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五年(2008—2012年)规划纲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二OO八年三月-3--4-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五年(2008—2012年)规划纲要2008年3月6日国务院批复目录前言一、对口支援工作进入新阶段二、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规划范围(三)基本原则(四)规划目标(五)支援重点三、支援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一)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促进劳务输出(三)培训农村移民致富带头人(四)促进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与交流四、支援三峡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一)重点支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二)社会事业对口支援目标(三)加大对库区社会事业的政策支持(四)有关省市组织实施好社会事业对口支援项目五、支援三峡库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基础设施支援重点向农村地区延伸(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三)支援省市要继续加大对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六、支援三峡库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按照有利于增加移民就业、有利于库区水环境安全、有利于增强库区自身发展能力的原则开展产业合作(二)围绕库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合作(三)产业合作向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布局(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库区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五)支援省市要引导本地企业与库区开展产业合作七、支援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二)有关部门要从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强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三)支援省市要积极探索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援方式和途径八、湖北省、重庆市要把对口支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一)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二)协调落实好国家扶持库区发展的各类项目和资金(三)加强与支援省市的-3--4-沟通和协调(四)加大对库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九、对口支援工作的保障机制(一)建立政策扶持机制(二)建立省市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三)完善库区受援服务机制(四)建立健全对口支援工作机制-1--2-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五年(2008—2012年)规划纲要前言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组成部分和全国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库区广大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代价。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于1992年做出了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决策。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继续推动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对口支援工作进入新阶段16年来,全国20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以及国家50多个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截至2006年底,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318亿元,其中社会公益类资金26亿元,经济建设类资金292亿元。支援方通过接收安置外迁移民和劳务合作,促进了库区移民搬迁和就业;通过援建基础设施,改变了库区城乡面貌;通过开展产业合作,加快了库区经济发展;通过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了库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信息交流,促进了库区改革开放和机制创新。对口支援工作对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至2007年,三峡库区生产总值由152亿元增加到16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8.86亿元增加到112亿元。库区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库区基础-1--2-十分薄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和稳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库区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产业发展-3--4-滞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移民收入增长缓慢;县乡财政困难,社会保障能力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相对落后;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势必影响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势必影响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随着三峡枢纽工程即将完工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对口支援工作也从援助移民搬迁安置转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新阶段。库区的稳定和发展既需要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和艰苦奋斗,也需要国家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立足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切实把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二、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生态良好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扶贫与开发并重、政府援助与企业合作并行,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强化政府责任,纵横合力、联手共建、创新方式、健全机制,开创对口支援工作的新局面。(二)规划范围。本规划支援方包括20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受援方包括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恩施自治州巴东县;重庆市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开县、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涪陵区、武隆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共计19个县(市、区)。(三)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对口支援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技术合作,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推动支援方和受援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目标相结合。既要优先解决库区目前面临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移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又要立足长远,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库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稳定对口支援结对关系与广泛开展经济合作相结合。继续坚持有关部门和省-3--4-市共同支援库区,巩固和发展纵横合力的支援方式,保持结对支援关系不变。鼓励-5--6-支援省市与库区因地制宜地开展经济合作。(四)规划目标。2008—2012年对口支援工作的目标是:把三峡库区的发展、移民的生活安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有关省市援助库区公益性项目资金总额不少于5亿元,重点帮助解决影响移民生产生活的行路、上学、就医、饮水、用电问题;帮助库区引入经济合作项目不少于300个,引入项目合作资金不低于30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接收移民劳务不少于5万人次,基本解决移民零就业家庭问题;结合移民迁建安置,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通过对口支援,推进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库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支援方的共同努力,用8—10年的时间,使库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生活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五)支援重点。突出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影响库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劳动力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发挥库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库区环境压力。——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库区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设施薄弱和科技水平低等问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移民稳定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在支持交通、水利、电力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搞好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库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旅游等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引入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提高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的效益和水平,支持监管能力建设,保障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5--6-三、支援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一)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支援方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发挥政府的组织服务和政策引导作用,调动部门、企业、社-7--8-会机构各方面积极性,支持库区积极推进人才开发战略,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劳动力就业压力。(二)促进劳务输出。把库区劳务输出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和重要考核指标。对口支援双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在劳动力培训、输出、接收等方面的规划、指导、监督和服务职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落实好劳动力培训资金。引导并支持库区与发达地区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劳务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设施、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基地援建力度。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等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计划时,要加大对库区的支持力度。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社会团体要在库区移民培训和创业、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培训农村移民致富带头人。在对移民劳动力普遍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支援库区开展农村干部、专业生产大户、农业生产骨干、农村经合组织带头人、农村科技管理人员培训,移民妇女骨干参加培训的比例不低于40%。为库区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移民致富带头人,提高移民自主创业能力。重点开展现代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及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培训和经验传授。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农村移民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学习,提高他们带动一方移民致富的能力。农业、教育等部门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西部现代农业人才培训计划在库区的实施规模。组织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发达地区农业专家深入库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新型移民创业培训工程等人才开发项目。五年培训移民致富带头人5000名,做到村村都有致富带头人。(四)促进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与交流。围绕库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培养一批有现代经营理念,有开拓管理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展医疗卫生人员、教师和文化艺术骨干的培训。西部开发办在实施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要加大对库区的支持力度。拓-7--8-展发达地区与库区党政领导干部的交流渠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口支援活动。五年培训各类专业人才5000人,交流干部100人。-9--10-四、支援三峡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一)重点支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援建、改造一批学校、卫生室、文化站、农技站和养老院,实现对口支援向基层延伸。(二)社会事业对口支援目标。建设、改造学校100所、乡镇卫生院100所、职业技术学校20所、村级文化活动室200个、乡镇福利院50个。有条件的省市可与库区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让5000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三)加大对库区社会事业的政策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发挥规划、指导作用,从项目、资金、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库区的支援力度。科技部门要通过有关科技计划渠道,加强对库区提高科技水平的支持力度;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大对库区的支持力度,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专项时向库区倾斜;文化部门要在库区优先实施“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专项;卫生部门要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库区优先给予项目和经费支持;体育部门要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等专项时,对库区予以倾斜和支持;劳动保障、民政、财政等部门要支持库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实施“金保工程”等专项时给予支持。(四)有关省市组织实施好社会事业对口支援项目。有关省市要加强对库区农村和城镇社区的调查研究,与当地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