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试说明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情播报1.结合人口增长、城市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2.以生态环境破坏区、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3.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能力及关注时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多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5.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直面环境问题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发展中国家较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发达国家较经,以环境污染为主。(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后果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还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①知识拓展——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丧失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的作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给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①知识拓展——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过度垦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旱区过度放牧、樵采、垦殖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可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①知识拓展——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土地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①知识拓展——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污染源污染物及造成的后果危害防治措施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营养物质和有毒元素进入水体,水体缺氧,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水中出现赤潮水质变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繁殖污水限量排放、建污水处理厂、有水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②知识拓展——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的尾气煤烟、粉尘→硫氧化物→酸雨,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建绿化隔离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居民生活垃圾垃圾堆放→占据空间,垃圾腐化→烂臭污染环境,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及时清除,对垃圾分类回收②知识拓展——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例: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例A、C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A、C。(2)简述图例B所表示的环境问题及该环境问题形成的原(3)环境管理就是对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土地荒漠化酸雨B表示的环境问题是森林锐减。森林锐减的原因有乱砍滥伐、森林火灾、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基本国情下的成因2、契机面临严峻挑战:•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1994年3月,中国颁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发展要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知识拓展——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环境意识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控制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强调人的管理调控发展的时间尺度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发展的空间尺度从区域(自身)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或转嫁式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的共同性原则知识拓展——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例: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结合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回答:(1)下列关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能源的消费地位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②20世纪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主体是煤炭③目前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主要是因为其储量小,开采量减小④未来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例: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结合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回答:(2)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和谐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环境问题采猎文明时期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听天由命,依赖和崇拜自然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环境问题农业文明时期很大提高耕作、灌溉等,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有了科学的萌芽改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环境决定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不获。--因地制宜“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制,夫是之谓能参。”“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天人相关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征服自然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例:右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A.采集和渔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环境环境人类社会物质能量CDA废弃物B人类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协调论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2、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2、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2、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分析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右图所示:2、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例: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1)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2)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①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环境问题全球化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例1: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例2: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B.③④C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