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德生态城市规划及管理项目-中国德国政府合作项目,致力于加强中国生态城市策略,使得中国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项目”最新研究成果2002-09-2515:09:06第1页本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就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大会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呼吁人类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关注可持续经济发展,各国政府也都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此次大会成为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90年代,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近年来,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结果是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已日趋恶化。旅游业在80年代的飞速增长,在赢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传统的大众旅游方式也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也势在必行。WWFCPO保护区项目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项目”。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供大家下载和阅读。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综述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基于保护的社区旅游规划-培训手册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2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迎接大陆城市化的新阶段城市网2002-9-810:1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一、中国大陆城市化发展半个世纪的回顾1)城镇人口的增长过程大陆城镇人口增长过程五十年来可分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廿世纪五十年代,伴随国家工业化发展,前苏联支援156项大工业项目上马等,各省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市、县也要建立地方工业,城镇人口迅速增加。1949年大陆城镇人口5765万人,到1960年增加到13073万人;设市城市从136个增加到199个;城镇人口比率从1952年的10.6%发展到1960年的19.7%,每年增加0.8百分点。第二阶段60-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城市人口增加仅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大陆城镇人口从1960年的13073万人,1977年增加到16669万人,17年增加3596万人,年均增加211万人;城镇人口比率从1960年的19.7%下降到1977年的17.6%。第三阶段八十-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我国设市城市从1980年22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从2874个增加到19780个;城镇人口从19140万增加到45844万人,净增2.67亿人,年均增加133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从19.4%发展到36.2%,年均提高0.84个百分点。这是大陆城市化迅速持续稳定发展的20年(图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32)不同阶段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半个世纪大陆城市化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五、六十年代,方针是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城市着重发展工业生产,工厂遍地开花,对经历了几十年战乱的祖国大陆,这一方针对发展经济、恢复生产有积极意义。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大陆城市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建设阶段。这一时期的缺点是,不注意生态环境,不重视生活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进一步扩大了这个错误倾向,许多城市生活设施废弃,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比如有东方威尼斯之誉的苏州,在14平方公里的历史古城范围内,曾有大大小小500多家工厂、作坊。杭州西湖周围曾有50多个排污口,工业废水日夜不停地往西湖里排。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这是第一个阶段,可称之为生产型城市阶段。文化大革命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应该既是生产的载体,也是消费的中心,同时还是人类文明孕育的基地,城市必须具有多种功能和良好方便的生活条件。从80年代初起,城市的各类住宅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住宅建设投资从1993年起每年超过千亿元以上,2000年投入达4900多亿元人民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入为2000亿元人民币;同住宅建设相配套的学校、商店以及其它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集中的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银行服务机构等应运而生;城市交通、通讯、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完善,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这是中国大陆城市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称之为生活型城市阶段。这个阶段并没有放弃生产,只不过是把有些工厂,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工厂进行治理或逐渐搬迁出去。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末,其特点是突出生活,兼顾生产。进入新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城市建设要突出生态环境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环境,使城市能持续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小康以后的共同要求。新世纪大陆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纵观我们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演进轨迹,可以概括为三生兼顾、永续发展。依托城市搞开发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城市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大陆城市化发展的另一特点。大陆东部沿海各省的发展,以建立经济特区和城市开发区为先导,实行对外开放,对内实施市场机制为主的改革。开发区已成为推动大陆城市经济、投资、房地产迅速增长新中心。特区与开发区是形式,实质是依托特区、开发区发展建立城市新区,在一个特定地段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产业的升级扩张,与此同时,又依托各中心城市形成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大陆东部改革开放2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形成了一批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带,这些城市成为聚集人口、聚集投资、聚集消费、聚集生产的中心。