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之十一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2月28日在白云鄂博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白云鄂博矿区人民政府区长孟和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白云鄂博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我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顺应形势、敏锐把握机遇,确立了“服务包钢、城市建设、发展三产”三大主题,解放思想、大胆构筑,用改革的思路解决了发展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取得了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新成就,在建设精品城区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围绕“十五”计划目标,全力开展经济社会工作,各项目标圆满完成五年来,我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65亿元,较2000年2.33亿元增长2.3倍,年均增长27%;财政收入完成1.25亿元,较2000年1561万元增长7倍,年均增长52%;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018元,较2000年5503元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7亿元,较2000年0.48亿元增长8倍,年均增长55%。财政收入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中的排名,由2003年的第95位跃升至2005年的第68位,充分显示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果。——围绕“工业强区”目标,加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我区牢固树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思想,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强区富民、争先进位的突破口,以矿产资源为依托,构筑起了新的产业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参加经贸洽谈会,组织新闻发布会,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协调、服务工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优化了工业发展的软环境。按照工业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业区道路,建设望海水库蓄水池,修筑三角河截水大坝,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变电站,架设企业供电、通讯专线,改善了工业发展的硬环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强项目研发、论证和储备工作,不断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实施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了霹雳科技、北星铜业、晟通科技、盛鑫冶金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实现了区属工业经济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飞跃。截止2005年底,入驻工业企业已达60余户,具备了年产铁精粉120万吨、生铁20万吨、稀土精矿粉3.5万吨、硅铁合金1.6万吨的规模化生产能力。2005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2.84亿元,较2000年4.23亿元增长2倍。——围绕“精品城区”建设,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五”期间,我区把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大举措,以包头市“创城”、“迎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坚持“求精、求美、求特”原则,投融资1亿余元,实施了50余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改造,掀开了地区城市建设发展史上新的篇章。完成主干道翻修改造及配套工程,改造路面12万平方米,砌筑道路侧石1.4万延长米、铺设人行道6万平方米。兴建了矿山路社区服务中心、防疫保健等办公楼,开展了财政局办公楼、铁矿办公楼等临街建筑的外立面装饰改造工程。实施矿山路、通阳道、百灵道平房拆迁改造,建设了友谊小区、康乐小区等商住楼。新建和改造了9处居民休闲广场。更新改造部分供热设施和外围管网,实施供热承包经营改革,提高了供热质量。完成了主干道路灯更新和树挂装饰工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开展了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店铺招牌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环卫体制改革,充实了环卫队伍,整合了环卫资源。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了福利房向商品房的平稳过渡。首次实现城内公交运营,方便了居民出行。不断加强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巩固了“一控双达标”成果,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迈出新步伐。——围绕“兴区富民”宗旨,加快第三产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机遇,利用城市建设改造提供的硬件支持,促进了超市、专卖店、连锁店和中高档餐饮业的发展,提升了服务业的经营规模和档次。支持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移动通讯等行业开辟新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完成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矿山工业、草原风情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一区三线”旅游线路,打造了以白云鄂博为中心的特色旅游品牌。五年来,观光旅游人数突破20万人次。积极落实奶业富民政策,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全区奶牛存栏数达600余头。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7亿元,较2000年0.71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比重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0%,比2000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坚持把增加财政收入作为兴区富民的重要支撑,以做大收入总量、改善收入结构、增强可用财力、提高保障水平为中心,加强税源控管,完善征缴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治税理财能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近两年,取得了连续翻番的历史性突破。建立财政集中收付中心,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制度,出台基本建设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财政审计监督,优化了支出结构,降低了行政成本,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劳动力就业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社区就业服务实体,妥善安置了1057名下岗失业人员。积极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启动了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社会保险统筹征缴工作取得新进展。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开展大病、教育、特殊困难、冬季供暖等四项救助,推出“关爱母亲”、“爱心超市”等群众性捐赠、救济行动。积极落实上级增资政策,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积极解决住房公积金补贴、公费医疗报销等遗留问题。2005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21000元,较2000年10740元增长9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6亿元,较2000年2.3亿元增长57%,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教文卫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区”战略,保障科技、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五年来,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364万元,有力促进了科普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技改成果的转化。召开了科协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开通了政府网站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狠抓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2005年被自治区评为“两基巩固提高优秀区”。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高中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完成铁矿中小学接收工作,整合、优化地区教育资源迈出新步伐。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部分竞技体育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2003年被国家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地区”称号。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举办节假日传统文娱活动和年度消夏文化节,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成功举办建区45周年庆典活动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名人乒乓球邀请赛,提高了白云鄂博的知名度。完成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建立传染病、结核病防治中心,初步形成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和防控体系。以“零病例”记录战胜了非典疫情。积极开展禽流感防控工作。召开了红十字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整合计生、卫生资源,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顺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经济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有序进行。档案、志史、人防、气象、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税务、工商、电力、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围绕发展“三个文明”,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地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积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全面加强与人民政协及社会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力解放思想、优化开放环境”和“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学习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不断加强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依法治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完成“四五”普法工作任务,政府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依法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各专项斗争取得新成效。加强基层政权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改善街道、居委会办公条件,提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待遇。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不断加强人民武装和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连续五年被包头市评为“双拥”模范区。积极为载人航天参试部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2005年被自治区评为“支持配合载人航天工程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公民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2003年被自治区评为“五星级文明城区”,2005年又晋升为“七星级文明城区”,星级文明城区创建活动走在了全市远郊旗县区的前列。各位代表,经过“十五”期间的奋斗和探索,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地区内外部环境和发展定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围绕“三大主题”、建设精品城区的目标,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在乘势而上、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仍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资源和区位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二是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三是地方财力有限,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事业投入不足,制约着地区的协调发展。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建区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果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迈入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的五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5年,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彻底摘掉了财政收入亿元以下旗县区的帽子,圆满完成了“创城”、“迎会”各项目标任务,既为“十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我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又快又好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顾“十五”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历届政府工作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干部群众,向曾经为我区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区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入“十一五”时期。谋划我区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蓝图,对于把握新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精品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小而强、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