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音乐教学训练是为了提高音乐的教学能力,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时候。那么,参加音乐教学培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以下是我从事音乐教学和培训的经验。我希望你喜欢它。篇1: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1月12日,我们参加了区少年宫在实小举办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聆听中国音乐家协会柯达伊专业协会特邀专家赖达富的讲座。感受颇深。俗话说的好:“人过四十不学艺”我已经五十奔六的人了还有什么好学的吗?不然啊,赖老师那激情和精彩的讲座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时又涌起一种再搏一把的冲动和热情。其实我知道这种来源于匈牙利不是今天的事,但真正懂他、了解他却在今天。这使我爱好了近五十年的音乐艺术在今天又增加了一副飞翔的翅膀和新鲜的血液。在他的讲座中,一是要树立本民族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强调音乐中的团体动感和音乐的涌动特点相结合。将双基教育融入其中通过人的肢体语言体现出来。用最简单的音乐乐思做出多种律动效果来,使孩子们多层次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二是注意了基本知识的公共性备课。按照不同的教学深度,备出不同的基础知识的组合训练方法。并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使孩子们一上课就得到音乐带来的启动,自然进入学习状态。真是妙不可言。三是他的拓展不是仅限于教科书的范围,而是广泛收集和利用中外民族和乡村的民歌小调加以编配,去粗存精。进行拓展性训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他的讲座给现有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更新更现实的经验和方法。需要我们细细的品,慢慢的消化,认真的领会。与我们现有的实际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切不可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艺术教育的心路来。篇2: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月1-3日三天,在梅园小学参加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来自台湾潘老师授课。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第三次参加奥尔夫教学法相关的培训。庆幸的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潘老师应梅园小学的要求,在第一天为我们介绍了所有的奥尔夫乐器。才发现还有那么多乐器不认识,比如:棘齿、海鼓、自响筒、多音筒、牛铃……。第二天,潘老师给梅园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各上了一节音乐课,让我们看到奥尔夫教学法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的效果。(只是课前我满心期待着进来50个学生后,看看一些游戏会不会让学生失控,没想到进来也只有20个学生。看来奥尔夫教学法进入音乐课堂,人数问题确实是让人头疼。)其余的时间潘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做游戏,围绕着:唱歌、舞蹈、律动、语言(节奏)、乐器(身体乐器)展开。三天的学习非常愉快,老师们已经体验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独特魅力。虽然说奥尔夫教学法不能直接套用在音乐课堂,但它的精髓很值得借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二是非常适合孩子的教学目标。一、课程中体现出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在一节音乐课里我们不需要看到一个音乐老师像演奏家或者歌唱家一样展示自己的专业,那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觉得教师素养充满了整个教学过程,在细节处体现。首先,教师是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是一个个短小的音乐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一个小素材加入各种元素,发展成为较长的乐曲。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创作过程,期间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判断,如何让乐曲的声响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木质乐器和金属乐器音量上是否平衡,各个节奏声部的松紧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曾经设计过的乐器伴奏的环节,大多也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从学生的演奏中得到反馈,一方面是因为对未知的“创作”没有把握,所以不会预留很多时间在这个环节,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关注到“创作”的音乐上。一个没有关注音乐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去关注音乐呢?一个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演奏效果的老师,演奏的环节,能让孩子得到什么呢?(走了,面壁思过3分钟……)再次,教师是指挥家。三天的课程中,我看到的潘老师是全情投入的。每个游戏,不论面对老师,还是学生,潘老师都用自己的眼神、肢体……所有可以用到的一切向我们传递着讯息。就像指挥家一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也会给学生做渐强和渐弱的拍手示范,可我从来没想过渐强的时候可以通过手部的渐渐抬高使得学生能不单在听觉感受到变化,而能够结合视觉感受。(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常提到的听视觉结合)教师的体态、肢体语言如此重要,以后不能偷懒了,还有太多太多可提高的空间了。(走了,面壁想想哪里还能做得更好……)三次,是让人钦佩的应变能力。我想,如果课前要跟潘老师要一份上课的详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整个教学过程中,太多的“生成教育”。所有的教学环节,可能根据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一个小念头而即兴发生。学生不但参与了音乐创作过程,甚至参与了课程设置。可谓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了。比如,潘老师在四年级《回声》这一课,在乐句中间穿插的学生回答“云”,和“O,YEAH——”,完全是偶然。只是因为一个学生的答案,而最后的效果却是这两个地方成了整课的亮点。最后,教师是心理学家。面对孩子,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设置的游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关注细节。适合孩子,潘老师提到,所有游戏如果太难,会让孩子有挫败感而不愿意玩下去。所有游戏,应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并且遵循“进三退二”(我自己起的名字)理论。就是说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进步,我们要允许孩子进一大步,退一小步。而整个过程中孩子是在进步的就可以了,而不能要求孩子只进步不退步。学习的过程,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论是音乐还是别的科目,甚至人生,都遵循着“进三退二”的原则。总结:奥尔夫教学,在歌曲教授过程中,几乎不会用到现成的伴奏音乐,这给学生参与创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作曲家的创作能力,指挥家的控制能力,判断能力,和超人的应变能力。还要能够结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想,一个好的音乐老师,都离不开这些素养,并且我们需要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参与修正,得到提高。