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关于全县第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范例【导语】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的“2022年度关于全县第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范例”精品文档,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一、基本情况*月份,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上升*%;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上升*%。一季度,全县新增规上企业*户,增加*户,总数达*户。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同比上升*%;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同比增长*%。一季度,产值超*亿元企业有*户,总产值*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户,总产值*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产值最高的是*有限公司(*亿元)。二、经济运行特点(一)从运行看,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幅较上月分别提高*和*个百分点。增加值增幅、进度在全市均位列第*,在县区中均位列第*。工业用电*亿度,增长*%。(二)从产业看,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季度,全县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同比提高*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个百分点。生物医疗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同比增长*%,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比。(三)从企业看,重点企业贡献明显。一季度,产值前*位的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产值*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同比增长*%,高于全县*个百分点。(四)从园区看,园区集聚效应明显。一季度,*个园区(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占全部规模工业的*%,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个园区(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占全县比重达*%,较去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五)从效益看,企业利润不断扩大。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增长*%;企业亏损面与上年同期持平;产品销售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三、存在问题(一)主要指标进度落后。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落后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个百分点,落后县人代会目标任务*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落后序时进度。(二)工业投资增长乏力。一季度,全县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加*%,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同比减少*%。从项目数量看,一季度全县工业项目*个,较去年同期净减少*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较去年同期净减少*个。从项目规模看,一季度新开工项目*个,均高于*万元。分乡镇(园区)看,投资进展不平衡,有*个乡镇一季度工业投资额为零。此外,对*万元以下技术改造项目从严控制入库,必须提供全额发票等财务票据,原*个技改项目因故无法申报数字。(三)部分产业增幅回落。一季度,*公司、*集团产值累计同比净减少*万元,拉动其深加工产业下降*%。从产量看,*公司、*集团等重点企业产量分别下降*%、*%。(四)企业负增长面较大。受资金、市场、行业、产品等因素制约,企业生产不同程度下滑,*户规上企业中负增长企业达*户。*家负增长企业累计产值为*亿元,占总产值*%,同比增速下降*%。停产或半停产企业*户,累计减少产值*万元。(五)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季度,全县新增规上企业*户,较去年同期减少*户;退出*户,较去年同期增加*户,工业经济增长点严重匮乏。四、下一步工作(一)抓企业帮扶。各乡镇(园区)要对负增长的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分析原因,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并跟踪反馈,督查问责。培育筹划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个转企”“小升规”专项工作,加大对入规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政策奖励力度。加强对去年退规企业的分类指导,实施腾笼换鸟,采取置换、收储、合作、租赁等方式嫁接新项目。(二)抓运行调度。加大工业调度力度,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工业经济的稳中向好。认真做好2022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和进度管理,抓好二季度工业生产安排,逐月缩减进度差距。完善工业发展保障机制,利用企业云平台系统,把握全县经济走势和企业运营动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紧盯当前减产停产、资金链断裂等企业风险情况,提高预警分析的深度。(三)抓重点项目。加大项目跟踪推进力度,对重点项目紧盯不放,为项目建设全力搞好服务。对新开工项目,加快工作推进速度,重点推进*等项目;对续建重点项目,按年度工作有序推进,加快*等项目;对已经竣工投产的*等项目,加快设备调试,尽早达产达效。(四)抓政策惠企。落实好省市“制造强省”等产业政策,修改出台全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和“亩均论英雄”活动,通过编印手册、专场宣贯等方式送政策上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用能、用地等的企业减负“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