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对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作出部署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将按照“十二五”时期全省国税工作规划布局,分步构建完善六个体系,着力抓好“两个深化、两个完善、两个架构”,确保各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并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两个深化”,就是深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着力探索加强税源专业化、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深化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岗责、分解权力、优化流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衡和源头防范;“两个完善”,就是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和国税文化体系建设,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机制、措施,采取有效举措抓好贯彻落实,逐步提炼形成全省纳税服务品牌和国税文化品牌;“两个架构”,就是全面启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内部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在总结提炼理念、建立规章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制定针对性措施、规范和丰富外在形态等方面下功夫,形成较为全面的体系架构。(一)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从今年我省国税收入形势看,既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也存在很多有利条件。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税收发展趋势,摸清本地区税源状况,严格执行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税,既不能收“过头税”以及采用非正常手段组织收入,也不能违规批准减免和缓缴税款、有税不收。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深挖税源管理潜力,努力实现国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二)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要求和总局部署,自觉维护税法的权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确保依法治税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依法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措施。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深入开展增值税扩围、消费税调整等税制改革调研,认真分析测算政策调整对经济税收的影响,为完善税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根据政策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全面、准确、及时落实。二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落实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检查、清理和备案审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实行执法督察、日常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统一组织、协调开展。改进检查方法,依托税收预警评估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核查,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依法行政目标考核,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抓好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拓展应用,建立健全与税收执法责任制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健全完善重大案件审理制度,认真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积极配合审计署、财监办等外部门的监督,促进税收执法水平的提升。三是深入开展税务稽查。组织开展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涉税违法行为,保持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利用虚开其它抵扣凭证骗抵税款的行为。大力整治虚假发票买方市场,对部分重点行业使用虚假发票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建立发票整治长效机制。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加大曝光力度,增强打击的震慑力。(三)积极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加强对税收征管规律的分析研究,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实行属地管理,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的前提下,以信息管税为主线,以税收风险管理为核心,以预警评估系统为依托,以管理对象、管理协作、管理团队和管理方法专业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源管理水平。一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深入研究税源结构及其管理特点,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国际税收等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根据税源分类情况和风险管理流程,将税源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认真分析研究纳税人生产经营特点和规律,找准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加强税源控管。积极探索与专业化管理相适应的征管力量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岗责体系。二是积极推进信息管税。继续抓好税收预警评估系统的深化应用,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适时调整完善系统工作流程和相关模块功能,优化参数设置,逐步提高预警率,完善分行业、分产品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覆盖主要行业和产品大类的评估模板,使系统运行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实际。加大涉税信息采集力度,积极探索利用第三方信息丰富分析预警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个案信息采集数量和质量,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利用。三是健全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横向互动、上下联动、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横向互动机制,以税收预警评估系统为依托,深化税收分析,加强纳税评估,发现案源线索及时移送稽查部门。认真贯彻总局以查促管办法,落实“一案两报告”制度,形成管查互动、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推进内外协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四是加强税源基础管理。规范户籍管理,认真落实户籍监控管理办法,规范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完善纳税人身份识别管理系统,做好纳税人身份验证工作。加强普通发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新发票管理办法,巩固票种简并成果,积极推广普通发票网络开具与认证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与银监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推动银税信息共享工作取得新成效。(四)切实加强各税种和重点领域税收管理。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各税种和出口退税、国际税务、大企业等重点领域是税收管理的主要内容。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深入分析研究管理对象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各税种和重点领域税收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在增值税方面,突出抓好一般纳税人登记、认定、申报、发票发售、开具、抵扣、注销等各环节管理,认真落实核查、发票增量调整、一窗式比对等重点环节的工作要求,及早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遏制虚开虚抵。