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虽然不需要牺牲鲜血,但要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激发脱贫攻坚的斗志,尤其是打赢“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要求每一个扶贫干部都是战士,敢于迎难而上。以下是网友整理的2021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一篇】“三方合力”助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近年来,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通过组织、党员、群众“三方合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配强工作力量整改落实。成立全区组织部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组织科;各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整改方案,抓紧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相关工作落实。扎实贯彻落实省、市组织部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涉及组织部门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全面开展自查,集中精力整改,切实担负起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的政治责任,为确保襄州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充分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在决策、建设、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在贫困对象的确认、脱贫项目的选择、脱贫计划的制定和易地扶贫搬迁具体安置点的确定等方面,都尽可能地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的参与,与贫困群众进行充分地沟通协商。在脱贫攻坚具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注重多征求和听取贫困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尽可能地吸纳到脱贫工作决策当中,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决策更接地气、更体现民意、更科学。在村务管理和村级治理中,让有一定能力的贫困群众最大程度的参与,注重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及时做好村务公开,全面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据统计,襄州区所有村级组织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五务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党员群众参与感进一步增强。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带动。通过“树旗立标”的形式,选树了一批像刘大湾村、胡庄村、邵棚村等为代表的工作有能力、致富有本领的领头雁典型,把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介,树立鲜明导向。有针对性加大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为典型成长创造条件,鼓励致富带头人发展因地制宜的脱贫项目,并通过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能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2018年,全区合作社发展到1328家,家庭农场累计达到400家,共带动农户7.5万户。在主导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稻虾共作等高效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二篇】“三举措”打造“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贵州省惠水县断杉镇坚持以党建作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招商引资,以“三举措”为抓手合力打造扶贫车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党建+”模式,以组织之力筑决胜之基。“党组织带头,发展有奔头。”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近年来,断杉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产业促脱贫”相结合,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实现“党建+扶贫车间”链接,走出一条“村有产业、家有就业、人有事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始终坚持将就业脱贫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共创建扶贫车间47个,建设扶贫就业基地387个,同时大力支持自主创业。今年以来,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6万人次,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300余场次,培训人数105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人次以上。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促产业发展。始终坚持“龙头带动、支部引领、产业兴旺、集体收益、农户分红”的发展思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用活农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成果,完善“村社合一”建设,持续开展“三变”改革,创新“党支部+N”发展模式。通过招引贵州省利丰堂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煜煌椒农业有限公司、贵州千秋瑞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花椒、蜂糖李、白芨、香椿、佛手瓜等产业为核心的扶贫车间,增强龙头带动效应,培树致富带头人,激发村级发展活力,形成党建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就业增收。创新“互联网+”,电商扶贫大有可为。为有效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镇党委牢牢抓住电商助农发展新模式,依托村级电子商务扶贫服务站点建设,创新“互联网+扶贫车间”模式,拓展销售渠道,致力打造“一村一品”,不断增强农特产品知名度,助推建立品牌效应,逐步实现效益线性分配、风险逐级分担,收益模式趋向稳定,效益区间趋向合理。同时,通过发展电商等新兴业态,提供自由灵活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培育优质人才,保证农副产品可持续、创新性地生产和输出,同步助力乡村脱贫、振兴内生动力,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产能,激活农村自身的发展潜力,打造新型“造血式扶贫”。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三篇】运用“三类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省三都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人才服务大局的主战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卫生健康“三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带动和推动作用,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人才助农增收引导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为扶贫战场注入科技力量,让扶贫更有力量。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紧扣产业用好人才资源,围绕全县“一县一业”“一镇一业”等主导产业,积极争取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科技人才开展技术、项目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和科研创新,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服务,推动科技资源向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一线流动集聚。