二、着重生态环境--新世纪大陆城市化的期待城市是人口、资本、生产和消费聚集的地方,聚集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最主要标志。城市由于聚集而产生了农村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城市像个变压器,把社会的闲散资金和无序的个人行为集中起来,组织起来,产生新的巨大力量,形成新的效率,创造4出新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城市作为人类主要的聚集地,正成为关注的焦点。城市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基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文化活动、社会交往的载体,早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首次将世界113个国家的代表聚在一起,并就人类必须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达成若干共识,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76年联合国又在温哥华召开人类居民点大会(HumanSettlements)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居民点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一件大事。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及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城市科学的足迹》第311页)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高级别的承诺。此后,1994年中国政府也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近代城市化开始,到20世纪初,工业、贸易托拉斯出现,经济全球化萌芽以来,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世界范围内统一进行生产、金融、贸易等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越容易。特别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一趋势随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而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日益明显,生产、金融、贸易、文化科技、体育等交流不仅遍及世界各国,而且其管理、统一控制及专业化服务日益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及其密切关联的城市群。使原来地理上分散的活动,在功能上、管理上逐渐整合为区域的甚至全球层次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统一的体系。人类的发展正面临一些全新的重大问题,即人口进一步向有利的大城市或其附近地区迁徙聚集,造成人口爆炸,环境恶化,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从世界范围看,虽然城市建成区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城市财富的产出与城市废弃物的排放都占到全球总量的70%-80%以上。比如城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地球总排放量的78%,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仅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而且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温室效应。这些效应阻滞城市大量污染物扩散,同时也导致城市局部地区气象条件的改变,以致生物链的改变,这些因素的综合,又将影响人类的健康适应与适存。城市因人口与产业的过分集中,还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人类生存和正常发展的多项负效应。如空气污染效应,使大气水体质量下降,恶臭增加,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氟、氯、烃化合物则破坏臭氧层,增加紫外线照射,有害人的健康。又如密集的高层建筑物和过量的抽取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造成建筑物、交通设施损毁,海潮倒灌,地表积水等人为公害。城市的过分膨胀和人口的过分集中还将导致城市对能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极大消耗,伴随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巨大消耗,人类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此外,特大城市建造的大量人工环境还造成交通拥堵、地价与房价的昂贵,以及视觉、心理上的巨大不适应。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城市化发展中的共同课题。大陆50年发展的历程,也使从决策层到普通市民,已经从先生产后生活,先治5坡后治窝的重生产不重生活的狭隘中走出来,意识到生产、生活、生态必须三者兼顾,特别是在城市居民已普遍达到小康,基本的吃、住、行解决之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美好环境的要求,就成为一个普遍共同的心声。其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早就有环境的理念,注意从区域、从用地结构、从建筑风貌等多方面来创造优美的环境,保持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商君书、徕民篇》以城市及其周围的用地比例规定,来保证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这里提出在一个方圆百里的地方要容纳五万居民,使其资源得到保障,城镇市场道路满足需要,须使山地、沼泽、河湖、城镇道路各占地1/10,荒地占2/10,良田4/10,将此作为土地使用、居民分布的法律规定。这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先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理念。为使整个国家有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先秦《尚书·禹贡》以华夏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九州这是最早的分区观念。其后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又依托19个中心城市进一步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12个分区,都是生动的例子。在漫长历史和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还大量记载了基于山水理念进行的环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意境创造和城市环境。迄今我们还能经常见到的除少量古代宫廷、古城、古镇、古民居环境风貌外,更多的是古代园林环境,宗教名胜建筑群的环境。这些不仅构成中国古代城市环境建设的灿烂篇章,也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光辉一页。历史启迪现代,我们更有必要继承创新,在迅速城市化的今天,注意创造可以永惠人民的城市环境。大陆改革开放的20年,也使我们懂得城市生态环境不仅依赖于经济,它也是构成经济环境的重要基础,只有创造一个宜人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吸引资源,发展经济。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叫作筑巢引凤,巢者城市环境也,没有好的城市环境,引不来金凤凰。无论放眼全球,纵观古今,展望未来,我们的城市发展,建设与管理,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在一个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更要有意识地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今天发展,未来继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三、发展人居环境理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大陆城市化的发展根据已制订的2000-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每年城镇人口增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