在消费税方面,积极推行成品油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成品油购销品目分析,强化烟酒价格信息采集,规范消费税计税价格核定。在车购税方面,加快建立与公安车管等部门的信息协作机制,规范新型车辆暂定计税价格工作程序,全面推进车购税电子档案管理。二是加强所得税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所得税各项政策,继续探索企业所得税链式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所得税税源管理。推进所得税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和大中型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完善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制定我省主导行业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汇算清缴、重组改制、并购清算等事项的管理。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所得税电子申报,进一步优化汇算清缴管理系统。在积极应用总局总分机构汇总纳税管理系统的同时,着手开发省内总分机构汇总纳税管理系统。三是加强出口退税管理。适应外贸出口形势发展要求,强化出口货物日常管理和系统内部监督,形成较为完善的出口退税内控外防机制。进一步理顺出口退税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加强各级国税机关之间以及征退税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统一规范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退税效率。深化预警评估,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四是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建立健全跨境税源管理机制,坚持防查并举,构建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的反避税防控体系。规范和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协同管理,提高非居民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税收协定,深化税收情报应用,完善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与管理,既要做好政策辅导、跨国税收争议解决和居民身份证明开具等服务工作,又要按照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防范“走出去”企业逃避税收监管。五是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明确省、市、县三级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职责分工,理顺工作关系。组织开展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税收自查,对部分定点联系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制定行业税收管理模板,实行定点联系企业税收行业化管理。落实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等工作要求,引导和帮助定点联系企业识别、评估和防控税收风险。搭建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采集平台,建立省局定点联系企业信息数据库,加强税源分析和评估。(五)大力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手段为支撑,以引导纳税遵从为目的,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征纳关系更加和谐。一是加强宣传咨询。围绕纳税人不同需求开展分类宣传,认真做好政策解读和热点解析工作,发挥新兴宣传载体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增强宣传效果。按照总局部署,积极做好省级集中12366热线系统上线运行工作。推进纳税服务热线、网站、办税服务厅之间的服务功能整合和互动,逐步将各类纳税服务事项整合到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二是优化办税服务。继续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功能设置、基本设施和管理制度。积极拓展办税方式,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实现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申报缴税、涉税审批、信息查询等涉税事项的多元化办理。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和前移审批事项,统筹涉税调查项目。精简统一办税资料,进一步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三是抓好维权服务。完善维权服务制度,明确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规范维权处理程序和方法。认真落实总局《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规范投诉登记、受理、转办、核实、处理和反馈程序,确保投诉举报及时有效处理。依法解决税收争议,制止和纠正违法和不当税务行政行为。规范涉税信息披露、提供和查询等制度,依法保守纳税人秘密。畅通涉税诉求渠道,建立纳税人需求收集、分析和响应机制,不断完善纳税服务措施。四是加强纳税信用建设。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明确评定对象和依据,根据各类群体的特点开展分类评价,科学合理评定信用等级。加强信用信息分析和动态管理,区分不同等级,开展针对性服务。实行信用等级信息部门共享,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推进信用等级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评定的公平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六)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抓好班子、提高素质、激发活力,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干部队伍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素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交流轮岗力度,拓宽交流范围和层次,重点加强各级班子“一把手”和在一个单位任职时间较长班子副职的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领导班子储备优秀人才。二是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着力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以提高岗位技能为重点,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建立领导干部、高素质专业化骨干和基层一线人员分类培训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加大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全面上线运行教育培训管理系统,促进在线学习。深入推进学习型班子、学习型团队、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为目标,深化国税文化建设。通过专题研讨、典型示范等措施,进一步弘扬山东国税核心价值理念,规范、塑造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深入分析干部队伍现状,组织开展思想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开展“一局一品”活动,精心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当地国税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激励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七)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的整体功能,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党组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在严格检查考核、严肃责任追究、狠抓责任落实上下功夫。二是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按照总局关于内控机制建设的部署,着力在抓巩固、抓深化、抓提高上下功夫,突出抓好排查评估岗位风险、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整合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重点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权力运行风险,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三是深化廉政教育。加强理想信念、党纪法规、优良传统、职业道德等教育,增强干部拒腐防变意识。运用正反典型和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推进廉政教育“六个一”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的熏陶、引导、渗透、凝聚作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