍增”计划。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二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一主三化”方针,支持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和推动龙头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产业化基地和农户的发展。加强信贷服务,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和牵动能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9-力扶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应用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促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三要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功能,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改造,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提升农村商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搞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提高农机服务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继续搞好“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积极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探索对农民法律援助的有效形式。(三)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治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大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排灌体系,推广普及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加-10-快绕阳河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做好重大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小型水源工程和拦蓄地表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重要河段、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搞好县城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二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按照“产业支撑、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政策引导”的思路,重点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不断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盲目发展,避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三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