深入推进“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将省州选派的“三农”专家、县级农业专家、村级有一定特长的本土专家分门类别纳入到县级“脱贫攻坚农业专家服务站”中,组建专家库,全方位公布专家信息,不断攻克农业产业在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助推农业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副职以技能培训、“科技特派员(科技副职)+企业+科技计划项目+贫困户”等方式,深入贫困村组户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项目申报、系列科技活动,培育壮大乡村本土人才,为贫困户参与脱贫产业提供一定技术支撑。教育人才支教助学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创新加大教育扶贫宣传力度。成立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教育扶贫宣传工作,纵深落实脱贫攻坚教师包保制度。利用夜校扫盲班活动平台和特色精准扶贫班,宣传好教育扶贫政策,努力实现人人知晓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学子撑起“希望伞”。创新方式做好脱盲再教育。结合民族地区人口居住特点,采用“集中式”和“流动小黑板”办夜校,全面铺开农村脱贫再教育工作,把脱贫攻坚夜校作为治贫先治愚昧,扶贫先扶智的重要突破口,促进三都农村教育发展。创新模式实现教育扶贫信息精准化。利用钉钉办公平台,开发教育扶贫智能系统,将“简道云”和“扶贫云”有效结合,精准记录学生就读信息、受资助信息,形成线上线下信息一致,精准助力教育扶贫。2018年以来,全县落实教育资助资金4591.043余万元,惠及学生6.742万人次。卫生人才精准服务坚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七大战役”中的“健康扶贫”战役,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如期脱贫致富。扎实实施结对帮扶。借助党建引领“健康使者·助推健康扶贫”行动,1000余名“健康使者”到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健康扶贫,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全程结对的长效帮扶模式,实现建档立卡户应签尽签,推动医疗资源向一线流动。2018年度,上门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19225人,其中高血压患者已签约5977人,糖尿病患者已签约1986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已签约689人,活动性结核已签约154人,慢病患者共计服务33766人次。扎实提供健康上门服务。以解决因病致贫家庭造血功能弱作为健康扶贫突破口,对有望恢复劳动能力的患病贫困人群,按照精准摸排、因人施策、有效救治“三步走”策略,运用新农合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扶助、民政救助现有政策分摊救治,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让患者得到快捷就诊。通过排查核实,针对我县罹患七类十三种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25人,按照“四定两加强”的原则,认真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工作。为新增大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开展集中救治。扎实提升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对接各界医疗帮扶团体和医疗技术人员,推动医疗技术服务团队下基层行动,定期到各村开展义务诊疗服务,对贫困患者疑难杂症诊断、患者诊疗方案,指导患者康复治疗等服务,有效排解困绕贫困患者“看不上病、看不准病、看不好病、看不起病”等健康扶贫重大难题。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四篇】“四个不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贵州省丹寨县扬武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采取强化责任担当、动态管理、增收举措和目标任务四个措施,确保“四个不落”,全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干部责任一人不落。强化“一联四包”领导联系指导责任,加强镇级脱贫攻坚工作的联系、指导和督促,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加快脱贫攻坚收尾工作的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强化驻村干部管理,明晰其工作责任,坚决纠正停一停、歇歇脚等“疲劳综合征”,严格按照驻村干部管理规定,保证吃住在村,在基层当好扶贫政策的“讲解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始终保持攻坚定力和战时状态,坚决打赢这场收官之战。强化帮扶干部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一帮一联”“一户一卡”工作,严格按照“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结对帮扶工作,因户因人施策,持续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其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户实现可持续性的脱贫致富。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兜底保障一人不落。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防致(返)贫机制,坚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目标,聚焦“四类”重点户,建立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分类建立风险台账,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着力补齐短板。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对所有脱贫不稳定贫困人口,贫困边缘人口,因病、因残、因疫情等原因致(返)贫人口等对象进行核查,发现符合政策兜底保障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应兜尽兜”。同时,加大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排查和认定,用足用好临时救助政策,切实增强临时救助救急救难、托底保障功能,以及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管齐下、合力推进,织紧扎牢兜底保障安全网,确保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贫困人口不漏一人一户。完善增收举措,确保贫困家庭一户不落。按照“突出党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路子”,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以“一园两区三片”为中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异地置业等主导产业,强化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同时,持续打好稳岗促就业“组合拳”,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主动推进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及时为全镇劳动人员提供就业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服务和权益保护,并加强对有意愿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保障农民群众稳岗就业。聚焦目标任务,确保脱贫工作督查督导一项不落。坚持目标导向,完善工作调度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调度会的重要会议议程,严格落实每月召开“一联四包”工作调度会、定期召开镇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等专题会议,坚持联系乡镇领导到乡镇、联系村领导到村(居)指导和督促工作,加强工作调度,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收官工作。建立周巡查、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对工作不力,阶段性工作滞后的部门、村(居)、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履职等情况进行通报,对作风不严不实的个人进行提醒谈话,对于各级检查督查反馈的问题,对照全年目标,建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