不单外出学习是学习,我们面对学生的每节音乐课,都是学习。前提是,认真上好每节音乐课,做好反思。这才是教学经验的意义所在。(走了,学习去……)二、奥尔夫的教学目标很喜欢奥尔夫的教学目标,所以记下:1、帮助孩子累积音乐经验。2、帮助孩子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非常简单,又是那么地适合学生。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不必纠结一节课里面要有一首曲子,还是要有好多曲子,不必纠结一节课上完,这首歌可能还没学会唱。(潘老师四年级的课《回声》上完,学生并没有学会演唱,但学生充分体验了音乐,甚至参与了音乐的拓展创作)只要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关注的是音乐,而不是课程本身、不是把学生当成课程的道具,相信学生必有所获。篇3: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这次有幸参加了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培训,短短的五天培训收获满满,快乐多多。到了培训的最后一刻,大家都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开,因为在这五天里,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老师们的敬业精神。首先,三位老师都很可爱,虽然年纪都有50几了,但是一点也看不出年纪,风采依旧,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可爱,让我不能不喜欢他们。这和他们的心态是离不开的,对于孩子的犯错,他们不会死抓不放,真正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所以音乐课都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回想自己的工作状态,经常会死脑筋,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结果孩子没在我预期的阶段完成目标,我就会进行强压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不高兴,我也不高兴,自己还心想着怎么就学不会,不应该不会啊?却没想过他们还是孩子,学不会不是应该的吗?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遇到事情不懂得往好的地方想,难怪自己要长白发了,应该都是愁出来的。所以这次三位老师包括刘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对象,首先从心态上我应该努力去改变,让自己也变成一位可爱的老师,快乐的老师。其次,三位老师的敬业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她们从孩子的快乐出发,用心在做教育,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渗透,巩固。孩子在音乐课中体会到了快乐,才能真正的爱上音乐,从而愿意学习音乐。回想自己的音乐课堂,都是要求孩子要唱会歌,学会知识点,而忽视了孩子的快乐,我想如果能换个角度进行教育,真正从孩子的快乐出发进行教学,很多知识就迎刃而解了。培训中,姚玉娟老师就和我们说:“音乐老师的嗓子是很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好嗓子,我的课堂中也会有很多调皮的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那我从来不用我的嗓子来约束他们,我都是用我的手势来告诉孩子们,每节课我会给孩子们三个音乐游戏,当我伸出一个手指,那么一个游戏没有,如果我伸出三个手指,那么三个游戏都没有了,而且一定要说到做好,如果三个手指都伸出来了,那节课绝对就没有游戏。”这其实是一个保护嗓子很好的办法,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回想自己的合唱队,我其实也应该制定一定的规则,说到做到,不至于每次排完合唱,我的嗓子就连话都说不出来,我的课堂也是一样,我想,这些专家们的很多方法都是可以借鉴到我的音乐课堂中的,可以让音乐课上的既轻松快乐又丰富多彩!最后,我分别谈谈三位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课例的一些感想。姚玉娟老师的柯达伊教法融合,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柯达伊手势和节奏训练。这次培训中,跟着姚老师一起做手势,让自己的手势也熟练了不少。曾经看到过日本的孩子边演唱歌曲边做柯达伊手势,当时就想这些孩子太厉害了,变化的那么快,手势居然能一点不错的做出来,证明这些孩子对这手势已经非常熟悉了,平时的音乐课堂中肯定也是一直在运用,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柯达伊手势我自己本身接触的不多,在课堂中用过一些,但后来又没有坚持下去。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它没有视觉的形象,如何让孩子通过视觉形象来感受音高的概念,我想柯达伊手势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它通过直观现象的手势变换,来帮助学生区别不同的音高,从而形成正确的音准概念,然后把音正确的唱出来。当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掌握了柯达伊手势,对合唱教学的辅助作用也是很大的,平时的合唱训练中,我都是提早告诉孩子你们要唱什么音,如果我运用手势来训练孩子的和声,既方便又能很好树立孩子的音高概念,如果坚持训练,我想孩子的音准肯定会越来越好!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节奏的训练也是非常的扎实。她通过一个形式变化出不同的游戏,也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进行节奏的训练,我想这需要老师真的很用心的在进行教学研究。比如,她用包装丝袜的纸板画上嘴唇,来提醒孩子要用怎样的嘴型进行演唱,用她的话说既做到了废物利用,而且自己需要怎样的嘴唇就画怎样的,又生动形象。从这也可以看出姚老师是一个对生活很有心的老师,如果换成是我,肯定就把纸板一扔,哪能想到纸板还能作为他用。她还在吸管的一头粘上细细的须须,在吸管另一头吹气,须须就会随着气息流动而转动,通过比赛谁吹的时间最长来激发孩子在平时练习气息,不但气息得到了练习,而且孩子们还很愿意来玩这个。一个简单的传笔过程,如果是我肯定是发下去大家往后传,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是叽叽喳喳边传边说话,而姚老师是通过唱歌拍节奏的形式一只一只的传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非常专注的唱歌,拍节奏传笔,哪有时间来说话啊,不但歌曲复习了,节奏也巩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了训练。同样的节奏练习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上学期在班里我也进行了学生的节奏练习,我拍节奏,学生模仿,很单一,但学生却也玩得很开心,我想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更用心一点,音乐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吴玟蓉老师的奥尔夫教法的融合课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奥尔夫的这套乐器,在音乐课堂中加入了这套乐器,音乐的层次感更浓了,乐器的音色真的是非常悦耳,在聆听的过程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套乐器要十几万,对于现在的情况我们的课堂中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有很多东西却是我们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很好借鉴的。比如我们可以制作一些乐器来进行演奏,比如一只纸箱,我们可以用它作为一种打击乐器;比如玻璃瓶也可以作为乐器来敲。只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乐器真的是太多了,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发出很多不同的音色。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身边的不同音色,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这不正是音乐的美育功能吗?虽然没有能力去买这套昂贵的乐器,但是不同的和声编配合作却可以用在音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