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样例汇聚【汇集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样例汇聚【汇集4篇】作为一个勤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教案。写教案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的内容,进而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编写教案?以下是网友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地理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教学准备】教师: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课件设计思路】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参考资料,少熬夜!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学生: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学生:从图“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理由)(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教师:介绍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学生:据图归纳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参考资料,少熬夜!活动题1的实验)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关系如下所示: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课后作业】完成学习探究P90—91【教学反思】授课详略得当,注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观察中、讨论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显示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总觉得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拓展知识.初中地理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一、地理概况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参考资料,少熬夜!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二、亚马孙河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三、迅速发展的经济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四、人口和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小结巩固]学生小结[作业布置]见基训初中地理教案【第三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参考资料,少熬夜!磷虾等自然资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3。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三、讲述新课: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1、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2、矿产资源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3、生物资源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63页,活动题。㈤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1、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3、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指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考察站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20xx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生活动: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极趣闻、故事等等。作业: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教学后记:后半节课,学生自主交流,讲一下关于两极地区的小故事,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热烈,下课后,学生们的发言仍没有结束。以后可以上一节关于两极的地理知识交流课。初中地理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一)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